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到今天,已经有一周多时间。关于“新长安”的报道更是铺天盖地,作为中国第100家央企、国内第三家汽车央企,同时也是重庆首家一级央企,“新长安”的成立意义重大。
从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到今天,已经有一周多时间。关于“新长安”的报道更是铺天盖地,作为中国第100家央企、国内第三家汽车央企,同时也是重庆首家一级央企,“新长安”的成立意义重大。
它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电动化浪潮中迈出了关键一步,并肩负起推动“汽车强国”建设的国家使命。正如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所说,新长安的成立是国家对汽车产业“换道超车”的战略布局。通过资源整合与战略聚焦,中国长安汽车将突破传统国企体制机制束缚,以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加速向世界一流汽车集团迈进。
“新长安面临的这片天地太广大了,我看到的全是满满的机会。”在7月30日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如此感慨。他表示,中国长安汽车的成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企业行为,而是承载着国家战略部署、汽车产业发展战略和未来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等一系列发展方向。
这番感慨背后,是这家拥有163年历史的企业,不仅实现了从军到民、从商用车到乘用车的重大转变,而且正在从传统汽车企业到智能低碳出行科技企业转型。并在此基础上,终于实现了从二级央企到一级央企的战略蜕变。
破格升级的背后,是国家对中国长安汽车过往发展的认可:在技术和战略层面,中国长安汽车布局并加速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智能化“北斗天枢”计划、全球化“海纳百川”计划;在品牌层面,中国长安汽车打造了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新能源品牌;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长安汽车培育了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
“未来五年,中国长安汽车将面向全球推出50余款新能源产品,包括7款以上30万台级的全球化大单品。构建全谱系新能源品牌矩阵,持续在全球打造阿维塔、深蓝、长安三大品牌。强化前瞻技术及新兴产业布局,布局AI垂域模型、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到2030年,中国长安汽车整车产销规模计划达到500万辆,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60%,海外销量占比超过30%的目标任务,努力奋进全球汽车品牌前十。”关于未来的规划,中国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如是说。
那么,站在新的起点上,“新央企”如何赋能“新长安”,“新长安”又该如何实现“全球十强”的梦想呢?
1、三大新能源品牌,差异化定位的战略升级
今年上半年,中国长安汽车已实现整车销量135.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45.1万辆,同比增长49%,创近8年新高,7月份,新能源销量超7.9万辆,同比增长超73%。
高增长背后离不开旗下各大品牌的齐齐发力,目前,中国长安汽车已经布局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长安引力、长安凯程五大品牌,其中,阿维塔、深蓝汽车和长安启源作为三大全球数智新能源汽车品牌,可以说是新能源板块的核心支柱,也将成为助力中国长安汽车完成新能源百万目标的重要抓手。
由于此前央企重组的话题争议不断,有人期待重组后带来新的机遇,也有人担心重组带来的变化,尤其是在中国长安汽车升级为一级央企后,不少人担忧新身份会不会影响旗下品牌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关于这个担忧,“华山论剑V”在7月30日新长安官宣的活动现场询问了相关领导,他们给出的回应是:“在中国长安汽车的垂直管理下,各板块的市场化程度只会进一步加大。”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谭本宏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三个新能源品牌在成立时,无论是组织架构,还是制造、物流、采购以及能力、品牌,都做了最大程度的共享。目前三个子品牌的角色和定位不会变化、只会强化。客群都划分得很清楚,能产生差异化贡献,产生各自不同的价值。”
具体落实到不同品牌层面,阿维塔会继续作为中国长安汽车的高端智能电动品牌,依托集团战略资源整合优势,进一步加速发展布局,巩固智能出行领域引领地位,成为央企电动化、智能化、高端化品牌标杆。
