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建筑学院“筑梦乡韵”实践队走进徐庄镇藤花峪村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9 15:41 1

摘要:近日,烟台大学建筑学院“筑梦乡韵”社会实践队奔赴徐庄镇藤花峪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名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在这片乡土大地上谱写属于青年的奋斗篇章。

近日,烟台大学建筑学院“筑梦乡韵”社会实践队奔赴徐庄镇藤花峪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名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在这片乡土大地上谱写属于青年的奋斗篇章。

扎根乡土,擘画蓝图

徐庄镇翼云湖片区藤花峪村地处鲁东南丘陵地带,背靠翼云湖畔,自然风光秀丽,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因村中遍布藤花、风光秀丽而得名,是山亭区乡村振兴工作中的特色示范村。村内生态资源富集,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是当地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魅力的代表性村落。

抵达村庄后,实践队第一时间与当地村委会对接,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详细了解村庄现状与需求,确定了“艺术赋能+情感联结+风貌提升”的实践主线,明确各项活动的实施步骤与分工。

多维实践,普惠乡邦

(一)和美乡村艺术馆:紫藤墨香,勾勒乡村新韵

实践队秉持“保留乡土味,融入现代感”理念,对村内闲置小院进行改造设计,打造和美乡村艺术馆。从空间布局规划到展陈内容设计,巧妙融入紫藤花、石磨等元素。村民们赞不绝口:“这才是咱村自己的艺术馆,既有咱熟悉的乡土气,又有满满的现代味!”馆内紫藤花主题字画与艺术装置呼应,成为专业赋能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动注脚。

(二)童心课堂:画笔相伴,播撒艺术新苗

实践队在藤花峪村“山海情 七彩梦”爱心托管夏令营开设“画笔绘梦想”课堂,队员们带着颜料与玩具,教孩子们画家乡山水、心中童话。画纸上“烟台大学”的字样与钟楼轮廓,成为孩子们心中向往未来的种子。这既是烟台大学千名学子奔赴九省开展乡村儿童关爱实践的生动缩影,更是学校实践育人理念的鲜活体现,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了温暖坚定的青春力量。

(三)墙绘振兴:笔墨传情,扮靓乡村新颜

实践队聚焦村主干道墙面,开展以乡村振兴为核心的主题墙绘。队员们分工协作,先用铅笔勾勒轮廓,再调配颜料细细填充。让遒劲紫藤枝蔓蜿蜒舒展,串串紫花如瀑垂落,与红五星历史印记呼应,搭配“乡村振兴 宜居宜业”等标语,将岁月沉淀与振兴愿景,借藤蔓牵连、繁花点缀,融于墙间。原本单调的墙面,化作串联历史记忆与乡村新貌的文化宣传栏,整个村庄因这抹缀着紫藤花影的独特色彩,焕发出跨越时空的生机与活力。

(四)传统村落研学行:古村寻脉,探访非遗匠心

漫步在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示范区的青石板路上,实践队沿着古村肌理深入探访,指尖抚过斑驳的木门雕花,耳畔回荡着非遗传承人讲述的技艺传承史。实践队一边记录村落保护的创新实践,一边协助整理非遗技艺资料,在古村与新韵的交融中,感受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更读懂了“保护一方遗产,守护一份乡愁”的深层意义。

实践队以艺术为桥、以真情为墨,在藤花峪村的土地上写下青春答卷。从艺术馆设计到音乐会的歌声,从孩子们的笑脸到墙上的彩绘,每一处痕迹都承载着队员们对乡村振兴的理解与担当。 未来,队员们将带着这份实践收获,继续以青春之力扎根乡土,让更多像藤花峪这样的村落,因青年的参与而更加美好,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点滴行动中徐徐展开。

供稿 | 烟台大学建筑学院“筑梦乡韵”实践队

编辑 | 团团小编

初审 | 陈洪金

复审 | 寻耀玮

终审 | 韩舒同

来源:远见卓识艺术家V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