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咋难防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8 08:33 1

摘要:近日,基孔肯雅热成为热点,防蚊是预防的关键,加上正处于闷热潮湿的夏季,蚊虫比较多,“防蚊大战”打响了!

赛博防蚊,不贴身灭蚊,是防蚊的一大痛点。

嘴炮千遍,不如拍蚊一遍。

近日,基孔肯雅热成为热点,防蚊是预防的关键,加上正处于闷热潮湿的夏季,蚊虫比较多,“防蚊大战”打响了!

7月8日,佛山市顺德区监测发现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该病主要由伊蚊传播。

而后,该疫情波及华南地区十余座城市。

7月27日至8月2日,广东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

媒体报道,广东各地市均展开了除蚊灭蚊行动,同时倡导居民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防蚊工作。

除社区、物业派发驱蚊灭蚊产品外,消费者也会选择从线下商超购买该类产品。

有媒体在走访广州多家超市时发现,驱蚊灭蚊类产品均被放置在超市内的显眼位置,不同的产品有着差异化的市场定位、成分和功效。

例如,以“婴儿适用”作为宣传卖点的防护喷雾,主打的是“植物配方”“成分温和”。

定位“户外适用”的防护喷雾则突出了“凉感因子”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驱蚊液虽用于日常防蚊,但它属于农药管理范畴!

不得不说,在热带气候区域拓大、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疾病防控需求提升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带动下,驱蚊用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据《2025至2030中国蚊香器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融资报告》显示,未来五年中国蚊香器行业市场规模预计从2025年的78.6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124.3亿元。

该报告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和有效性,对高品质、高附加值的驱蚊用品需求增加。

例如,智能驱蚊设备、天然植物驱蚊产品等新型驱蚊用品不断涌现,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可是,蚊子为啥还那么难防范?

如何看待个体防蚊驱蚊的市场需求变化,以及城市采购生物防治业务的未来前景?

就全年而言,防蚊驱蚊产品的动销相对具有时效性,市场需求的产生也较为集中。

近年来,防蚊驱蚊产品也在包装、成分等方面内卷。

如何评价该品类的市场竞争,还有哪些可提高的空间?

对此,第一财经记者宋婕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有些地方热衷于赛博防蚊,等于没防。

广而告之没错,但积极行动才更有效。

不够贴身,是整个防蚊驱蚊的问题根源。

无论是个体防蚊、公卫防疫还是防蚊产品市场上,都有这种问题。

个体防蚊主要是两种需求:

一种是常量。

即在夏季的防蚊叮咬需求,这方面市场供给一直以花露水、灭害灵为主,供应充足。

另一种是变量。

即蚊虫致病后,这方面市场上并没有专门防疫产品,个体需求也不强烈,呈现突发性状态、季节性和长时间无刚需状态,很难达成常态市场供应链。

此处,需要城市公共卫生部门做好大众防蚊预防、宣传和专用产品的储备、投放。

但目前而言,由于此类传染性疾病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时间上的突然性,城市进行采购生物防治业务,往往会停留在昔日的除四害既有模式上,如定期投放鼠药。

疾控、爱卫部门此刻应该告别过去疫情来时发个图文、视频,突击检查、突击播撒防治药剂的方式。

而是突出前置预防,预判相关疫情可能,通过储备相应药剂,定期在重点区域、公共场所做好防疫,并对重点人群提供相应的公共预防服务。

如此定期、定量、定点,或许能够让城市采购生物防治业务走向常态化,也让相关产业链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供需。

整体来说,防蚊驱蚊产品尽管有所变化,但整体上依然停留在花露水、香包、气雾剂或蚊香(包括液态)等产品上。

整体包装也沿袭传统,只是略加一些“贴纸”,主要还是一些老品牌在市场上存续,且整体体量不大。

对于年轻人而言,如果无切实的防蚊、防疫需求,吸引力不足。

这让其本身就是存量市场的大环境,出现年龄断层、消费者老龄化的趋势。

能否结合国潮和新消费,结合谷子经济去做一些新颖的香氛、香包,一些类似labubu一样的潮流挂件。

同时,开发一些防疫驱蚊的中医药茶饮,“贴身”服务年轻人,开拓新的增量市场,或许值得尝试。

作者 张书乐,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中经传媒智库专家,资深产业评论人

来源:张书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