摘要:直到现在,还有人想不通:那些穿军装的日本兵,咋就能对无辜百姓下这么狠的手?这场屠杀真是打仗打疯了才发生的?今天咱们就翻开老账本,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猫腻——这可不是啥偶然事件,全是日本军国主义一步步盘算好的罪恶。
1937年的冬天,本应是南京城最有年味的时候,秦淮河畔该挂起灯笼,街头该飘着炒货香。
可谁能想到,这座住了几十万人的老城,突然就被枪炮声撕碎了。
短短六周里,超过30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放下武器的士兵,倒在了日本兵的刀枪下。
哭喊声、枪声、房子烧着的噼啪声,成了那时候南京城最让人揪心的声音。
直到现在,还有人想不通:那些穿军装的日本兵,咋就能对无辜百姓下这么狠的手?这场屠杀真是打仗打疯了才发生的?今天咱们就翻开老账本,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啥猫腻——这可不是啥偶然事件,全是日本军国主义一步步盘算好的罪恶。
日本惦记中国,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早在1894年,也就是甲午年,日本就开着军舰打过来了,这就是甲午战争。
那时候清政府打不过,最后签了《马关条约》,一下子给了日本2亿两白银,还把台湾、澎湖列岛割给了他们。
后来虽然在其他国家干涉下,辽东半岛还回来了,但日本又多要了3000万两白银"赎金"。
这一把,日本可赚大了。尝到侵略的甜头后,他们国内那些好战的人就更疯狂了。军队里开始到处说"咱们大和民族最厉害",把抢别人地盘说成是"解决家里资源不够的好办法"。学校里的课本也变了样,把中国说成是"又落后又笨的民族",把侵略说成是"帮别人变文明"。这种歪理邪说灌输给一代又一代日本人,仇恨的种子就这么种下了。
1931年,日本又在沈阳搞了"九一八事变",才四个多月就占了整个东北,还立了个伪满洲国,在那儿疯狂挖煤、抢粮食。那时候其他国家也就嘴上说说,没真管,这让日本更胆大包天了。
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那边枪响了,日本正式开始全面打中国,还狂言"三个月就能把中国打服"。
可他们没想到,在上海就栽了跟头。淞沪会战的时候,咱们中国军队硬顶着日本的飞机大炮,守了三个月,让日本兵死伤超过20万。这一仗彻底打破了他们"速战速决"的美梦,也把日本兵惹急了。他们往南京推进的时候,有日本记者偷偷记在日记里:"士兵们眼睛都红了,说要让南京人替上海的死伤兄弟报仇。"
日本兵在南京那么狠,不是个别士兵疯了,全是他们军队里那种歪门教育教出来的。明治维新后,日本军队就把军国主义和变了味的"武士道精神"搅在一起,硬生生把人变成了没人性的杀人工具。
在日本军营里,新兵挨打是家常便饭。当官的动不动就打骂士兵,还说这是"锻炼意志"。更吓人的是,这种暴力还会往下传——挨过打的士兵,转头就对下级或者老百姓撒气。有日本老兵后来回忆:"你要是不跟着一起打人,别人就骂你是软蛋,还会变本加厉欺负你。"
他们还教士兵"天皇的话就是天条",不管命令是对是错,必须听。在这种洗脑下,士兵脑子里就没了"该不该做",只有"命令让做"。后来东京审判的时候,好多战犯都说"我就是执行命令",这恰恰说明这种教育把人的良心都给抹掉了。
为了让士兵杀人不手软,日本军队还搞活人刺杀训练。把战俘或者老百姓绑在那儿,让新兵练刺刀。档案里记着,1937年侵华的日本新兵,"活人刺杀能不能过关"都算考核指标。这么练下来,杀人在他们眼里就不是罪恶,成了"本事"。
更缺德的是种族歧视教育。他们天天给士兵灌迷魂汤,说"中国人不算人,就是猪狗"。军歌里唱着侮辱中国的词,画的宣传画里中国人都是歪瓜裂枣的样子。等真到了中国土地上,这种歧视让他们杀起人来一点不心疼——就跟宰牲口似的。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被攻破了。当天下午,日本第六师团先从中华门冲进来,一场早就计划好的大屠杀就开始了。日军头目松井石根下了"把敌人彻底消灭"的命令,朝香宫鸠彦王更是直接说"别留活口",就这两句话,把30万南京人的性命判了死刑。
进城后,日本兵打着"查有没有士兵"的幌子,挨家挨户搜人。只要是手上有老茧(可能干过农活)、肩膀有印子(可能扛过枪),哪怕就是长得壮实点的男人,都被捆起来拉走。这些人被绳子串成一串,押到长江边、雨花台、煤炭港这些地方,一批批地杀。在草鞋峡那个地方,5.7万老百姓和战俘被机枪扫死,尸体浇上汽油烧,烧不完的就推到江里。
