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湖南湘阴的肖新良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随手发布的12字评论,竟会引发一场长达两年的维权之战,还会让他经历2次上诉、3次判决的坎坷历程。
在互联网的浪潮中,言论自由的边界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湖南湘阴的肖新良或许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随手发布的12字评论,竟会引发一场长达两年的维权之战,还会让他经历2次上诉、3次判决的坎坷历程。
2023年7月4日晚,一段30秒的消防车救援视频在网络上流传。
画面中,湘阴县弼时街发生惊险一幕:有人从4层坠落到2层楼体外置脚手架平台上,消防员正在紧急救援。
当时,湘阴县老城区部分街区正在进行集中整治改造,统一门面房广告招牌样式等工作正在推进。
第二天上午,肖新良在刷短视频时看到了这段视频。他心里咯噔一下,本能地觉得这起事故或许和楼房建筑质量不达标有关。
于是,他在评论区留下了“还在搞豆腐渣工程,统一招牌?”这12个字。在他心里,评论中的“他”指代的是当时的湘阴县县委书记李镇江——毕竟统一招牌的事是这位书记上任后才推动的。
可肖新良万万没想到,这短短12字评论竟给自己惹来大麻烦。
7月7日,湘阴县公安局找上门来,以他发表“不实言论”“在网络上起哄闹事”为由,认定其行为构成寻衅滋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对其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肖新良心里憋着一股气,他不服这处罚决定。拘留结束后,他立马向湖南省汨罗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023年12月27日,汨罗市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此案。然而,判决结果却如一盆冷水浇在他心上:法院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
判决书上写着,他的评论与其他恶意诋毁评论的点赞具有延伸性、扩展性,对湘阴县委政府及领导个人产生了负面政治影响,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构成寻衅滋事。
肖新良心有不甘,他坚信自己没做错什么。于是,他向湖南省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可2024年4月1日,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还是驳回了他的上诉,维持了一审的原判。
两次驳回,肖新良心如死灰,可又心有不甘。他反复思考,觉得自己就是发表了个评论,又没真的扰乱什么秩序,凭什么要被拘留?于是,他在法定期限内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申请再审改判。
这一等,就是大半年。直到2025年6月25日,肖新良终于等来了转机。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撤销了原一、二审判决以及湘阴县公安局的行政处罚。判决书上明确指出,肖新良的评论虽不当,但没有具体指向对象,社会不良影响轻微,予以批评教育即可;
认定其扰乱公共秩序或者寻衅滋事的证据不足,湘阴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过罚明显不当。
最终他被赔偿了2377.6元。这个结果,如同一束光照进了肖新良的生活。这两年的复议上诉之路漫长且曲折,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他的小女儿还不懂事,总是天真地笑着问他:“爸爸,你是不是蹲大牢去了?”每到这时,他都苦笑着挠挠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可即便如此,他从未后悔自己的坚持。
这起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在讨论肖新良的行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的同时,也在思考网络言论自由与法律边界的尺度问题。
针对此,记者也咨询了北京市中伦文德(郑州)律师事务所的刘芬宇律师。
刘律师指出,结合一、二审中的证据来看,肖新良的评论是基于一定事实,并非编造或散布虚假信息,主观上也不是故意编造虚假信息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
而且,他的评论点赞量和跟帖评论量有限,根本没达到扰乱网络秩序或现实社会公共秩序的程度,不应以网络寻衅滋事对其进行拘留。
同时,刘律师也提醒广大网友,在互联网平台发表言论时,一定要注意言行,避免编造或传播虚假信息、恶意攻击他人或群体、煽动地域或民族对立、发布涉政敏感内容等。
他还提到,2026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将施行,其中明确了对有损中华民族精神及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处罚力度,大家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
这起事件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在网络世界里,我们享受着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也不能任性而为。
肖新良的这两年,过得憋屈又艰难,好在最终等来了公正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这起事件中吸取教训,在发表言论时,多一份谨慎,多一份责任,让网络空间更加清朗有序。
对于肖新良来说,这场噩梦终于画上了句号,而他也能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轨道了。
你对肖新良这起事件的看法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和感悟。
本文来源于大风新闻
来源:微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