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消息显示,深圳这家电子企业发布通知,称公司受宏观经济下行、行业需求萎缩等多重因素影响,订单量逐年下滑,现金流趋紧,已到了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地步。为了及时止损,公司管理层研究后决定于8月4日起实施阶段性停工停产,具体复工时间待定。
特别说明:由于文中涉及的企业仅实施阶段性停产,为避免给企业后续经营造成麻烦,文中将对企业关键信息进行遮挡处理,敬请理解。
摘要:8月4日,一则关于“深圳某知名电子制造企业因生产经营难以为继而宣布实施阶段性停工停产”的通知文件在互联网平台传播,引发外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消息显示,深圳这家电子企业发布通知,称公司受宏观经济下行、行业需求萎缩等多重因素影响,订单量逐年下滑,现金流趋紧,已到了难以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地步。为了及时止损,公司管理层研究后决定于8月4日起实施阶段性停工停产,具体复工时间待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施停产停工之后,这家电子企业将于停工之日起,对员工薪资和供应商货款进行统一核算,并商谈支付安排。
针对此次停工停产,这家电子公司强调,停工停产是“经慎重研究”后的无奈之举,核心目标是“降低运营成本、稳定核心资源,为未来复苏做好准备”。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电子企业于2015年注册成立,主要业务是生产氮化镓(GaN)充电器、PD快充、无线充及电源控制板等产品,这家电子公司长期服务于消费电子产业链,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设备。过去10年,这家电子企业曾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称号,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然而,随着市场形势的快速变化,这家经营10年的电子制造企业开始面临巨大的经营压力,停产停工是为了最大程度缓解经营压力,实属无奈之举。
有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叠加地缘政治冲突、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传统电子制造产业正面临全方位挑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持续承压。
以快充充电器为例,该领域曾因5G普及和智能设备迭代而短暂繁荣,也曾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然而,随着行业泡沫加速破灭,产能过剩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电动汽车对半导体产能的争夺,使得传统消费电子企业的订单量显著下滑。在这个大背景下,有关电子企业停工停产、破产的消息早就不是新鲜事,这其中不乏老牌电子制造企业,比如6月份宣布停产并很快进入破产程序的上达电子。
总的来看,深圳这家经营10年的电子企业的停工停产,不仅是一家企业的问题,更折射出当前电子制造业面临的普遍困境。
对于被停产的员工而言,停工期间的收入会受到影响,甚至无法维持基本开支,是坚守岗位等待复工还是另谋出路,则成了摆在眼前的关键问题。
来源:陈市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