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热销乱象:中药贴or物理贴?专家提醒警惕“伪三伏”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8 09:26 1

摘要:三伏贴,是一种膏药,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中医中的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主要成分有艾叶、生姜、白芥子,强调通过特定穴位的药物刺激和节气阳气双重作用,达到治病、防病的

康辰宇 川观新闻记者 陈碧红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也是一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法,结合中医中的针灸、经络与中药学,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主要成分有艾叶、生姜、白芥子,强调通过特定穴位的药物刺激和节气阳气双重作用,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近日,随着三伏天进入中伏阶段,传统中医疗法“三伏贴”也迎来销售高峰。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市面上三伏贴种类繁多,一些“伪三伏贴”打着中医“调理身体”“冬病夏治”的概念销售,但实则不含任何中药成分,误导消费者。

一些商家混淆产品概念,让消费者难辨真假。

冲上热搜爆款 三伏贴花式营销

各大电商平台上,“三伏贴”正是眼下的热搜爆款。在某电商平台上销量前十的三伏贴产品中,一家名为“内廷上用”的店铺,其销售的“穴位压力刺激贴三伏贴型”产品,占据了广告页面大半。商品宣传图中,仅对中间黑色区域标明“膏体”字样,但黑色膏体到底是什么并未说明。记者仔细查看该产品外包装时,并未标明有任何中药成分,该“膏体”并非药膏,而是一块黑色胶布,这让购买用户难以分辨是否含有中药成分,不少消费者评论“没有中药,感觉受到了欺骗”。

记者向客服咨询时,客户仅仅回复:“三伏贴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将贴敷于特定穴位,进行外力刺激,以进行调理。”回复中,客服只提到了外力刺激,没有提到中药的作用,实际效果如何难以评价。

同样,位列某宝平台推荐榜前列的“如仁堂大药房旗舰店”内,其销售的三伏贴产品类型繁多,既有同传统三伏贴含中药成分的贴剂,也有不含药成分但打着三伏贴名号进行销售的物理类产品,所有产品混在同一个商品购买页面之中,消费者若不仔细辨别,极易误选。记者在向客服咨询产品具体成分时,对方以“现在没办法确定”“没现货,不太清楚”“有运费险,不满意再退”等为由回避问题,答复模糊不清。

在电商平台上,不少消费者购买后发现三伏贴不含中药成分,被误导消费。

线下药店销售成分不一 销售店员难以辨清

为进一步了解市场现状,记者走访了多家线下药房和中医诊所。调查发现,配有专业医师的诊所销售的三伏贴产品普遍含有艾叶、生姜、白芥子等传统中药材,是传统的三伏贴,强调药物渗透与穴位贴敷的双重作用。

而部分药房销售的三伏贴种类繁多,既有含草本成分的传统三伏贴,也有不含草本的纯物理作用的“伪三伏贴”,且价格相差不大,都普遍在一盒20元左右。某药房店员表示,三伏贴在夏季尤为畅销,尤其含中药成分的贴剂更受欢迎。“这种贴剂效果更明显,贴上去有发热感,对体寒、咳喘的人群较为适合。”

但在一些常见的外卖购药平台的线下门店,如“海王星辰”销售的一款“三伏贴”则不含中药,属于纯物理刺激类产品。记者在询问成分时,店员也难以明确说明,只表示“卖得不错,贴着也舒服”。

由于多数产品外包装相似、价格接近,消费者在选购时往往难以分辨其是否含药成分,存在被“伪三伏贴”误导的情况。

专家提醒:认准批准文号,切勿盲目跟风

针对三伏贴市场鱼龙混杂的现象,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负责人韩林表示,传统三伏贴的关键在于“药力”和“穴位刺激”的协同作用,缺乏中药成分的“穴位压力刺激贴”,往往仅提供物理刺激,“刺激性有限,疗效可疑”,且有些材料甚至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三伏贴,是在最热的时候,通过贴敷温阳中药来调理寒性体质、湿性疾病,比如体寒、阳虚的人群效果较好。”他指出,正品三伏贴常见成分包括艾叶、生姜、白芥子等具有温阳、祛寒、化痰功效的药材,而市面上一些不含中药成分的 “伪三伏贴”,不仅缺乏治疗效力,还容易因过度宣传误导消费者。

对于如何辨别产品真伪,韩林建议,消费者应尽量通过正规医疗机构如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渠道购买三伏贴,并查看产品是否具有卫生部门备案的“批准文号”或“批号文件”。“正规三伏贴必须备案,包装上应有明确成分标注和生产资质。如果没有批号,就可能是三无产品,建议慎重使用。”

他同时提醒,三伏贴并非人人适用。像阴虚火旺体质者,本身体内热象明显,若再使用以温阳为主的三伏贴,反而可能加重不适。因此,贴敷前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体质辨识,避免“千人一贴”的盲目跟风。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