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时,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的浦安修,才21岁,但已经有了3年的党龄。彭德怀一眼就看中了这位眉清目秀、仪态端庄、一身才气的姑娘。
1938年,在延安,经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富春穿针引线,彭德怀和浦安修结婚了。
那时,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的浦安修,才21岁,但已经有了3年的党龄。彭德怀一眼就看中了这位眉清目秀、仪态端庄、一身才气的姑娘。
随后,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友滕代远拿出自己一个月的津贴费5元钱,办了一桌婚宴,和几个消息灵通的老战友热闹了一番。
几天后,彭德怀和妻子又奔赴敌后共度烽火岁月。
抗日战争战场上,在一次突围中,浦安修所在的队伍被日本鬼子冲散,他以为瘦弱的妻子可能牺牲了,伤心落泪。
惊喜的是,几天后,大家在农家小屋内找到了已经饿晕的浦安修。
解放战争战场上,在西北的西府战役中,彭德怀看见战壕中有一个拿着手枪、挂着几颗手榴弹的女人,走近一看才发现是自己的妻子。
现在,妻子不远千里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战场,路途要经过敌人“绞杀战”重点封锁区“铁三角”,他真心佩服这个小女子的勇气。所以,彭德怀总爱跟妻子说:“我怎么总是在战场碰见你,真没想到。”
过了一个星期,浦安修要回国了。来之前,黄克诚委托她代表家乡人民给彭德怀送来了一些湖南土特产和一匹夏布。
彭德怀让杨凤安把湖南的土特产分成若干份,分给司令部作战、机要、通信等机关部门的同志。剩下的一匹夏布,彭德怀用它做了该地图的帐子,还剩下一点儿,杨凤安请浦安修带走了。
彭德怀知道后,叮嘱杨凤安给浦安修打电话,让她到北京后,把带回的夏布交给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
戎马一生,久经沙场,彭德怀早就患有肠胃病和痔疮。到朝鲜后,长期居住在寒冷、阴暗、潮湿的矿洞里,饮食、睡眠无常,精神极度紧张。
尽管指挥过百万大军,叱咤国际战场,雄风尤胜当年。但岁月不饶人,身体也不饶人了,彭德怀旧病不断发作,经常大便出血,大家都为他的健康担心。
1951年8月,彭德怀的前额左眉上方长了一个小肿瘤,到1952年初,肿瘤越来越痛。
正在这时,美国违背国际公约,用飞机把大量带有各种细菌的老鼠、苍蝇、跳蚤、蜘蛛、蚊虫等活物,大批撒在中朝军队的阵地,发动灭绝人性的细菌战。
接到疫情报告后,彭德怀既震惊又气愤,立即通报全军紧急防疫。中央得报后,很快成立的防疫委员会,由周恩来亲自主持,先后组织了大批医学专家和百多个防疫大队来到朝鲜,及时控制了疫情。
1952年3月,彭德怀的肿瘤愈加严重。医生怀疑是癌,劝他立即回国割除。他总是说:“没关系,死不了!”
陈赓、邓华、洪学智都劝他赶紧回国治疗,他总是坚持说:“我要等李德全(冯玉祥夫人,时任政务院卫生部部长)的调查团来,把美帝国主义这滔天罪行弄清楚,好把真相向全世界公布。”
就在这时,邓华又病倒了,不得不回沈阳治疗,彭德怀更无法脱身了。
3月19日,在志司所有领导同志劝说无效的情况下,他们集体给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连发两次电报,说:
“经昨日戴正华、吴之理及史书翰等(医学专家)会诊,结果为瘤子,估计是挨着骨头生长。大家认为不能轻易地进行手术,但彭说,你们割开一个口子一挤就行了,若是你们害怕,我签字负责等语,为慎重起见,最好回国治疗。”
周恩来接到电报后,向毛泽东建议派人替换彭德怀回京治疗。毛泽东即派陈赓前去朝鲜代彭德怀主持志司工作。
3月31日,陈赓奉毛泽东之命由北京到达朝鲜。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黄昏时到达志司,与彭谈,告以主席意见及我来意,促其归国休养。但彭未表示意见。谈约两小时。”
4月1日,陈赓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和副司令员宋时轮、副政委甘泗淇3人联名给毛泽东并军委发来急电报,说:
“彭总经周校长、史书翰共同诊查后,认为愈早手术愈好,但这里无X光照相检查,因此大家提议他马上回国治疗,决不能再拖延,彭总意见认为最近还需去金首相处一谈,我们同意这一意见。但这要推迟到5月份才回国治疗,据医生意见似不甚妥,究应如何,请中央决定。”
4月2日,经请示毛泽东同意,周恩来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给彭德怀并陈赓等人回电:“德怀同志即应按照大家提议,马上回国治疗,绝对不能推到5月。”
电报同意彭德怀去与金日成一谈,但规定“动身时间不要迟过4月上旬。至要。”
陈赓拿着中央的电报去找彭德怀,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中央来电催你马上回国治疗,我看你还敢违抗中央的命令吗?”
彭德怀沉默不语。
4月4日,中央再来电催促。4月7日,彭德怀离开了战斗一年半的朝鲜前线,在平壤会晤金日成后,乘吉普车踏上了归国的旅程。志愿军司令员的工作由陈赓代理。
4月12日,彭德怀回到北京。周恩来亲自到北京饭店看望他。随后,为了保密,他化名“农业大学王校长”住进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经检查确诊,彭德怀额上的肿瘤为脂肪瘤。4月下旬,由外科主任王历畊为他做了切除手术。
5月5日,彭德怀康复出院。
这时,朝鲜战局已经基本稳定,经周恩来提议,中央决定彭德怀留北京,接替周恩来主持军委日常工作,调陈赓回国创办军事工程学院,命令邓华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
8月31日~9月16日,彭德怀同金日成一起,作为斯大林的客人前往莫斯科访问。其间,在克里姆林宫与斯大林进行了两次会谈。
回国后,彭德怀根据毛泽东关于“志愿军应从肯定敌人要从西海岸清川江至汉川江登陆这一基点出发,来确定行动方针”的指示,召开了一系列军事会议进行部署。
身在北京,心系战场。
在志愿军粉碎“联合国军”新任司令马克.克拉克的“摊牌行动”、反登陆准备、构筑“地下长城”、停战谈判、交换战俘以及华东地区防御作战准备上,彭德怀殚精竭虑,竭忠尽智。
志愿军五任司令员【第49期】
邓华在志愿军总部坑道内
作者简介
自小喜欢文字,小学生时,作文已常做范文。文青时期,多篇文章获奖。风雨几十年,爱好未改,喜读文史,坚持写作,擅长撰写回忆录、家族传承史、企业发展史,如有需求咨询刘老师,欢迎交流。
来源:一平之声pY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