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参富一方百姓:柘荣太子参产业的现代化转型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8 13:53 1

摘要:柘荣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南接闽中、北邻浙南,既是闽东苏区、革命老区,又被誉为“中国慢城”和“闽东药城”。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越,孕育出了全国闻名的道地药材——柘荣太子参。柘荣太子参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百年前当地参农便开始了对这一珍贵药材的精心培育。

柘荣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南接闽中、北邻浙南,既是闽东苏区、革命老区,又被誉为“中国慢城”和“闽东药城”。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越,孕育出了全国闻名的道地药材——柘荣太子参。柘荣太子参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百年前当地参农便开始了对这一珍贵药材的精心培育。

作为“中国太子参之乡”,柘荣县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不断创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正致力于将太子参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目前,柘荣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太子参产销区,其产销量长期占据全国的50%以上。2024年,种植面积达4.4万亩,产量6757吨,全产业链产值高达25亿元。

百年传承与创新突破:柘荣太子参的产业根基

柘荣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高海拔及优质的大气、土壤和水质等天然优势,加之参农长期的精心耕作,使得柘荣太子参块根肥大、质地坚实、气味浓郁、色泽黄白。太子参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和药食同源食材,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样的健康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挥发油类、多糖类、环肽类、生物碱类、皂苷及其苷元、酚类、氨基酸类、脂肪酸类、油脂类、磷脂类和微量元素等。其中,挥发油类赋予了太子参独特的“土腥味”,这种气味主要来源于其生长环境中的腐殖质土壤以及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如甲硫醇、二甲基硫等。

而多糖类则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抗炎和降血糖等功效,环肽类和生物碱类成分也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此外,太子参中的皂苷及其苷元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酚类成分则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作用。据悉,柘荣太子参富含的太子参多糖、皂苷和氨基酸等药效成分,显著高于其他产区,被中医药界公认为品质最佳的道地药材。全国各大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太子参价格,均以“柘荣太子参”价格为基准。

自2012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认定为“中国太子参之乡”以来,柘荣县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生态与产业资源优势,始终将太子参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致力于推动太子参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多年来,柘荣县不仅扶优做强以太子参、茶叶为主导的“2+N”特色农业产业,还通过成立县太子参产业发展工作小组,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措施与规划,推动太子参产业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柘荣县始终锚定三产聚力、二产升维、一产发展的目标,实施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运营,构建起“优质优价”的市场格局。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主导了国内药材市场太子参的价格,还进一步巩固了柘荣太子参产业在国内的领先地位。目前,全县常年太子参种植面积稳定在4.3万亩,年产量达5000多吨,产销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二以上。太子参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其产值占全县农业总值的40%,直接惠及全县80%的农民,参农人均年增收4000多元,真正成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扁担”。

柘荣太子参标准化生产基地

柘荣县政协主席、太子参产业发展工作小组组长陈锋指出,柘荣太子参的核心竞争力源自其独特的自然禀赋和卓越的品质。柘荣县平均海拔600米以上,拥有富硒黄壤土质和纯净的生态环境,这些条件为太子参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自然基础。检测结果显示,柘荣太子参的皂苷、多糖等核心指标比普通产区高出15%-30%,其药效品质在中医药界备受推崇。

近年来,柘荣县在太子参的品种研发和种植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育繁推一体化”模式,柘荣县联合企业与高校开展太空育种、杂交选育和脱毒组培技术,成功培育出柘参1号、柘参2号、柘参4号等高产抗病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抗病性强、产量高,而且皂苷含量稳定,为太子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种源保障。

柘荣太子参收获时节

在种植技术创新领域,柘荣县取得了显著成就。据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郭良辉介绍,柘荣县大力推广了“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生态防控”的绿色种植模式,有效破解了连作障碍难题,使得太子参的平均亩产提升了20%以上。此外,柘荣县积极推动太子参通过GAP认证,为产品打入高端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柘荣县还建成了全国首个太子参大数据溯源平台,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从种植到采收、加工、交易、流通的全周期监管,确保了产品的来源可溯和去向可追,进一步增强了柘荣太子参的市场竞争力。

全产业链发展与品牌建设:柘荣太子参的腾飞之路

在柘荣县历届党委和政府的持续推动下,“柘荣太子参”产业实现了从种植到加工、销售、品牌推广的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了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销售品牌化和加工产业化的完整格局。目前,柘荣县已构建起涵盖家庭药膳、中药饮片、中成药、保健食品及动物药,从片剂、胶囊剂到口服液等多元化、多层次的产业体系,并在种苗培育、种植、加工、仓储、销售及追溯等环节形成了全产业链闭环发展。

