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在市检察院的安排下,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检察院的干警第二次踏上了对口支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人民检察院的征程。此次援甘的干警是来自第三检察部的苗磊。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用一篇篇援甘日记,记录下了对口支援工作的难忘瞬间,见证了“宁”“夏”两地检
2025年5月,在市检察院的安排下,天津市宁河区人民检察院的干警第二次踏上了对口支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人民检察院的征程。此次援甘的干警是来自第三检察部的苗磊。在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用一篇篇援甘日记,记录下了对口支援工作的难忘瞬间,见证了“宁”“夏”两地检察人的深厚情谊。
到夏河县院报道的第二天,苗磊便应同事之邀,参与到了第二轮常规社矫检察工作中去。与宁河社矫检察侧重于心理疏导和困难帮扶不同的是,夏河县由于地处甘青交界高海拔山地区,信号覆盖相对稀疏,因此社矫检察重难点在于请销假与定位点差异核实。对此,苗磊及时转变工作理念,采取了适合夏河县实际的工作方法,助力此次工作高效有序开展。以此次社矫检察为起点,为后续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宁河一样,夏河县也是一片红色沃土,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黄正清将军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为了更好了解当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也为了尽快融入夏河检察这个大家庭,刚到夏河县院后不久,苗磊便同所有党员干警一道,前往夏河县黄正清将军纪念馆进行实地参观。讲解员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藏族大叔,在他的讲述中,苗磊的思绪被拉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同时联想到于方舟的革命事迹,苗磊对黄正清将军的故事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情感共鸣,也更加坚定了走好援甘之路的信心、决心。
对于每一个援甘干警来说,强烈的高原反应都是不可避免的挑战。来到夏河县后,苗磊面临着缺氧、失眠等各种各样的身体不适。在前往高海拔的阿木去乎取证的途中,他的听力变得困难,耳朵如同蒙上了一层“薄纱”。在参与拉卜楞寺值勤工作时,他持续咳嗽半月有余,每晚需要通过吸氧缓解症状。但自然条件的恶劣并不是退缩、畏惧的理由。在夏河县院同志们的关心、鼓励和支持下,一方面,苗磊克服了身体的不适,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另一方面,他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心态调整,逐渐从病痛的折磨中恢复过来,并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在积极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政治理论的学习同样不能放松,而夏河县院也为此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如无特殊情况,每周一早晨,苗磊都会积极参与夏河县院的“三抓三促 铸忠诚警魂”政治理论学习活动。活动以“第一议题”落实、党纪学习教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州县相关文件和自学内容为基本议题,紧跟国内外前沿时事,引导干警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检察自觉,也让苗磊进一步感受到援甘工作的责任重大。
行程过半,收获满满,对口援甘的故事仍在继续。对于援甘干警来说,这是个人成长的一小步,对于检察事业来说,这是前进的一大步。在接下来的援甘工作中,宁检干警将带着组织的信任、家人的嘱托、群众的期盼,经受住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重重考验,继续为援甘工作史留下宁河检察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宁河检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