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上半年,我曾借调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工作半年,时值部里全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现虽已过去5年,却已烙印在记忆中,我时常想起,这便是“莫忘来时路——凿痕溯源版画特展”的缘起,希望通过展览来梳理、展示、解读我们的初心和所行之路。
莫忘来时路
——凿痕溯源版画特展(巡展)
主办单位:宁波美术馆、武汉美术馆
总策划:张维萍、陈勇劲
学术主持:魏惠东
策展人:俞轶妮
展览统筹:姚剑峰、张乐平、耿 爽
展览组委会(按姓氏笔画):王佳、王雪、仇霄宇、冯晶、代楷、帅祥坤、吕宏杰、朱昌仕、刘雄、吴迪、张文博、宋文斌、宋彦、范欣怡、单昊、程俊、裴少菲
展览地点:武汉美术馆(汉口馆)4、5号厅
展览时间:2025年8月8日-2025年8月28日
2019年上半年,我曾借调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工作半年,时值部里全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现虽已过去5年,却已烙印在记忆中,我时常想起,这便是“莫忘来时路——凿痕溯源版画特展”的缘起,希望通过展览来梳理、展示、解读我们的初心和所行之路。
版画源自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创作于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的《金刚金扉页》(现藏于伦敦英国图书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版画。但有别于传统版画艺术的现代版画,是从1931年由鲁迅先生在上海倡导发起的新兴版画运动发展而来。该运动广泛介绍、传播、吸收西方版画的营养,比如德国的珂勒惠支、比利时的麦绥莱勒、苏联的毕斯凯莱夫等人的作品。在当时贫瘠的环境下,版画因直观、对比强烈、传播便捷而成为最有力的传播手段,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20世纪30年代国统区美术的主力军。因此,从版画艺术、新兴版画运动的源头来呈现革命文艺的历史显得更有意义。
我馆自2005年开馆以来一直非常重视版画的展览、收藏和研究,曾举办了邵克萍九十华诞版画展、浙江版画十五年展、韩国版画展、伦勃朗铜版画展、中国当代艺术名家版画作品展、凿黑觅白——宁波美术馆藏张怀江作品展 、“我在”——2015两岸版画艺术工作室作品联展等近30场版画展览,收藏了赵延年、赵宗藻、邬继德、金明华、史一、李焕民、苏新平、张敏杰、孔国桥、应金飞、Peter Ford、亚赫宁·奥列格·尤里耶维奇等众多国际、国内版画名家的作品,并在2023年收藏了珂勒惠支18件版画作品,现藏版画总计800余件,形成了丰富的馆藏版画体系。鉴于新兴木刻以来版画与革命政治的结合,成为“来时路”上溯源的重要特征,沿着这个脉络,我们策划了三个篇章:
1
烽火连天的革命文艺版画
凯绥·珂勒惠支|《断头台边的舞蹈》
65.8x46.4cm|1901
凯绥·珂勒惠支|《死神系列-死神的呼唤》
64.8x50.8cm|1937
该篇章以珂勒惠支与张怀江先生的两个专栏代表作品形成东西方的同频共振。德国表现主义版画家珂勒惠支,她的作品以强烈的黑白对比表现出战争环境里穷人和平民的困苦和悲悯,“她是社会主义民主主义的宣传家”“她是悲观的困苦的画手”。新兴版画运动中鲁迅先生曾宣传、介绍珂勒惠支,1936年他自费以三闲书屋名义出版了第一本《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对中国革命文艺的发展形成了广泛影响。
张怀江|《鲁迅与方志敏》之一
43x32cm|1956
温州籍的张怀江先生曾跟随版画家野夫学习木刻,也曾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学生运动,1947年参加浙南游击队,在中共浙南特委宣传部工作,代表作品有《鲁迅与方志敏》《支柱》《鲁迅》等,刻画深入,强烈而细腻。
赵延年|《逐日》|40x56cm|1992
同时该板块还汇集了赵延年《逐日》、赵宗藻《礁石》、韩黎坤《国耻篇——读近代史有感》等多件革命题材作品,共同谱写烽火连天的革命场景回望来时路。
赵宗藻|《礁石》|34x50cm|1998
2
勃勃生机的新中国版画
李焕民|《初踏黄金路》|49x53cm|1963
邬继德|《悠悠岁月》|45x60cm|1994
俞启慧|《秋夜忆旧》|41.5x42cm|1964
张远帆|《游记—观陵》|44x29cm|2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因版画便捷易传播的特性,与政治、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进入到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浙江版画、央美版画、四川版画、江苏水印、北大荒版画等以地域为特色的版画团体,涌现出一大批名家力作,我馆在多年的收藏中均有涉猎。该板块以藏品为基础,李焕民《初踏黄金路》、邬继德《悠悠岁月》、朱维明《渔村》、俞启慧《秋夜忆旧》、甘正伦《姑苏人家》 、张远帆《游记》系列、张敏杰《CHINA.杂技NO1》等名家作品,表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和社会主义新生活,以及在新时代发展中版画家关于国家、个人、未来的发展,关于周遭有感而发的多元呈现,让我们看到版画紧随时代发展而做出的努力。
张敏杰|《CHINA杂技NO.1》|2005
孔国桥《口述历史(系列 6幅)》
29x38cmx6|2004
苏新平|《生命之树》|63x48cm|1995
3
传承有序的宁波本土版画
李焕民|《藏族女孩》|23x43cm|1958
江碧波|《飞夺泸定桥》|85x110cm|1962
魏惠东|《生命的枷锁》组画
在浙江版画中,中国美术学院为龙头,宁波版画也是一块闪亮的招牌。我馆开馆19年来一直以宁波籍版画名家为脉络,收藏了张奠宇、李焕民、陈聿强、俞启慧、江碧波、史一等多人的作品;本土培养成长起来的周士非、王正均、孙平、陈国毅、周枫、马联飞等版画家,以及引进美院高才生来宁波落户的青年一代周暾、时晓玉、李楚杨、王彬杰、李乔等,这些人大多在宁波高校、中小学任教,老中青梯队有序、传承有道,呈现热烈、浓厚的版画学术氛围,为版画的传承和发扬奉献力量。
周士非|《阳春三月燕归来》
63.5x43cm|1986
周枫|《戴墨镜的人》|121.5x92cm|2018
该展览原为“莫忘来时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版画特展”。在宁波市文联的指导下,宁波美术馆和宁波市美协积极联合,由海归数学、摄影专业背景的俞轶妮为策展人,策展团队经多次沟通、协商,进行头脑风暴,从别样的角度进入,让传统版画、现代版画、作品原版与数字媒体、投影等现代科技展示相结合,力求“莫忘来时路”中以版画结合革命、政治、经济进行溯源,与科技、教育结合进行当下及未来的探讨,以独特的视角呈现不一样的版画艺术,不一样的大众美育。于2024年9月29日至2024年10月30日在宁波美术馆展出,获“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提名项目”。今年,该展览巡展至武汉美术馆,将为武汉市民带来一场版画盛宴,促进两地版画艺术的交流与发展,推动两地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宁波美术馆副馆长 魏惠东
2025年6月17日
来源:洞庭湖边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