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如有雷同实属巧合,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物业经理手握钥匙,犹豫不决:“我们真的要破门吗?”
警官扫视满地发黄的快递单和外卖盒:“六个月不出门,这已经超出正常范围。”
“万一她只是不愿见人?”父亲的声音颤抖。
“热成像显示有人,但监控显示她从未离开...”技术员报告道。
“破门吧。”警官最终决定。
“3,2,1...”
01李梦的生活曾经精确如计算机程序,每一步都可预测。
早晨五点半,第一声闹铃响起,她立刻睁开眼睛,不会让闹钟出现第二声。
六点十五分,她穿戴整齐,抓起公文包。
六点四十分,她的车驶入星辰科技的地下车库。
七点整,她坐在办公桌前,开始一天的工作。
“李总监,你来得真早。”保安老张摘下帽子,向她点头。
李梦没有回答,只是略微点头。
她的高跟鞋在大理石地面上敲出规律的声响,清脆而坚定。
星辰科技的员工都知道,李梦,32岁,产品研发部总监,年薪五十二万,是公司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她带领的团队连续五个季度超额完成任务,在行业内树立了标杆。
“李总监,这是最新的市场调研报告。”秘书小林把一叠文件放在她桌上。
李梦翻开第一页,眉头立刻皱起:“这数据分析有问题,昨晚让你修改的地方呢?”
“我...我熬夜改了,但可能还有疏漏...”小林的声音越来越小。
“重做。”李梦合上文件,“下午三点前我要看到准确的版本。”
小林匆忙离开,办公室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
李梦的办公桌永远是最整洁的,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有一个黑色笔筒和一台双屏电脑。
她的团队成员私下称她为“铁腕梦姐”,既敬佩又畏惧。
中午十二点,其他同事三三两两去食堂,李梦依然坐在电脑前。
“梦姐,一起吃午饭吗?”市场部的王琳探头问道。
“你们先去,我把这个方案改完。”李梦头也不抬。
“又不吃啊?昨天也是这样。”王琳小声嘟囔。
“我让前台帮我订了沙拉,等下送来。”李梦说。
下午三点,产品部例会。
李梦站在投影前,逐一点评每个项目的进度。
“A项目延期三天,原因?”她盯着技术组长张威。
“服务器出了问题,我们正在——”
“不是借口。”李梦打断他,“明天我要看到解决方案,后天这个问题必须解决。”
会议结束,已是晚上七点。
大部分员工陆续离开,李梦的办公室灯光依然亮着。
“李总监,你要不要一起去吃个饭?”人事总监陈莉站在门口。
“不了,我还有工作。”李梦说。
“你最近气色不太好,应该注意休息。”陈莉关心道。
李梦抬头,脸上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等这个季度结束吧。”
夜里十点半,李梦离开公司,驱车回到位于江景豪苑的公寓。
保安认出她的车,自动抬起栏杆。
电梯上升到十八层,她掏出钥匙,推开门,黑暗中只有微波炉的数字在闪烁。
她打开冰箱,里面只有几瓶矿泉水和预制沙拉,拿出一瓶水,喝了几口,然后直接进入浴室。
淋浴的水声响了十分钟,她穿着睡衣出来,打开电脑,继续工作。
这是李梦的日常,重复而精确,日复一日,从不间断。
02
直到2024年10月15日,一切开始改变。
那是个普通的周二,李梦像往常一样早早到达公司。
她处理了几封邮件,接听了两个视频会议,然后突然站起身,走向人事部。
她敲了敲陈莉的门。
“请进。”陈莉抬头,有些惊讶,“李总监,有什么事吗?”
“我需要请长假。”李梦的声音出奇地平静。
陈莉放下手中的笔:“多长时间?”
“至少一个月。”
“发生什么事了?公司这边正是关键时期...”陈莉欲言又止。
“我父亲病了,需要我照顾。”李梦说。
“啊,那真是...”陈莉拿出请假表格,“需要帮忙吗?公司可以提供一些支持。”
“不用,我自己能处理。”李梦接过表格,快速填写。
“项目交接...”
