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经济报导:2025 年 7 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为 50.5%,虽较上月小幅回落 0.3 个百分点,但已连续多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中国经济报导:2025 年 7 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为 50.5%,虽较上月小幅回落 0.3 个百分点,但已连续多月保持在扩张区间。
这一数据表明,尽管面临局地洪涝、高温等不利天气影响,全国物流需求总量仍保持平稳增长,行业内生动力较强,供需适配性良好。
核心指标:扩张态势下的结构性分化
业务总量与新订单
业务总量指数与新订单指数分别为 50.5% 和 52.5%,前者持平上月扩张水平,后者环比回升 0.1 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除仓储业和水上运输业外,铁路、道路、航空等主要运输行业新订单指数均实现环比回升,显示市场新增需求加速释放。
其中,电商快递业业务总量指数高达 69.3%,连续多月处于高景气区间,反映出暑期消费、生鲜冷链运输等需求的强劲拉动。
价格与成本改善
物流服务价格指数环比小幅上涨,道路运输业、水上运输业价格指数分别回升 0.2 和 0.3 个百分点,资金周转率指数同步改善。
这一趋势表明,行业在业务量扩张的同时,价格竞争环境趋于良性,企业经营压力有所缓解。不过,调研显示部分领域仍存在盈利压力,需关注后续成本传导能力。
库存与设备效率
库存周转次数指数维持在扩张区间,航空物流领域因时令果蔬错峰上市,库存周转效率显著提升,上海地区水果运量同比增长近 20%。
设备利用率指数虽未直接披露,但道路干线运输企业实载率与 6 月持平,长三角、珠三角业务量回升,间接反映设备使用效率保持稳定。
行业亮点:新质动能引领增长
电商与航空物流双轮驱动
电商快递业务活跃度持续升高,69.3% 的业务总量指数创年内新高,直播电商、即时配送等新业态贡献显著。
航空物流则受益于生鲜食品、时令果蔬运输需求,业务总量指数环比回升 0.8 个百分点至 52.8%,上海、广州等枢纽机场生鲜货物吞吐量同比增幅超 15%。
铁路与道路运输企稳回升
铁路运输业业务总量指数环比回升 0.1 个百分点至 51.7%,迎峰度夏期间煤炭运输需求增加,日均装车量环比增长 0.5-1%。
道路运输业业务总量指数达 54.6%,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干线运输回暖,实载率稳定在 75% 以上。
区域格局:中西部表现亮眼
中部和西部地区业务总量指数分别为 50.9% 和 52.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出区域物流发展的均衡性与活力。
其中,西部物流增长受益于 “一带一路” 沿线跨境物流需求,中欧班列开行量同比增长 12%,重庆、成都等枢纽城市跨境电商物流规模扩大 20% 以上。
东部地区业务总量指数为 50.3%,虽略低于全国,但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依托电商和出口优势,仍保持稳定扩张。
宏观关联:与经济指标的协同与差异
外贸与消费支撑物流需求
前 7 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 3.5%,其中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9.3%,带动相关物流需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回升至 5.0%,家电、3C 产品以旧换新政策刺激线下配送需求,家电物流订单量环比增长 8%。
制造业疲软的局部影响
7 月制造业 PMI 为 49.3%,连续 4 个月收缩,对原材料物流需求形成一定压力。
但物流行业通过结构优化(如转向消费品物流)缓解了这一冲击,装备制造业物流需求降幅较上月收窄 1.2 个百分点。
未来预期:高景气区间的稳健展望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 55.6%,虽环比回落 0.2 个百分点,但航空运输业(58.9%)、邮政快递业(57.2%)等领域预期仍处高位。
企业普遍看好高端工业物流、跨境电商物流等新质融合领域,预计下半年航空货运、冷链物流投资增速将超 10%。
政策层面,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加码,6 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环比回升 0.3 个百分点,为行业发展提供长期动能。
7 月物流业景气指数的小幅回落,是传统淡季与极端天气叠加的短期扰动,并未改变行业扩张的基本面。
电商快递、航空物流等新质动能的强劲表现,以及中西部物流的崛起,彰显了行业的韧性与结构性机遇。
随着暑期消费旺季延续、跨境电商政策红利释放,叠加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落地,物流业有望在下半年保持稳健增长,成为经济 “稳大盘” 的重要支撑。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