柘荣县的太子参产业在多家龙头企业的引领下蓬勃发展,这些企业不仅推动了太子参从传统中药材向多元化产品的转变,还提升了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价值。县内的力捷迅、广生堂、天人、贝迪等药业企业,以“柘荣太子参”为原料,开发出了包括复方太子参颗粒、复方太子参口服液、太子宝口服液、十二时辰太子参黄精酒、好味口儿童健胃消食片、太子参面膜、太子参须散(兽药)等在内的20多个系列产品,覆盖了“药、食、健、妆、兽”五大应用领域,极大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柘荣县药业发展中心主任游旺斌指出,这些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研发,成功将太子参的应用范围从传统的中药材领域扩展到保健食品、化妆品等多个新兴领域。其中,力捷迅药业的复方太子参颗粒已成功转化为OTC药物,市场前景极为广阔;贝迪药业则利用太子参根须提取新型抗病毒生物制剂,替代传统抗生素药物,实现了从传统化学药物向无污染、无残留的生物药物的转变,引领了行业新潮流。

在销售流通方面,柘荣县通过政府搭台,先后建成了柘荣太子参小微园、柘荣太子参大数据溯源平台,并举办了中国·太子参交易会、中国太子参柘荣招商会等一系列活动,为企业搭建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加强了药材种植户、经营者与国内知名制药企业的联系,进一步顺畅了流通渠道,提升了柘荣太子参在全国市场的影响力。

目前,全县从事太子参经营的有2000多人,已从传统农贸模式转向多元化、品牌化发展,柘荣县已成为全国最大、最活跃的太子参产销区。柘荣县市场监管局局长郑祖强表示,通过建立太子参大数据溯源平台,太子参产业实现了产品的全链条追溯,这不仅提升了消费者对柘荣太子参的信任度,也为市场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我们将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为太子参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他说。

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柘荣县开展了多层次的宣传推广活动。如开展“柘荣太子参”主题摄影大赛,并在会展中心集中展出获奖作品、在北京天安门东地铁站《辉煌的中国》农业馆展示“柘荣太子参”成果展、挖掘整理26道太子参节气养生药膳并纳入“慢城参活(药膳)”,并完成柘荣太子参菜谱设计及教学视频制作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推广“柘荣太子参”品牌。同时,柘荣县还筹划了“柘荣太子参”品牌新媒体全案宣传,开通“闽东药城”公众号、“元气太子菲”视频号,发布太子参产业发展动态、政策扶持、市场需求等信息及太子参养生视频;“柘荣太子参”专题片还多次在CCTV-1、CCTV-2等13 个频道及《乡村大世界》《食来运转》栏目进行专题播放。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宣传,进一步提升了“柘荣太子参”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柘荣县积极探索“太子参+旅游+文化”的新模式,为当地产业注入了蓬勃生机。柘荣县卫健局局长陈家赞指出,依托“中国慢城·长寿柘荣”这一品牌优势,柘荣县精心打造了太子参主题研学基地、文创田园等一系列农文旅项目,有效推动游客体验从单一观光向深度互动转型。柘荣县还将太子参的民间传说、悠久种植历史以及国医大师的经典名方等元素,巧妙融入太子参数字博物馆等文化载体中,通过举办太子参交易会、高端论坛、学术交流等活动,讲述“柘荣太子参”的品牌故事,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各界对太子参产业文化的广泛认同。

此外,太子参交易中心增设了全链条追溯平台及会谈签约场所,既服务于产业交易,又成为游客了解产业文化的重要窗口;太子参体验中心和地方名特优特色农产品交易档口则被转化为科普教育内容,吸引了大量亲子游群体,成功实现了“产业支撑旅游、文化赋能产业”的双向互动。通过太子参体验中心,游客可亲身感受太子参的种植与加工过程,深入了解其药用价值和文化内涵。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提升了游客对柘荣太子参的认知度,更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

柘荣太子参采用“区块链”技术(全国唯一的全链条溯源码),成功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信任传递,其价格相较于普通产品溢价超过30%,品牌价值持续提升。未来,随着温福高铁“过柘设站”方案的逐步推进,柘荣县将进一步打造“高铁+太子参”文旅动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的强劲动能。

凭借卓越的品质和系统的营销方式,柘荣太子参屡获权威认可,赢得了包括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在内的多项国家级荣誉。它还入选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国特色种植产品目录、世博会推荐产品、“福九味”闽产药材品种名单,并被评为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农优品”区域公用品牌等多项殊荣。这些荣誉不仅是对柘荣太子参品质的高度认可,也是对其市场价值的有力证明。

挑战与机遇并存:柘荣太子参的未来展望

尽管柘荣太子参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包括种质退化与良种供应不足、深加工产业链薄弱、附加值低、市场波动与抗风险能力弱、品牌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等。针对这些挑战,柘荣县采取了一系列应对策略。

