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探根侨乡文化,传播绿色理念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8 08:52 1

摘要:2025年6月25日至27日,浙江树人学院“青田减药护水绿色实践调研团”一行前往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围绕“侨乡文化传承”与“生态农业发展”两大主题,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实地调研、文化志愿服务和科普宣讲为载体,深度挖掘龙现村侨乡历史

——“青田减药护水绿色实践调研团”赴丽水龙现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6月25日至27日,浙江树人学院“青田减药护水绿色实践调研团”一行前往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围绕“侨乡文化传承”与“生态农业发展”两大主题,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实地调研、文化志愿服务和科普宣讲为载体,深度挖掘龙现村侨乡历史底蕴,推广绿色农业理念,用脚步丈量乡村,用行动服务基层。

浙江树人学院“青田减药护水绿色实践调研团”

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

6月25日下午,调研团抵达龙现村,首站我们采访了村干部吴勇强,了解龙现村作为“千年侨乡”的独特文化背景。据吴书记介绍,龙现村的侨乡历史可追溯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村中先驱吴乾奎远赴东南亚经商,成为村中首批“走出去”的华侨,为村庄侨文化的发展奠定了深厚基础。后续在与村民的交流中,团队深入了解了龙现村特有的“乡愁文化”——尽管身在异国他乡,旅外华侨依旧坚持回乡修建新房、祭祀祖先,强调“根在家乡”的文化信仰。村中林立的新式空房与高龄留守村民形成鲜明对比,映射出侨乡村落在代际流动中的家庭结构演变与文化记忆传承。

采访村干部吴勇强

丽水市青田县方山乡龙现村

6月26日上午,实践团前往龙现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长吴立群面对面座谈,深入了解当地生态农业的实践模式。吴村长重点介绍了“稻鱼共生”系统——村民在稻田中同步养殖稻花鱼,形成“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循环体系。稻田引自山涧活水,水质偏酸、土壤偏碱,这一独特地理条件为生态农业提供了天然保障。在交流中,村长还分享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疫情期间,许多侨民因交通管控未能返乡,他便组织全村共聚饭店,一同过年,凝聚了“他乡虽远,心却不离”的侨乡温情。随后,吴村长亲自带队参观了由村民闲置房屋改建的“相片馆”“乡愁馆”“侨乡货币陈列室”等文化展厅,深刻体现了华侨心系故土的浓厚情感与文化印记。随后,我们还参观了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体会了当地稻鱼共生文化的魅力。

与村长吴立群面对面座谈

浙江树人学院“青田减药护水绿色实践调研团”

参观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

6月26日下午,调研团在“半亩鱼宿”协助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向游客介绍龙现村的特色文化、美食来源与侨乡故事。实践成员化身文化传播者,用青年视角讲述地方记忆,让更多游客了解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

调研团在“半亩鱼宿”协助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调研团在“半亩鱼宿”协助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浙江树人学院“青田减药护水绿色实践调研团”

此外,我们在村委宣讲厅为当地村民开展了一场以“科学减药,守护水源”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针对当前农村地区农业化学品使用较为广泛的问题,我们结合“稻鱼共生”生态系统的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科学使用农药、避免过量施药对水体与土壤造成污染、识别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基本方法等内容。我们还结合当地流动水田的特点,呼吁村民关注农药对稻田鱼类生态的影响,并鼓励采用更绿色、可持续的耕作方式。宣讲结束后,村民们积极提问交流,现场气氛活跃。这不仅是一次知识传播,更是一次理念更新,对推进农村绿色农业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

开展以“科学减药,守护水源”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

开展“科学减药,守护水源”为主题的科普宣讲活动

通过三天的深入调研与互动服务,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龙现村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更加理解生态农业在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文化不只藏于展厅与老宅,更体现在侨民归乡修房、年节守望相助的点滴日常中;农业不仅是耕作手段,更是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量;而守护这片滋养“稻鱼共生”的绿水青山,核心在于科学用药,这需要村民、村委、华侨、政府、社会力量等各方携手,共同探索减药护水的长效治理之路。

在走村入户中,同学们体会到了文化与土地的紧密连接,也萌生了服务基层、回馈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此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场“知与行”的结合,更是一场“心与乡”的对话。未来,“青田减药护水绿色实践调研团”将持续关注地方生态与文化议题,结合专业所长,讲好侨乡故事,传播绿色理念,让青春在田野大地上绽放时代光彩。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将继续扎根基层,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构建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来源:浙江树人学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