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您看,这个案例和您的情况一样,法院最终判决各方均需承担相应责任。”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综治中心“徐姐工作室”里,调解员正拿着手机,向一起校园侵权责任纠纷的当事人家长展示案例库中的生效裁判。原本情绪激动的杨某,看着屏幕上清晰的判例和说理,逐渐平静下来……
“您看,这个案例和您的情况一样,法院最终判决各方均需承担相应责任。”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综治中心“徐姐工作室”里,调解员正拿着手机,向一起校园侵权责任纠纷的当事人家长展示案例库中的生效裁判。原本情绪激动的杨某,看着屏幕上清晰的判例和说理,逐渐平静下来……
强强和豆豆是康巴什某小学学生,因下课期间在楼道内打闹玩耍,导致豆豆受伤,两家因此发生矛盾。纠纷进入综治中心后,工作人员多次走访涉事学生家长,开展释法说理工作,然而,涉事学生家长及学校三方在责任划分问题上始终争执不下,导致矛盾纠纷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为尽快化解矛盾纠纷,区综治中心将该案分流至对此类矛盾有丰富化解经验的“徐姐工作室”。收案后,调解员想到可以巧妙借助人民法院案例库,通过生动鲜活的权威案例对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遂围绕“校园打闹”“学生”“责任划分”等关键字进行检索,并精准找到多起类似案例。调解员对类似案例中的解纷要旨、处理方式及依据,提炼出可借鉴的核心思路,为本案责任划分提供参考,也让后续的调解工作有了清晰明确的方向。
随后,工作室向三方当事人详细解读类似案例中的法院裁判思路,清晰阐释各方在本案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同时,注重情感疏导,引导三方换位思考,体谅彼此难处。在法理的明晰指引与情理的温情浸润下,三方对立情绪逐渐消解,最终就责任划分达成一致:打闹致伤学生的监护人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受伤学生的监护人因孩子参与打闹承担次要责任,学校因在楼道管理上存在疏漏承担相应补充责任。
达成一致后,三方当事人当场签订了调解协议。为确保协议的法律效力,工作室协助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康巴什区法院快速响应,当场完成审查并出具确认裁定。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的无缝衔接,不仅让当事人省去了繁琐的程序,更给调解协议上了一道“保险”。
该起矛盾纠纷的妥善化解,正是内蒙古鄂尔多斯康巴什区法院将人民法院案例库“嵌”入基层治理链条,为基层善治增添新活力的缩影。康巴什区法院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模式创新,将人民法院案例库资源深度融入社会治理全链条,通过在综治中心显著位置设置案例库二维码标识等方式,发挥司法案例资源在精准指导调解、深化多元解纷、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找案例、用案例,就上案例库”成为综治中心解纷新常态。
编辑:姚梦洁
内蒙古自治区新闻热线请联系杨主任:13331016589
疑难复杂案件研讨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玉强15898195532
企业家权益保障中心法律热线: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于晓荷 15524682485
如有侵权及职业道德监督电话请联系北极海新闻:13478671922(微信同号)
来源:无线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