在种质退化与良种供应不足方面,传统太子参品种易受病毒侵染,导致种质退化、产量下降,优势新品种的供应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此,柘荣县通过“育繁推一体化”模式,携手企业(如天人药业、柘参生物)和高校(如宁德师范学院),开展了太空育种、杂交选育和脱毒组培技术的研究,成功培育出柘参4号等高产抗病的新品种,并建立了全国首个“太子参植物工厂”,实现了脱毒苗的规模化生产。预计到2025年,全县将推广应用柘参4号新品种,并建成15个太子参GAP基地。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柘荣太子参品种不断优化,抗病性和产量不断提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品牌建设方面,尽管柘荣太子参在全国市场中占据了50%以上的份额,但其品牌溢价能力仍有待提升。为了进一步增强品牌影响力,柘荣县积极强化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这些举措包括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跻身“福农优品”百品榜、发布全国首个团体标准以及产业发展蓝皮书。此外,柘荣县还借助“福九味”中药材产业集群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通过这些努力,柘荣县不仅巩固了其在太子参产业的领先地位,还通过“科技赋能+产业链延伸+政策护航”的综合策略,系统性地破解了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太子参的品牌价值,还推动了整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深加工产业链薄弱、附加值低方面,柘荣县积极申报太子参药食同源目录,并推动产学研合作。例如,力捷迅药业的复方太子参颗粒已转为OTC药物,天人药业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功能型大健康产品,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6月15日,太子参产业发展工作小组组长陈锋和柘荣县太子参产业发展工作小组主要成员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卫健局,药业发展中心,市场监管局)负责人,与返乡企业家代表福建嘉由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嘉由)董事长游月清,中共黄柏乡党委书记魏景峰共赴北京,向农业农村部有关专家就申报药食同源目录、太子参产业规划、精深加工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特别是在精深加工方面,太子参多糖能够通过激活体内不同的信号通路,降低T2DM大鼠的血糖水平,其中PF40的降糖效果最为显著,与阳性药物二甲双胍相当。同时,太子参提取物能够降低细胞内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轻炎症反应,并保护细胞免受缺氧损伤。这些功效使得太子参在医药、保健食品和药膳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太子参复方制剂、中成药、保健食品以及药膳等,广泛应用于健脾益气、益气生津、润肺止咳等方面。

“在昆山参加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药食同源健康产业分会成立大会时,我意识到如果能够利用太子参的药食同源特性,建立一个规范化的产业园,或许能够为家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游月清说,通过此次研讨会,她惊喜的发现太子参的诸多药用价值值得深耕。希望能够通过药食同源的理念,让太子参走进全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从农田到餐桌,使太子参成为人们关注健康的重要选择。

“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我们能够与县里合作,共同打造药食同源产业园。”游月清说,目前柘荣县参农种参成本高,售价却较低,如果产业园项目正式落地,不仅能为千家万户的农民带来稳定的收入,还能让太子镇的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据魏景峰介绍,由福建嘉由公司牵头打造的500亩太子参种植基地即将落户黄柏乡。该乡拥有悠久的太子参种植传统,目前种植面积已达约8000亩。这里出产的太子参品种优良、品质上乘,已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目前,太子参已申请20条标准,包括2项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和12项地方标准,但柘荣县仅申请了1项地方标准,急需建立太子参营养成分检测的相关标准,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太子参营养指数的设计基于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编制的食物精准营养指数(IPNQ)模型,通过梳理近5年太子参的各项营养指标数据,结合专家德尔菲问卷打分综合分析得到,用于衡量太子参的综合营养价值。太子参膳食指南为消费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食用指导,强调食用安全性、核心营养成分、食用方法和选购要点,旨在消除公众对太子参的疑虑,提升其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推动太子参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柘荣县太子参产业将聚焦数字化升级和绿色可持续两大方向。具体而言,将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化种植、加工和供应链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溯源能力;同时,推动生态有机种植和循环经济模式,契合消费者对健康、环保产品的需求。此外,柘荣县还将探索“药食同源”深加工产品以延伸产业链,结合电商和跨境贸易拓宽市场。

依托“中国太子参之乡”的品牌优势,柘荣县将坚持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方向,以科学创新为动力,以联农带农为纽带,以三产融合为路径,强化科技赋能、绿色认证和“农文参旅”融合。通过这些举措,柘荣县将打造涵盖太子参种质资源保护、良种选育、GAP全程可追溯基地、加工、流通、品牌、科技服务等全产业链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

下一步,柘荣县将继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柘荣的制药工业,是很有前途的产业”,秉持“滴水穿石”精神,立足构筑“闽东药城”,咬定“以药兴县,以药富民”发展思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合太子参一二三产业。以“链主”项目为抓手,推进产业链的延链、补链、强链,确保太子参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持续做好基础性强链工作、聚焦断点堵点实施补链行动、强化产业协同推进延链工程,柘荣县将进一步提升太子参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一根参富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图景。

作者:李昕

来源:优质农产品杂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