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一杯”又火遍全网,全国奶茶店都爆单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8 19:35 1

摘要:而它之所以能成为全民话题,正是因为它精准捕捉到了季节转换期的情感刚需——用一杯奶茶的温度,抚平季节交替的不适感;用“第一杯”的仪式感,赋予平凡日子以特殊意义。不用多贵,但参与感拉满,说到底,谁不想在朋友圈"被惦记"的名单里占个C位呢?

顶着超过30°的高温,没想立秋就这么措不及防的来了。

打开手机一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果然又双叒叕霸榜热搜。

这句从社交平台自然长出来的仪式感文案,早就成了能激起分享欲、引发情绪共鸣的“社交符号”。

而它之所以能成为全民话题,正是因为它精准捕捉到了季节转换期的情感刚需——用一杯奶茶的温度,抚平季节交替的不适感;用“第一杯”的仪式感,赋予平凡日子以特殊意义。不用多贵,但参与感拉满,说到底,谁不想在朋友圈"被惦记"的名单里占个C位呢?

五年不衰

“秋一杯”为何依然火热

每至立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总能成为社交平台的热门话题。2020年从微博开始的网络热梗,凭借浪漫的仪式感和全民参与的社交属性,已连续多年霸占立秋当日的热点,从情侣间的专属爱意表达,逐渐演变为朋友、家人甚至职场、同学圈传递关心的流行方式。

立秋作为自然与人文的交汇点,暑气未消却凉意初生,秋一杯就恰恰击中了现代人在天气转凉、节奏变慢时更容易陷入孤独、感伤的心理状态,而消费者在特定季节也更容易被情感化内容打动。

实际上,用户从来不缺选择,他们缺的是在某一刻被理解、被回应的感觉,秋一杯就是为感觉而消费的典范。正如情人节的花未必是因为喜欢花本身,母亲节的红包未必是因为缺钱,秋一杯最动人的也从不是奶茶的味道,而是“有人记得你、在意你”。

在快节奏、高压的生活中,一句关心、一杯奶茶,足以带来“被看见”的心理安慰,而这种“被惦记”的感觉,正是现代人情绪长期“饥饿”状态下的情感补给。

社交媒体上,网友大量晒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照片,配文如“立秋的第一杯奶茶,是被惦记的幸福”“今年也喝到啦,感谢xx的仪式感”,这些动态既是生活的记录,也是情感的传递。

这种被强化的季节仪式,在不同群体中衍生出多元参与场景,情侣晒“52元转账+奶茶”的甜蜜互动,朋友组队打卡茶饮店,单身狗自嘲“自己买的更香”,奶茶店店员、外卖小哥被戏称为“第一批受害者”,甚至子女给父母点奶茶、企业给员工送下午茶等场景,也成为讨论的分支。

尽管秋一杯常被吐槽是“烂梗”,但用户仍乐此不疲,评论区常见调侃:“年年都喝,但每年还是想发”“明知是营销,但收到奶茶的那一刻真的开心”。这种“吐槽式参与”反而强化了话题的热度,形成“越吐槽越传播”的独特现象。

无论是用户的自发分享,还是对“烂梗”的调侃参与,本质上都是现代人在季节转换时,对温暖回应的渴望。#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早已超越了一杯饮品的范畴,成为了一种情感符号,它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那些被惦记、被看见的瞬间,才是最珍贵的“小确幸”。

从“秋一杯”到“秋万式”

品牌集体搞事情

当网络热梗固化为全民参与的社交仪式,其商业价值便实现了指数级跃迁。行业内甚至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奶茶行业一年如果只关注一个节点或者一天,就是立秋这一天。不是怎么把一杯奶茶做得更好喝,而是怎么让它更值得被发出来,在哄年轻人打卡这件事上,茶饮品牌一如既往发挥稳定。

喜茶和大热IP“CHIIKAWA”的联名一上线就炸了,#喜茶 chiikawa#、#喜茶爆单取茶要等3小时#、#喜茶CHIIKAWA联名杯炒到168元一套#接连冲上热搜,不少门店直接卖爆,有的门店甚至出现超800杯茶饮待制作的情况。线下,精心布置的联名主题店更成了粉丝打卡胜地,门店外排起的长队一眼望不到头。

奈雪也不甘示弱,跨界联名QQ飞车,让人直呼“爷青回”。瑞幸则联动《浪浪山小妖怪》,推出自带“秋天的味道”标签的桂花味新品,精准踩中年轻人的兴趣点的同时,抢先一步向消费者展示秋天的氛围。

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秋一杯,从一开始就透着一股硬核味。今年黄金价格持续攀升的新闻热度居高不下,不少茶饮品牌就顺势而为,巧妙地将品牌与“豪气”“惊喜”等情绪挂钩。

沪上阿姨推出幸运号码送8g黄金,益禾堂发起“进店抽万份黄金”福利,百分茶上线万份吸金猫咪金片,茶百道虽然不送黄金送起了网红奶茶车……一场由茶饮品牌掀起的“淘金热”,瞬间点燃了年轻人的热情。

网友们追着这波“真金白银”涌进来,社交平台上相关内容不断刷屏:“起猛了!买奶茶捡金子了”“这一刻我的奶茶有一亿点金含量”“当代年轻人黄金血脉觉醒”更有网友调侃:“以前喝奶茶发胖,现在喝奶茶发财”。

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今年的秋一杯也不再局限于奶茶,而是逐渐成为横跨食饮、潮玩、文旅等行业的通用玩法。比如,我国素有秋风起贴秋膘的传统,周黑鸭就借此发起#秋天的第一口鸭#抽奖活动,用户晒单可获周边奖励,将“吃鸭”转化为社交货币。

而稍稍降温的外卖补贴大战,也借着这波被市场验证过的泼天流量,不约而同加入这场“秋日奶茶局”。

早在7月底,淘宝闪购就以「明星矩阵+红包轰炸」抢占先机,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持续带来曝光的同时,还想顺带冲一冲冰饮与美酒的订单增长。

美团紧随其后,联动赵雅芝、黄龄、吴宣仪、印小天等明星及国漫IP《浪浪山小妖怪》,推出补贴和免单福利,把那份“甜过笑容”的满足藏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里。同时,官宣请全体骑手喝奶茶,让骑手小哥们也享受一次“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京东则绕过奶茶,借贴秋膘传统,以1.68元炸鸡味爆点,请全国人民吃秋天的第一口炸鸡,“秋天第一口炸鸡才是真·入秋仪式感”。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像“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这样,持续五年保持热度的营销案例实属罕见。它像一面镜子,既照见了品牌营销从产品竞争到情绪价值挖掘的转型轨迹,也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对情感联结的深层渴望。

这场全民参与的仪式,最终拼的不是谁声量更大、玩法更卷,而是谁更懂得"听见"用户没说出口的情绪。毕竟,最好的营销从来不是“制造需求”,而是“回应需求”;最长久的话题,也永远是那些能让人觉得"被理解"的瞬间。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