“我已经安排好了,张威可以暂时负责。”李梦把表格推回去,“我走之前会发一份详细说明。”
陈莉点点头:“那好,我会尽快审批。祝叔叔早日康复。”
李梦微微颔首,转身离开。
她回到办公室,清理了几样私人物品,发了一封详细的交接邮件,然后关上电脑,拿起包离开了。
同事们看着她走出办公室,有些疑惑,没有人上前询问。
铁腕梦姐的私事,谁敢多问?
李梦的车驶出公司大门,消失在车流中。
这是同事们最后一次见到她。
一周后,人事部批准了李梦的假期申请,但她没有回复确认邮件。
陈莉给她发了几条微信,也没得到回应。
“你联系上李梦了吗?”产品部经理张志在走廊上拦住陈莉。
陈莉摇头:“电话打不通,微信也不回。”
“项目进度有问题,需要她拍板。”张志皱眉。
“她父亲生病了,可能在照顾家人,没空看手机。”陈莉说。
“再试试吧,实在不行只能我们做决定了。”张志叹了口气。
一个月过去了,李梦的假期到期,她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公司开始担心,多次尝试联系她,均无果而终。
“按照规定,如果再联系不上,就要按旷工处理了。”陈莉在管理层会议上说。
“再等等吧,她之前为公司做了这么多贡献。”刘总说,“也许家里的情况比较复杂。”
又过了两周,公司决定派人去李梦家中查看。
小林和公司司机来到江景豪苑,保安告诉他们,李梦的车停在地下车库,但他们已经很久没见到本人了。
“你好,我们是李梦的同事,能帮忙打开她的房门吗?公司很担心她。”小林对物业说。
“抱歉,没有业主授权,我们不能随意开门。”物业经理解释,“但如果你们真的担心,可以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会关注情况。”
小林只好留下名片离开。回到公司,她向陈莉报告了情况。
“车还在,人不见...这太奇怪了。”陈莉喃喃道。
与此同时,李梦的父母在老家也联系不上女儿。
起初他们以为女儿太忙,但持续半年杳无音信,老两口开始担心。
“我给小梦打了十几个电话,都是无人接听。”赵娟一脸忧虑地对丈夫说。
“微信呢?”李志强问。
“显示已读,但不回复。最后一次回复还是三个月前,只说'很忙,别担心'。”赵娟拿出手机给丈夫看。
“不对劲。”李志强站起身,“我们去看看。”
03
李志强和赵娟坐了六小时的高铁,来到女儿居住的城市。
他们直接去了江景豪苑,找到物业。
“我们是李梦的父母,你们有她家里的钥匙吗?”赵娟问物业。
“李梦女士?1801的业主?”物业经理翻看资料,“很抱歉,我们没有备用钥匙。你女儿没有给你钥匙吗?”
“没有,女儿从来不给我们备用钥匙。”李志强说。
“那你稍等,我带你上去看看。”物业经理带着老两口来到18楼。
站在1801门前,赵娟急切地按响门铃。
没有回应。
她又连续按了几次,依然没有动静。
“小梦!是妈妈!开门啊!”赵娟拍打着门。
李志强贴在门上,仔细聆听:“里面好像有声音,不知道是电视还是收音机...”
“我女儿一定在家!”赵娟更加急切,“她为什么不开门?”
物业经理也感到奇怪:“要不我们再等等看?有时候业主在洗澡或者睡觉...”
他们在门口等了半小时,期间不断敲门、喊叫,门始终纹丝不动。
“这不正常。”物业经理说,“我查一下监控记录。”
他们回到物业办公室,调出电梯和走廊的监控录像。
令人惊讶的是,自去年10月中旬以来,监控中再没有出现过李梦的身影。
“你是说,我女儿已经六个月没出过门?”李志强不敢相信。
“监控显示是这样,但...”物业经理迟疑了。
“奇怪的是,我们确实收到过她的物业费电子转账,最近一次是上个月。还有维修记录,两个月前她报修过空调。”
“那人呢?维修工见到她了吗?”赵娟急切地问。
“让我查一下记录。”物业经理翻看维修日志。
“维修师傅说,门是虚掩的,他进去修好就出来了,没提到见到人。”
“这太不正常了!”赵娟急得直跺脚,“我女儿肯定出事了!”