按照计划,阿维塔到2030年将推出17款新车,覆盖轿车、SUV、跑车、MPV全品类,实现全球年销量80万辆,跻身国内高端品牌TOP3。同时,每年投入营收的15%用于研发,重点突破固态电池、L4级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
阿维塔科技总裁陈卓表示,今年是他加入长安汽车的20年,这20年来,见证长安从微车、奔奔等几万块钱的小车,发展到现在阿维塔最高70万元的新豪华车型,作为长安人,感到非常自豪。
在“新央企、新长安”的赋能下,阿维塔新豪华的定位只会加强、不会变化,同时,还将继续强化与华为、宁德时代的合作,其中,华为双方联合团队近千人已经入驻阿维塔重庆总部,第一款联合共创的产品将在明年下半年推出。
而作为承载长安新能源和智能化双重转型目标的另一大品牌,深蓝汽车显然被寄予了更大的期望。过去的深蓝被定为个性化的品牌,“在中国长安汽车成立后,深蓝的定位会更清晰,将聚焦中高端、主流人群,做到科技、运动和潮流品牌。”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明确表示。
2030年深蓝品牌要实现200万辆的销量目标,邓承浩对此表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所以只争朝夕”。
而为了尽快实现销量目标,深蓝的产品攻势也上了强度——在未来5年,深蓝累计规划30款全新车型,满足不同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8月1日,深蓝已经发布了深蓝S05 620km长续航版,全新车型深蓝L06将搭载全球首发3nm车规级座舱芯片,并且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在四季度正式上市。
而作为面向主流家用市场的新能源品牌,长安启源也为自己设立了更高的目标——力争在2027年全球销量突破100万辆,2030年实现全球销量180万辆。
中国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叶沛表示:“启源将从战略、产品、生态等维度发力。在达到规模之外,还必须盈利。”
战略层面,长安启源将定位于“智能移动生活家”,面向主流家庭用户,在空间功能、智能舒适、续航补能等方面,提供融合多元生活场景且具有极致性价比的新一代产品。
产品方面,长安启源也将进入新品高密度投放期,仅下半年,就将推出长安启源Q07激光版、长安启源A06和一款小型纯电SUV三款新车。用叶沛的话来说,“第一个是炸弹,第二个是导弹,第三个是核弹”。
三大新能源品牌的差异化布局,既展现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捕捉,更折射出中国车企从 “跟随者” 到 “引领者” 的角色蜕变。
阿维塔向高端智能领域的冲刺,深蓝对中高端、个性主流市场的深耕,长安启源在主流家用赛道的发力,构成了一套覆盖全市场的新能源战略体系。这种多维度布局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将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生态重构。
2、技术破局,千亿研发构建护城河
2017年,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处襁褓时期,中国长安汽车已经率先洞察局势,在那一年先后推出了面向新能源产业的“香格里拉”计划,面向智能化转型的“北斗天枢”计划,以及瞄准全球化的“海纳百川”计划。
如果说上文中的提及的阿维塔、深蓝汽车、阿维塔是“香格里拉”计划顺利进展的成果和表现,那么“北斗天枢”无疑就代表了中国长安汽车智能化领域转型的进程。
十年间,中国长安汽车在新能源与智能化两场决战中投入高达 1000 亿元,仅在三电领域就取得了 400 余项核心技术突破。其研发的金钟罩电池实现了 “只冒烟不起火” 的安全突破,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有效破解了北方低温续航衰减难题,智慧新蓝鲸 3.0 动力系统更是将每公里成本降至 0.22 元。
此外,中国长安汽车还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研发,预计今年底将推出功能样车,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届时能量密度将突破 400Wh/kg,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的性能与竞争力。
智能化方面,“北斗天枢” 计划稳步推进。从 2020 年起,中国长安汽车就已经实现了全系产品 100% 智能网联,并自主研发了全球领先的中央环网架构 SDA,构建起 “天枢智驾 - 天枢座舱 - 天枢底盘” 技术体系。
在智能驾驶配置上,中国长安汽车自主研发的中央环网架构SDA具备强大的扩展能力,可灵活支持从L2到L4的全场景智能驾驶需求;与华为深度合作的深蓝S07车型,搭载先进的乾崑ADS SE系统,成为20万元以内唯一提供高阶智能驾驶体验的标杆产品;即将量产的深蓝L06更是革命性地将3nm制程芯片与高性能激光雷达技术引入主流价位区间,一举打破了豪华品牌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壁垒,彰显了中国长安汽车引领智能平权时代的决心与实力。
这一切宏伟的技术蓝图与坚实成果,正是源于中国长安汽车前瞻性战略布局的结晶。