杀人在那时候竟然成了日本兵的"游戏"。有两个日本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公开比赛谁先杀够100个人。日本报纸《东京日日新闻》还把这事儿当英雄事迹报,说"斩杀百人竞赛"。后来两人杀到100个分不出输赢,又说要比谁先杀到150个。
妇女们遭受的罪更让人揪心。日本兵在南京城里到处抢女人,从8岁的小姑娘到70多岁的老奶奶,没一个能躲掉。美国传教士魏特琳在日记里记着:"从早到晚,日本兵就往安全区里闯,见了女人就抢。光12月17号这一天,就有100多个女人被拉走了。"后来统计,至少2万名妇女被糟蹋,好多人被欺负后还被杀死,就为了"灭迹"。
南京城的东西也被抢光了。日本兵挨家挨户翻箱倒柜,金银首饰、绸缎衣服、古董字画,能拿走的全拿走。商铺的门被砸开,粮食、药品、布匹用卡车拉走。更狠的是,为了毁证据,他们还放火烧房子,南京城三分之一的房子都成了灰,以前繁华的秦淮河畔,到处都是烧焦的木头。
就在这绝望的时候,一群外国人站了出来。德国商人拉贝带着20多个外国朋友,在南京建了"安全区",用自己的房子护住了20多万老百姓。拉贝在日记里写:"我看见日本兵在安全区外杀人,只能举着纳粹党旗拦一拦。我不是啥英雄,就是觉得人得做人事。"他们拍的照片、记的日记,后来都成了审判日本战犯的铁证。
南京大屠杀不是"打仗打上头了",全是日本军国主义精心算好的。这背后藏着的,全是冷冰冰的政治和军事算盘。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想把中国人的反抗心吓没了。日本军队头目觉得,只要杀得够狠,国民政府就会乖乖投降。松井石根后来在审判时说漏嘴:"我们就是要让中国人知道,敢抵抗,全城都得完蛋。"可他们没想到,南京的血反而让中国人更恨他们,抗日的决心更坚定了。
其次是想把能打仗的人都杀光。日本兵在南京专门抓青壮年男人杀,就是想从根上断了中国的兵源。他们还搞了"甄别委员会",专门挑那些"看着能反抗"的人杀。这种"斩草除根"的做法,明摆着是想长期占着中国,让咱们永远抬不起头。
抢东西也是个重要原因。打上海的时候,日本花了老多钱,南京城里的财宝就成了他们"补损失"的目标。他们还成立了"战利品处理委员会",把抢来的黄金、珠宝、文物一批批运回日本。光南京中国银行,就被他们抢走了值1.4亿元的东西。这不光是抢钱,更是想把中国的经济彻底搞垮。
更让人恶心的是,大屠杀还被当成"奖励"士兵的手段。在上海打惨了之后,日本兵士气低落,当官的就默许他们在南京"随便闹",好让士兵接着卖命。日本档案里记着,军官对士兵烧杀抢掠"假装没看见",甚至把抢来的东西当"战功奖品"。就这么着,坏事越干越出格。
日本政府对这事的态度更让人寒心。国内报纸只说"南京大胜",对杀人放火的事一个字不提。军队还组织人到南京"参观",把烧光的废墟当成"功劳"炫耀。这种集体装瞎,让南京大屠杀成了日本历史上洗不掉的黑疤。
记着痛,不是为了记恨,是为了不再流血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墙上,刻着大大的"300000"。这不是数字,是30万个活生生的人,是30万个破碎的家。咱们今天回头看这段历史,不是要记恨谁,是要弄明白军国主义有多坏,是要守住现在的和平。
有位德国哲学家说过:"对坏事装没看见,就是再害一次受害者。"今天的咱们,必须记牢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这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搞出来的孽,是歪门教育种下的毒,是有组织、有计划的反人类罪行。谁要是敢说这事儿是假的、是夸大的,就是在打所有中国人的脸,就是在挑战做人的底线。
七十多年过去了,南京城早就重新建起来了,秦淮河畔又亮起了灯笼,街上又飘着香味。可那30万冤魂的哭喊,永远刻在历史里。记着这段历史,是要让"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永远警钟长鸣;记着这段历史,是要让"和平多宝贵"的念头刻在心里;记着这段历史,更是要告诉全世界:谁要是敢欺负老百姓、破坏文明,永远会被钉在耻辱柱上。
老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愿南京大屠杀的血泪,能永远照着咱们走和平的路,再也不让这样的悲剧重演。
来源:历史烽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