“冷静点,先别急。”李志强拍拍妻子的肩膀,转向物业经理,“她平时会订外卖或者快递吗?”
物业经理叫来几个保安和前台询问。
他们提供了惊人的信息。
“1801的住户几乎每天都有外卖,送了就放门口,一会儿就不见了。”保安说。
“快递也是,堆了很多,有时候会突然不见。”前台工作人员补充。
“但从没见过她本人出来取。”另一个保安说,“感觉像是门缝里有只手拿走的。”
李志强赵娟听得心惊肉跳,这完全不像他们认识的女儿。
“这情况不对,我们要报警。”李志强坚决地说。
物业经理点头同意:“我也觉得有必要,六个月不出门,太反常了。”
当天下午,两名警察来到江景豪苑。
他们听取了李志强母和物业的描述,也查看了监控记录。
“确实很奇怪。”警察说,“我们去看看情况。”
四个人来到1801门前。
警察敲门并大声呼叫:“李梦女士?这里是警察,请开门!”
没有回应。
警察凑近猫眼往里看:“能看到灯亮着,好像有电视声。”
他拿出手电筒,从门缝底部照进去:“有光,看起来确实有人在家。”
警察拨打了李梦的电话,铃声在门内响起,但无人接听。
“李小姐,如果你在家,请开门!你的父母很担心你!”警察继续喊道。
门内依然一片寂静,只有隐约的电子设备运行声。
04
“现在情况不明,我们不能强行破门。”警察对李志强母说,“我们会持续关注,如果情况有变,立即通知你。”
李志强母绝望地看着紧闭的房门:“那我女儿怎么办?”
“你可以在附近住下,多来敲门。也许她只是不想见人,总会出来的。”警察安慰道。
李志强赵娟无奈之下,在附近酒店住了下来。
他们每天都来敲门,但依然无人应答。
一周后的深夜,突然响起急促的火警警报。
“火警!请所有住户立即疏散!”小区广播紧急播报。
消防队迅速到达,挨家挨户敲门疏散居民。
他们很快来到1801门前。
“里面有人吗?请立即撤离!”消防员用力拍打着门。
门内传来键盘敲击声和椅子移动的声音,但就是没有开门的动静。
“再敲一次!”队长命令道。
“紧急疏散!请立即开门!”消防员几乎是吼了出来。
里面依然没有应答,敲击声却突然停止了,随后是一声低低的自言自语:“不要...”
消防队长示意队员后退,然后拨通了物业和警方的电话。
虽然火警只是虚惊一场,是一户居民的厨房油锅着火了,很快被扑灭。
然而,1801的情况让所有人都警觉起来。
第二天,警方和物业召开紧急会议。
“我调取了这户的水电使用记录。”物业经理拿出一份数据。
“用电量持续高于同户型平均水平,特别是最近48小时几乎没有波动,一直保持高用电状态。”
“用水呢?”警官问。
“这就是最奇怪的地方。”物业经理翻到下一页,“最近72小时,几乎没有用水记录。”
“没用水?”警官皱眉,“三天不用厕所,不喝水?”