而站在新长安的起点,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未来10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将投入2000亿元,新增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还会布局光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技术探索到产品变现。
同时,中国长安汽车也深知,在智能汽车这场深刻的产业革命中,开放协作是制胜之道。
因此,中国长安汽车坚定秉持“整合全球优秀资源发展中国品牌是行业最优解”的理念,将继续积极携手华为、腾讯、地平线、联通、亿航等30余家顶尖伙伴,共同构筑全球领先的汽车产业智能科技公共平台,汇聚全球智慧推动创新。
此外,中国长安汽车也在积极推进科技生态横向拓展,未来,中国长安汽车将以SDA平台为核心,拓展无人驾驶商业运营、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泛出行等新兴业务。一方面,坚持自主、合作双线并举,持续加强与斯特兰蒂斯、福特、马自达等全球整车企业合作;另一方面,不断强化与ICT、消费电子等企业跨界合作,打造大流量、大粉丝群生态圈。
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网红企业家”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到中国长安汽车交流,双方一拍即合,已经迅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积极推进。
从千亿研发的坚定投入,到“卡脖子”技术的持续突破,再到开放生态的繁荣构建,中国长安汽车正以深厚的技术积淀和锐意的创新精神,在新能源与智能化的转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华丽乐章。
3、全球进击,海纳百川的战略布局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正以磅礴之势驶向全球,中国长安汽车以其“无海外、不长安”的坚定信念,扬帆远航,今年上半年,海外销量29.9万辆,同比增长5.1%。
随着海外发展的深入,中国长安汽车于 2023 年正式发布全球化战略 ——“海纳百川” 计划,该计划着力推进构建 “152” 全球发展布局,即立足中国,加速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洲、欧亚等海外 5 大区域市场,规划海外整车及 KD 工厂共 20 个。
秉持着 “无基地、不海外” 的理念,长安汽车目前在海外已建成并投产 9 个工厂,可利用产能 26 万辆。
今年 5 月,首个海外新能源整车基地 —— 泰国罗勇工厂正式投产,一期 10 万辆产能将辐射全球右舵市场,这一举措标志着长安汽车从产品出口迈向了产业出海的新阶段。
而作为出海先锋的深蓝汽车,也以泰国基地为跳板,顺利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深蓝多款车型已导入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亚、欧洲等五大区域,覆盖 66 个国家及地区。
根据计划,2025年深蓝将覆盖全球90个国家,销量5.6万辆;2030年累计推出新品30款,海外市场销量占比在35%左右。
长安启源则聚焦主流家庭用户市场,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支柱品牌,今年4月上市的长安启源Q07,已经连续两月登顶20万内新能源中型SUV销冠,累计交付即将突破3万辆。
在今年下半年还将陆续推出长安启源Q07激光版、长安启源A06、全新纯电小型SUV-B216,不断丰富家族产品矩阵。届时,长安启源将力争实现月销规模突破5万辆,冲击主流新能源品牌TOP5。
基于这一目标,中国长安汽车除了加速海外建厂,也将从长期化、本地化、体系化、社会化四个层面入手加快拓展海外市场。具体来看,中国长安汽车在海外市场采取“一区一策”政策,即适时分阶段布局全球研发、制造、物流、营销服务、客户运营等全链条本地化能力。
过去一年,中国长安汽车已经先后在欧洲、中东非等区域举办了 28 场区域品牌发布会,布局了 100 余个国家市场,全球渠道网点超 14000 个。
中国长安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拓展,是其坚定全球化战略的生动实践。从最初的产品输出,到如今研、产、供、销、运一体化的全体系出海,可以说中国长安汽车的全球化布局已经驶入深水区。
未来,随着 “海纳百川” 计划的持续推进,中国长安汽车有望在全球汽车市场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为 “中国制造、走向全球” 赢得更多的底牌。
结语
巨舰转向,需要破浪的勇气;百年企业焕新,更需时代赋予的使命。
三大新能源品牌精准发力,千亿研发构筑技术“护城河”,“海纳百川”布局全球市场,可以说中国长安汽车的每一步都踏在“新质生产力”的鼓点上。
从重庆走向世界,从传统驶向智能低碳,中国长安汽车承载的已不仅是一家企业的荣光,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者”向“定义者”跃迁的缩影。我们看到,这艘集结了硬核技术、清晰战略与全球野心的“新长安”号,正在中国汽车“冲顶全球十强”的航道上,披巾斩棘,全速前进。
让世界看到并认可中国汽车,这是新长安的使命和担当。
来源:华山论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