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日报》聚焦洋县‖生态保护驱动绿色崛起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8 19:55 2

摘要:洋县纸坊街道一处树林,朱鹮展翅飞舞。经过40多年的保护,全球朱鹮的种群数量已经突破了1万只。记者 刘俊强 摄

洋县纸坊街道一处树林,朱鹮展翅飞舞。经过40多年的保护,全球朱鹮的种群数量已经突破了1万只。记者 刘俊强 摄

夏日的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山水相映间,时有朱鹮优雅的身影。长喙凤冠,红首白羽,它们掠过粼粼水光,宛如天地间遗落的灵秀诗行。

“8月4日上午,洋县龙亭镇镇江村汉江段,7只朱鹮在河滩觅食,行动正常。”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员罗元一站在不远处,认真记录着朱鹮的活动踪迹。

朱鹮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觅食。记者刘俊强 摄

春季繁殖期巡护、夏季夜宿地摸底调查、秋季观察田管护、冬季定期投食……这些细致繁琐的工作,早已成为罗元一和同事们的日常。

“从1981年在洋县发现全球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开始,一批批‘护鹮人’接力守护。如今,全球朱鹮种群已突破1.1万只,朱鹮历史分布地也在加速恢复。”罗元一高兴地说。

朱鹮在洋县自由飞翔 夏永光 摄

多年来,在拯救朱鹮的过程中,我国逐步探索出“就地保护为主、易地保护为辅、野化放归扩群、科技攻关支撑、政府社会协同、人鹮和谐共生”的保护模式,为世界濒危物种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

随着朱鹮种群不断壮大,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成为一道新的课题。汉中市锚定有机产业绿色赛道,将生态约束转化为核心竞争力。

洋县鹮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矿泉水生产车间 张恤民 摄

洋县姚家沟既是朱鹮的重新发现地,也是优质山泉水的水源地。在洋县鹮悦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矿泉水生产车间,全自动生产线高速运转,山泉水经除杂、净化、灌装等工序,随后装车发往各地的企业和餐馆。

“生产线采用‘原水零接触’工艺,生产过程全程密闭,最大限度保留泉水的天然活性。”该公司总经理叶志刚介绍,姚家沟全域水质优良率达100%,水中富含钾、钠等多种元素,非常适合做矿泉水。自今年5月投产以来,该公司日均生产10余万瓶(桶)矿泉水,日产值近20万元。

洋县纸坊街道办草坝村,素有“东方宝石”之称的朱鹮与盛开的油菜花同框,构成一幅灵动而和谐的生态画卷。记者 刘俊强 摄

作为朱鹮保护核心区的洋县纸坊街道草坝村,常年有上百只朱鹮在此栖息繁衍。

为了守护这片净土,该村摒弃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开启了一场稻田里的“绿色革命”:农田不使用农药、化肥,转而采用太阳能杀虫灯、稻田养鱼鸭等生态手段实现绿色种植。

“刚开始大伙儿都担心,停用农药化肥后,粮食会减产,收入会受影响。”草坝村村民华英说,“现在,村里的有机稻米、菜籽油畅销全国,‘朱鹮’和‘有机’成了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云阳村供图

累计培育156家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认证有机产品226个,有机农业面积稳居全省第一……如今,汉中市坚持“生态引领绿色蝶变”,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做好“朱鹮”品牌开发,实现朱鹮保护与绿色富民的双赢局面。

从七只鹮影到万鹮翱翔,从传统农业到有机产业,汉中用实践有力证明——守护绿水青山,终能换来金山银山。

动动小手 赞完再走

——END——

(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使用)

编辑:周 伟 责编:何 龙

审核:张校峰 总编:张志刚 监制:宋 浩

投稿邮箱:480917892@qq.com

主流舆论阵地 综合服务平台 社区信息枢纽

洋县发布

来源:英幸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