“或许是管道问题?”一名警员提出。
物业经理摇头:“我们检查过,管道没问题,水表也正常运转。”
警方立即申请了热成像检测设备。
当天晚上,他们在1801门外进行了扫描。
“里面确实有人!”技术人员盯着显示器,“一个人影,坐在靠近窗户的位置,没有移动。”
“体温正常吗?”警官问。
“稍低,但在正常范围内。”
警方通过门缝塞进一张纸条:“李梦女士,我们是警察。如果你看到这张纸条,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担心你的安全。”
第二天早上,纸条消失了,依然没有任何回应。
警方召集了更多人员。
“考虑到可能存在的生命危险,我们决定强行进入。”警官宣布。
“你确定吗?这可是高档小区,业主隐私很重要。”物业经理有些担忧。
“六个月不出门,这已经不是隐私问题,是生命安全问题。”警官坚决地说。
消防队带来了破拆工具。
在征得李志强母同意后,行动开始了。
几名警察站在门前,做最后确认。
“李梦女士,这是最后通牒,如果你不开门,我们将强行破门而入!”警官喊道。
门内依然没有反应。
“行动!”警官下令。
消防员将破拆工具对准门锁,用力一撬。
门锁变形但没断。
警察抬起脚,重重踹在门上。
门纹丝不动。
05
“再来一次!”队长喊道。
第三次冲击,门锁终于断裂,木屑飞溅。
刺鼻的气味如潮水般涌出,夹杂着陈腐的食物残渣和难以名状的异味。
门缝里挤出的光线照亮了走廊里每个人凝固的表情。
“这...”物业经理下意识地后退一步,捂住口鼻。
警察踏入门内,手电筒的光柱在昏暗中来回扫动,最终定格在一个人影上。
“李小姐?是你吗?”警官试探性地叫道。
赵娟第一个冲了进来,很快被眼前的情景吓住了她捂住嘴,“天啊!”
李梦这才抬起头,眼神涣散地望向门口:“谁让你们进来的?”
“小梦!”
李梦皱眉看着母亲,表情茫然:“妈?你怎么在这里?”
“我们担心你!联系不上你整整半年了!”赵娟抱住女儿。
“半年?”李梦似乎很困惑,“不可能,我只是请了一个月假。”
她拿起手机看了一眼日期,脸色变得更加苍白。
“这...这不对...”她喃喃自语。
警官环顾四周,注意到卫生间门口放着一个小桶,里面是排泄物,散发着恶臭。
冰箱门半开着,里面只有几瓶水和能量饮料。
“李小姐,你已经多久没有正常用餐和洗澡了?”警官问道。
李梦没有回答,她的注意力又回到了电脑屏幕上:“我必须完成这个项目,就差最后一点点...”
“女儿,先离开电脑好吗?”李志强轻声说。
“不行!”李梦突然激动起来,声音尖利,“我必须完成它!公司等着用呢!几百个家庭都指望着它!”
医护人员上前,准备对李梦进行初步检查。
“李小姐,我们需要检查一下你的身体状况。”一位医生说。
李梦死死盯着屏幕:“五分钟,就五分钟,让我把这段代码写完。”
医生看了看警官,警官点点头。
李梦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嘴里念念有词,语速极快,几乎让人听不清。
五分钟后,她突然停下,长舒一口气:“完成了。”
然后她转向众人,眼神突然清醒了一些:“现在,你们是谁?为什么闯进我家?”
“小梦,我们是你爸妈啊。”赵娟哭着说。
“警察。”警官出示证件,“接到报警,说你已经六个月没出门了。”
“六个月?”李梦摇头,“不可能,我只是请了一个月假,在家处理一个项目。”
“现在是2025年4月,你从2024年10月就没出过这个门。”警官严肃地说。
李梦再次看了一眼手机,然后是电脑上的日期。
她的表情逐渐崩溃:“怎么会...”
医护人员对李梦进行检查。
她的身体状况糟糕透了:严重脱水,营养不良,贫血,肌肉萎缩,初期静脉血栓。
“需要立即送医院。”医生坚决地说。
“不!”李梦突然挣扎起来,“我的电脑!我的工作!不能丢!”
“你的健康更重要。”医生说。
“你们不明白!”李梦激动地说,声音几乎变成尖叫,“如果这个项目失败,整个团队都会被裁掉!”
06
警官和医护人员对视一眼,明白了情况。
“李小姐,你的项目已经完成了,公司很满意。”警官善意地撒了个谎。
“真的吗?”李梦瞬间平静下来,“你怎么知道?”
“我们联系过你的公司。”警官继续编造,“他们说你的工作非常出色,现在只关心你的健康。”
李梦茫然地点点头,突然间,她的身体一软,险些倒下。
医护人员迅速上前扶住她。
“血压过低,需要立即输液。”医生检查后说。
李梦被抬上担架,送往救护车。
在车上,她突然抓住母亲的手:“妈,我只是想把工作做好...”
