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在明朝已经有表现:日本天主教军阀用葡萄牙火器鸿儒朝鲜,明清对峙依靠最先进的火器是欧洲进口的佛郎机和红衣大炮,明朝甚至还需要让葡萄牙人来训练炮兵新军……
我来搞一个“1592史观”:
世界史有个概念叫“欧罗巴浪潮”,指的是大航海时代开始,欧洲的力量不断向世界其他角落辐射,而被辐射到的地区,也开始向更远的地区扩散欧洲的影响。
这个过程在清朝很清晰:噶尔丹用从俄罗斯搞来的火器组建炮队,缅甸和廓尔喀都在用英国火器和清军作战,甚至于清朝一度怀疑廓尔喀入侵西藏是东印度公司指使……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过程在明朝已经有表现:日本天主教军阀用葡萄牙火器鸿儒朝鲜,明清对峙依靠最先进的火器是欧洲进口的佛郎机和红衣大炮,明朝甚至还需要让葡萄牙人来训练炮兵新军……
甚至就连清兵入关一统天下本身,都是欧罗巴浪潮的体现,毕竟作为胜利者的清朝,恰好是更擅长利用鸟枪大炮的那一方,清军在潼关击败李自成,是要塞火炮战术对传统骑兵战术的标志性胜利。
欧罗巴浪潮波及到中国,是中国的科技工业开始落后西方,甚至于对周边的影响力都开始衰退的表现。这个过程开始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战争:日本的军阀一片天主教信徒,甚至入侵朝鲜本身还有葡萄牙传教士撺掇的成分。日军最后的落败也不是在火器上,而是传统冷兵器步兵骑兵和明军差得太远,日本的火枪兵俘虏反而是明军军头养家丁的抢手货。
火绳枪,佛郎机,红衣大炮,明末所有的先进武器全部来源于欧洲国家和对欧洲国家武器的仿制,先进部队也依赖欧洲教官,这甚至不是西升东降的标志,而是西升东降已经完成的标志。所以说,中国近代的转折点,从影响力扩散方向的角度,可以以1592年日本侵朝作为起点,这是中国从技术扩散的高地转变为低地的标志性事件,是西方对中国输出秩序的开始。
这种浪潮其实也不是第一次发生:我们老说的“匈奴西迁灭亡罗马”,其实就是上一次历史浪潮:汉朝崛起成为全世界军事政治科技影响力的扩散高地,使得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不断承受着来自汉朝冲击,周边民族又转而将这种冲击向外扩散,形成民族大迁徙,一直影响到欧洲。体现在具体事件上,是里海挖掘出的大量汉朝铁剑,是匈奴西迁搅动整个欧亚大陆西部最终导致日耳曼蛮族南下灭亡了西罗马,是匈人,马扎尔,保加尔,塞尔柱这一波波出于生存压力不得不向西扩张的草原民族。这一波浪潮,从汉朝一直持续到明朝,不论是匈奴西迁,塞尔柱人崛起,西辽王朝,还是蒙古西征,都是这个浪潮的一部分,是把中华文明的成果和影响力带去全世界的过程。只不过,好比把希腊文明推向全世界的亚历山大不是希腊人,把英语推向全球的不是英国人一样,把中华文明传播最远的那个,也不是汉人……
所以说,以文明中心和文化圈层的整体发展趋势来看,从公元前后到现在,世界经历了两波浪潮:先是“中国浪潮”,从汉朝开始,鼎盛于元朝,持续到明朝初期,具体的标志性事件是匈奴柔然突厥等成批西迁的草原民族作为与中原王朝竞争的失败者不断搅动西亚和欧洲,蒙古西征,察合台王位竞争失败者帖木儿横扫西亚等。后是“欧罗巴浪潮”,从明末一直持续到1949,表现在明末战争的欧洲元素,噶尔丹崛起,廓尔喀缅甸的英国火器,以及后来鸦片战争等等。政治上则是清朝从尼布楚条约开始逐渐放弃中国传统的天下观,放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选择和其他强权划清界限,转而向主权国家发展,融入欧洲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这两者的转折点,也是两大标志性事件:经历帖木儿征服从而锐意改革的奥斯曼帝国彻底灭亡东罗马,间接促成了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的来临,和后来的哥伦布发现美洲,使得欧洲国家从殖民地获得超量物质资源从而取得长足发展。
类比观之,如今的中国企业出海,俄乌中东战争,也是下一波浪潮开始的标志,这也是欧美对华如此恐慌的原因。
来源:战狼OO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