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记者从银川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6月底,银川市共发放各类救助补助金2.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7.6万名。今年以来,银川市紧扣保障民生主线,强化资金保障,提升救助能力,拓宽多元保障渠道,全力推进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裴艳)近日,记者从银川市民政局了解到,截至6月底,银川市共发放各类救助补助金2.3亿元,惠及困难群众7.6万名。今年以来,银川市紧扣保障民生主线,强化资金保障,提升救助能力,拓宽多元保障渠道,全力推进社会救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兴庆区天成社区的小叶(化名)是一名自闭症儿童,需要长期照料和康复支持。作为孩子的唯一监护人,小叶的父亲被就近安排到一所学校的公益性岗位工作,但他的收入远不能保障小叶的特殊教育、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刚性支出。为维持生计,小叶的父亲在工作之余兼职送外卖,即便如此,家庭仍然因为高昂的医疗康复费用和生活成本陷入持续性的经济困境,属于低保边缘家庭。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入户走访,核实小叶的家庭结构、监护状况、收入来源及支出负担,确认小叶符合低保边缘家庭中未成年人保障政策条件。随后,小叶被纳入低保范围,每月享受低保金532元。
银川市民政局低保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银川市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符合条件的重残人员、重病患者、失能失智的60岁以上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难人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各县(市、区)结合实际情况实施分档分类保障,对残疾人的低保金给予10%至20%的上浮。特困人员供养金与低保标准挂钩,同步提升。今年,银川市本级财政预算配套资金6228万元,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加大资金投入。上半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26亿元,保障对象39676人。
“我妻子患有精神类疾病,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5岁。为照顾妻子和孩子,我只能干装卸打零工。没想到去年我母亲又患了癌症,为给她治病,家里的经济压力更大了。今年,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我家的情况,主动帮我申请救助,我得到了临时救助金9480元。”家住兴庆区幸福世家小区的马彪说,他的母亲和妻子每月各享受低保金828元,加上这笔临时救助金,家庭的经济压力减轻了不少。
在各项基本救助保障之外,银川市还加强对因突发灾害、重大疾病等引发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助学救助、取暖补贴、慈善救助等兜底性、补充性专项救助。上半年,全市累计临时救助2321人次,发放救助金881万元。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