“我知道,我知道。”赵娟抚摸着女儿的头发,泪流满面。
医院的检查结果更加详细:除了身体问题,李梦还患有严重的工作成瘾症和社交隔离障碍。心理医生初步诊断为“极端责任焦虑症”。
“她把过多的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形成了一种强迫性的工作行为。”心理医生对李志强母说,“这在高压行业很常见,但她的情况格外严重。”
“会好起来吗?”李志强担忧地问。
“需要长期治疗,但她年轻,恢复的可能性很大。”医生说。
医院联系了李梦的公司,陈莉和张志赶来探望。
“天啊,我们以为她在照顾生病的父亲。”陈莉震惊地说。
李梦在医院住了两周,身体状况略有改善。
当她逐渐恢复清醒后,心理治疗开始了。
“你能描述一下这六个月是怎么生活的吗?”医生问。
李梦皱眉努力回忆:“刚开始我还正常作息,每天工作十二小时,睡八小时。后来发现进度太慢,就开始熬夜,只睡三四个小时。”
“吃饭呢?”
“叫外卖,放门口,等送餐员走了再开门拿。后来发现开门拿外卖太浪费时间,就买了很多方便面和速食。”
“出门呢?”
李梦摇头:“不需要出门,一切都可以网上解决。最重要的是不打断工作流。”
“你不觉得奇怪吗,六个月没有出门?”
李梦眼睛里闪过一丝困惑:“我真的以为只过了一个多月。时间...变得很模糊。”
心理医生点点头:“这被称为'时间感扭曲',是工作成瘾的典型症状。你的大脑被项目完全占据,失去了对时间的正常感知。”
李梦低头看着自己骨瘦如柴的手:“我真的病了吗?”
“是的,但可以治愈。”医生温和地说。
住院第三周,公司的同事们带来了一个消息。
“李总监,你负责的那个项目,团队已经完成了。”张志说。
“完成了?”李梦难以置信,“没有我的指导?”
“是的,而且表现很好。”张志继续道,“公司非常满意,项目已经上线了。”
“那...裁员呢?”李梦小心翼翼地问。
陈莉摇头:“公司从来没有大规模裁员的计划,那只是市场上的传言。相反,我们还在扩招。”
李梦愣住了,眼神空洞:“所以,我六个月的努力...”
“我们都很感激你的付出。”张志安慰道,“但没有人希望你以健康为代价。”
李梦没有说话,只是转过头看向窗外。
第一次,她感到了深深的迷茫。
“公司希望你康复后回来。”陈莉说,“不着急,先把身体养好。”
李梦的治疗继续进行。
07
李志强赵娟决定留在城里照顾女儿,租了一间公寓。
“我们商量好了,以后就住在这里,陪着你。”赵娟说。
李梦不自然地点点头:“谢谢。”
随着治疗的深入,医生发现李梦的工作成瘾源于深层次的不安全感和价值认同问题。
“你从小就是好学生吧?”心理医生问。
“嗯,一直是第一名。”李梦说。
“如果考试没考好,家里人会怎么反应?”
李梦沉默了一会儿:“他们不会批评我,但我能感觉到他们的失望。”
“所以你的价值感来自于成绩和表现?”
“不只是成绩,是责任。”李梦说,“我必须对得起别人的期望。”
“这种想法跟随你到了工作中?”
“是的,我负责的项目关系到几十人的工作,几百人的生计。如果我做不好,后果很严重。”
“但实际上,公司运转得很好,即使没有你。”医生指出。
李梦的手指紧紧抓住床单:“那我的价值在哪里?”
通过一系列治疗,李梦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她开始学习设定界限,学习在工作和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出院那天,阳光明媚。
李梦站在医院门口,眯起眼睛,久违的阳光照在她苍白的脸上。
“好刺眼。”她轻声说。
“习惯就好。”李志强扶着她的胳膊,“想去哪里?”
