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范筑先:裂眦北视 决不南渡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8 22:30 1

摘要: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8日讯1938年11月15日,在光岳楼不远处,一位年近六旬、身负重伤的长胡子军人在日军的围攻下举枪自尽,随之,聊城沦陷。这位军人就是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范筑先,他和共产党人团结合作,在鲁西北地区创建平原抗日游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8日讯1938年11月15日,在光岳楼不远处,一位年近六旬、身负重伤的长胡子军人在日军的围攻下举枪自尽,随之,聊城沦陷。这位军人就是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范筑先,他和共产党人团结合作,在鲁西北地区创建平原抗日游击根据地,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光辉一页。

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迅速占领平津,随即沿津浦铁路大举南侵,兵锋直指山东。同年10月,津浦铁路北段重镇德州沦陷,鲁西北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抗日形势愈发紧张。时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兼山东第三路军总指挥的韩复榘,虚与日军周旋,下令南撤。范筑先陷入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活跃在山东地区的共产党人闻讯赶来,多次劝说。大义当前,范筑先通电全国,誓与日军在黄河以北抗战到底。

以聊城为中心,范筑先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广泛动员民众,收编当地武装,建立了30多个抗日县级政权,创建了广阔的平原抗日游击根据地,打开了鲁西北的抗日局面。1937年11月22日,范筑先指挥梁水镇伏击战,与日军初次交锋。此后一年,他领导的抗日武装与日军进行了大大小小80多次战斗,直至1938年11月,日军兵分3路进攻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聊城。

“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范筑先和我们的共产党人共同协商,考虑应该主动撤出去,在外边打游击消灭敌人。在这个时候,国民党的山东省民政厅长李树春来了,要和范筑先谈整军问题,当李树春离开以后,范筑先准备撤离,但发现日军已经把聊城四个城门封死了。”原中共聊城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刘如峰说。

范筑先只能留守城内,与返回接应他的共产党人张郁光、姚第鸿指挥部队守城作战。14日下午4点,日军攻城开始。因撤退和布防,城内兵力相当有限,但依然打退敌人数次进攻。次日,日军在飞机的配合下发起更猛烈的进攻,最终攻入城内。

“在日军轰炸中,范筑先的腿被炸断了,在去天主教堂医院的路上,被日军围住。他宁死不当俘虏,举枪自戕殉国。他殉国以后,整个城里边就出现混乱局面了,日军开始逐渐地往前推进,就把聊城占领了,聊城沦陷了。”刘如峰说道。在这场聊城保卫战中,包括范筑先、张郁光、姚第鸿在内的700多名守城将士壮烈牺牲。

今天,范筑先他们拼死守卫的地方,已成为聊城最具代表性的旅游景区——中华水上古城,范筑先烈士纪念馆就坐落其间,与古城中央的光岳楼隔路相望,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一代代人传承英烈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闪电新闻记者 左新新 程运洋 实习记者 李刘怀瑾 聊城报道

本文来自【闪电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