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肠癌晚期,如今已成功抗癌3年,他总结了这6条重要经验!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13 00:40 2

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张晨刚刚从老家回到广州的出租屋。屋外阳光明媚,屋内却弥漫着一股不安。

他站在镜子前,掀起衣服,看着自己日渐消瘦的身体,心里泛起一阵莫名的慌。他已经腹泻了快一个多月,还时不时有点便血。刚开始他以为是肠胃炎,或者吃坏了肚子,没太在意。毕竟23岁的年纪,谁会把这些小毛病和癌症挂钩?

可当他终于走进医院,拿到检查报告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懵了:结肠癌晚期,已经出现肝转移。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经历了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

曾经的活力少年,如今连走几步都喘不过气。可谁能想到,三年过去了,他还活着,而且活得比以前更健康、更坚强。

他说,“我不是战胜了癌症,而是学会了跟它共处。”

今天,他愿意把这段经历和总结的6条“保命经验”分享出来,希望你看到这篇文章时,能早一点警醒,早一点重视身体发出的信号。

第一,别再以为年轻就是“免疫卡”

张晨说,最开始自己怎么也想不到,癌症会找上一个23岁的年轻人。他打篮球、熬夜、吃外卖,生活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

可正是这个“年轻”的外壳,让他对身体的不适总是掉以轻心。“年轻不是护身符,反而是最容易掉以轻心的盲区。”

很多人以为肠癌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可我国近年来肠癌发病年龄正在不断下沉。

一项权威研究显示,18到30岁的年轻人中,肠癌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不少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

尤其是长期肚子胀、便血、便秘、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千万不要拖,哪怕只有一次,也建议尽早检查。

第二,“排便异常”不是小事,是身体在敲警钟

张晨回忆说,最初的症状很“普通”:有时候大便带点血,有时候腹泻,后来变成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他以为是吃辣的太多,或者肠胃敏感,就靠吃点止泻药撑过去。

但他不知道,这些“看起来普通”的症状,其实已经是肠癌早期信号。

医学上把肠癌早期的症状总结为“排便习惯改变”,通俗点说,就是你原本每天一次的大便,突然变成两三次,或者拉不干净、总觉得有残便感,有时候又便秘得厉害,这种变化如果持续一段时间,就要警惕。

第三,饮食习惯真的能决定你走多远

张晨说,自己以前最爱的就是炸鸡、烧烤、奶茶三件套,饭后再来根烟,生活看起来很“自在”。

可正是这些“日常习惯”,成了压垮他健康的最后一根稻草。

研究表明,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是导致肠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俗点说:吃得太油、太咸、太少蔬菜,肠道就像一条“排污管”,日积月累,全是垃圾堵在那里,时间久了,自然出问题。

第四,别等身体出问题才去运动

生病之前,张晨的运动只有一种——打游戏打累了起来上厕所。他觉得工作累、生活忙,哪还有时间运动?

可癌症之后,他才发现,真正让你“没时间”的,不是忙,是病。

大量研究证实,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比如快走、骑车、游泳等,可以显著降低肠癌的发病风险。

张晨现在每天早上都会快走40分钟,他说:“运动不是选项,而是日常,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第五,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得病之后,张晨一度陷入严重的焦虑和抑郁。

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我还能活多久?治疗的痛苦、经济的压力、未来的不确定,都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后来意识到,心态不稳,身体就没有战斗力。于是他开始尝试冥想、写日记、甚至画画。

情绪的波动会影响免疫功能,严重时甚至影响治疗的效果。

第六,定期体检是对自己最基本的尊重

张晨说,现在的他,每年都会做一次肠镜检查。

虽然过程不舒服,但他知道,那是自己“重获新生”的机会。

很多人害怕体检,怕查出问题,更怕面对结果。

可现实是,你不查,不代表没有问题,只是让它埋得更深。

总结这三年,他说:“不是我有多坚强,而是我终于听懂了身体的‘语言’。”

疾病从来不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击,而是无数次忽视之后的“总账单”。年轻不是免死金牌,也不是逃避责任的理由。

如果你看到这里,请你记住以下这句话:“不是等有了时间才去体检,而是体检后你才有资格谈时间。”

张晨的故事告诉我们,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健康的麻木与侥幸。如果你此刻正在经历身体的不适、情绪的低谷、生活的混乱,请不要忽视,也不要再等等看。

生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用心守护。

如果当初张晨在第一次腹泻时就去医院,如果他早点做肠镜,如果他早点改变饮食习惯,也许他就不会经历那么多痛苦。

可是现在的他,用三年的坚持告诉我们:今天的你,还有机会。

愿你读完这篇文章,不是感动,而是行动。

参考文献:

[1]李强,张明,王丽.中国青年人群结直肠癌发病趋势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22,29(4):245-250.

[2]韩斌,王小丽.饮食结构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实用预防医学,2023,30(8):1012-1015.

[3]吴玉林,刘芳.肠镜检查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2):131-133.

来源:健康快科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