“公园吧。”李梦说,“想看看绿色。”
那是六个多月来,她第一次主动走出室内空间。
公园里,花草树木生机勃勃,小孩子在草地上奔跑,老人在树荫下下棋。
“这里真安静。”李梦坐在长椅上说。
“比公司安静多了。”赵娟笑着说。
李梦没有回应,她的目光落在远处的一棵大树上:“那是什么树?”
“好像是银杏。”李志强说,“秋天会变黄,很漂亮。”
“秋天...”李梦轻声重复,“我很久没看到秋天了。”
回到新租的公寓,李梦站在阳台上,看着城市的天际线。
这个视角和她原来的公寓完全不同,没有江景,只有密集的楼群和远处的山脉。
“这里视野不如你原来的房子好。”赵娟有些歉意地说。
“挺好的,能看到远处。”李梦说。
李梦决定暂时不回公司。
在心理医生的建议下,她开始尝试新的活动:园艺,瑜伽,烹饪。
“妈,尝尝这个。”李梦端上一盘炒青菜。
赵娟惊讶地说:“你什么时候会做饭了?”
“在医院看了一些视频。”李梦说,“很简单。”
“味道不错。”李志强尝了一口,点头赞许。
李梦微微一笑:“明天试试红烧肉。”
三个月后,李梦接到陈莉的电话。
“公司最近启动了一个关于职场健康的项目,想请你来分享经验。”陈莉说,“只是分享,不是工作,你愿意吗?”
李梦沉默了一会儿:“你确定要让我这个反面教材去吗?”
“正因为你经历过,才有发言权。”陈莉说,“很多人都承受着巨大压力,但不知道如何处理。”
经过与心理医生的讨论,李梦决定接受邀请,但不是作为员工,而是作为顾问。
08
分享会那天,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有些是李梦的老同事,有些是新面孔。
李梦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黑裤子,头发剪短了,脸色已经恢复了健康的红润。
她站在台前,看着台下期待的目光。
“六个月前,我关上了家门,也关上了与世界联系的通道。”她讲述自己的经历。
台下安静地听着,许多人表情凝重。
“我以为我必须完成那个项目,否则公司就会倒闭,同事就会失业,世界就会崩塌。”李梦说,声音平静,“结果是,公司很好,项目也完成了,唯一崩塌的是我自己。”
分享会后,回家的路上,李梦走进一家花店,买了一盆绿植。
“这是什么花?”她问店主。
“绣球花,很耐看,开花时特别美。”店主回答。
“需要怎么养?”李梦问。
“阳光,水,和耐心。”店主笑着说,“不能急,它有自己的节奏。”
李梦点点头:“我现在有的是耐心。”
六个月后,李梦再次来到医院。
“最后一次随访了。”心理医生说,“你恢复得很好。”
李梦点点头:“谢谢你。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人生不是一场无休止的马拉松。”
“有什么计划?”医生问。
“下个月我要去西藏。”李梦说,“据说那里的星空特别美。”
医生微笑:“听起来很棒。”
李梦的新公司接了一个大项目,为几家互联网公司提供员工心理健康咨询。
她站在会议室里,面对着曾经的同行。
“互联网行业的竞争压力,我比任何人都了解。”她说,“但没有任何工作,值得你牺牲健康和生活。”
会后,一位年轻的程序员悄悄问她:“李总,你真的六个月没出过门吗?”
李梦点点头:“是的,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
“你不后悔吗?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李梦看着窗外的阳光:“不后悔。正是那段经历,让我重新认识了生活的意义。”
每天清晨,李梦都会准时起床,不再是为了赶去公司。
她会站在阳台上,看着城市逐渐苏醒,呼吸新鲜空气,感受阳光的温度。
“准备好出门了吗?”赵娟问道。
“当然。”李梦拿起钥匙,“今天是个美好的日子,不能浪费。”
她轻轻带上门,走向电梯,走向阳光,走向生活本该有的模样。
那扇被警察踹开的门,最终也打开了她生活的新篇章。
来源:大大大大聪明游戏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