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宏观|2025年7月汇率月报—全球降息潮变,人民币或承压震荡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7 23:08 1

摘要:2025年7月,人民币汇率震荡前行,总体在7.1385至7.2123区间内震荡升值。全球主要经济体及国家暂停降息,日债收益率再度上涨潜在风险犹存,美国最新经济数据显示通胀率上行,就业数据波动较大,中国经济、社会走势相对平稳等是影响7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

2025年7月,人民币汇率震荡前行,总体在7.1385至7.2123区间内震荡升值。全球主要经济体及国家暂停降息,日债收益率再度上涨潜在风险犹存,美国最新经济数据显示通胀率上行,就业数据波动较大,中国经济、社会走势相对平稳等是影响7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展望未来,中国综合国际地位提升,提高了中国资产的吸引力,美债收益率居高不下,增加了市场对日债危机外溢影响美元走势的担心,但近期美国通胀率上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继续鹰派言论,或导致短期内全球降息潮走势生变,预计2025年8月人民币汇率在7.10~7.25区间双向波动震荡前行。

一、市场回顾

2025年7月,人民币汇率震荡前行,总体7.1385至7.2123区间内震荡升值。其中,人民币在岸汇率在7.1610至7.1930间波动;人民币中间价在7.1385至7.1546间波动;人民币离岸汇率则是在7.1520至7.2123间波动。国际方面,第一,7月全球主要国家暂停降息,降息潮按下暂停键。7月31日,美联储公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25%—4.50%区间不变,2025年以来已连续五次议息会议保持基准利率不变;7月24日,欧央行决定维持三大关键利率不变,是自2024年6月连续八次降息后的首次暂停降息;7月31日,日本央行宣布继续将政策利率维持在0.5%左右不变。第二,日本政局震荡,日债收益率再次上行,同期美元指数下行。7月20日,在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中,由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未能获得半数席位,日本政治格局或将生变,受其影响日债收益率再次上涨。截至7月22日40年期日债收益率升至3.46,尽管未创新高,但日债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居高不下,7月23日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为1.60,创新高。2025年以来日本长期国债、超长期国债收益率位于历史高值区间,存在较大的风险。第三,截至7月31日,美国已与欧盟、日本、韩国以及部分东盟国家初步达成关税协议,美国关税协议取得重大进展,利多美元指数走势。第四,7月美国经济数据波动较大,受其影响美元指数上下波动。美国6月份,CPI、核心CPI、PCE、核心PCE分别同比增长2.7%、2. 9%、2.58%、2.79%,均高于5月、4月值,4月以来美国通胀率呈小幅上涨;二季度GDP环比折年数为3.0%,而一季度为-0.3%,反映出二季度美国经济相对强劲;但7月美国失业率为4.2%,高于6月的4.1%,ADP就业人数增加10.4万人,而前值为下降3.3万人,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7.3万人,低于预期增11万人。

国内方面,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高于2024年同期0.3个百分点,中国经济走势平稳,稳中有进。7月29日,IMF在最新报告《世界经济展望》中,上调了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期值提高至4.8%,较4月预期上调了0.8个百分点。在全球高关税叠加地缘冲突加剧的背景下,中国科技成果频出,经济社会相对平稳,利多人民币。

总体来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及国家暂停降息,日债收益率再度上涨潜在风险犹存,美国最新经济数据显示通胀率上行,就业数据波动较大,中国经济、社会走势相对平稳等是影响7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总体在7.1385至7.2123区间内震荡升值。

二、人民币汇率后市展望

预计2025年8月人民币汇率保持震荡前行,震荡区间为7.10~7.25。

从拉升因素看:第一,中国经济、军事、科技大爆发,国家综合国际地位提升,提高了中国资产的吸引力,为人民币汇率自主稳定的走势提供了支撑。7月28、29日,中美两国在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双方达成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尽管双方谈判并未取得较大进展,但双方克制态度间接反映出当前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第二,近期日本长期国债收益率走势相对较高,尽管较5月下旬超长期国债收益率有所下降,但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相对走高,当前长期、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均位于历史高位,若日债收益率不断上涨,将引发市场对日元回流,间接拉低美元指数的担忧。

从压低因素看:全球降息潮或有变,利空人民币。美国PCE、核心PCE、CPI同比增速自4月以来,已连续两月上涨,同时二季度GDP环比由负转正,反映出美国经济相对强劲,叠加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继续鹰派言论,降低了9月美联储降息的概率。欧洲方面,随着欧洲连续降息,美欧利差不断走扩,叠加近期欧洲经济存在弱修复的迹象。若9月美联储继续暂缓降息,则欧洲存在跟随美联储暂停降息的可能,利空人民币。

综合而言,中国综合国际地位提升,提高了中国资产的吸引力,美债收益率居高不下,增加了市场对日债危机外溢影响美元走势的担心,但近期美国通胀率上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继续鹰派言论,或导致短期内全球降息潮走势生变,预计2025年8月人民币汇率在7.10~7.25区间双向波动震荡前行。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挂靠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依托北京大学,重点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理论与实践、经济学理论、中国经济改革实践、转轨经济理论和实践前沿课题、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等。同时,本中心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政策的重大变化,将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纳入一个综合性的理论研究框架,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去解读,把握宏观趋势、剖析数据变化、理解政策初衷、预判政策效果。

中心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对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果有:(1)推动了中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心主任苏剑教授从2006年开始就呼吁中国应该立即彻底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并转而鼓励生育。(2)关于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中心提出了包括市场化改革、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政策的三维宏观调控体系。(3)关于宏观调控力度的研究:2017年7月,本中心指出中国的宏观调控应该严防用力过猛,这一建议得到了国务院主要领导的批示,也与三个月后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宏观调控有度”的观点完全一致。(4)关于中国经济目标增速的成果。 2013年,刘伟、苏剑经过缜密分析和测算,认为中国每年只要有6.5%的经济增速就可以确保就业。此后不久,这一增速就成为中国政府经济增长速度的基准目标。最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实践也证明了他们的这一测算结果的精确性。(5)供给侧研究。刘伟和苏剑教授是国内最早研究供给侧的学者,他们在2007年就开始在《经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关于供给管理的学术论文。(6)新常态研究。刘伟和苏剑合作的论文“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调控”(《经济科学》2014年第4期)是研究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第一篇学术论文。苏剑和林卫斌还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新常态。(7)刘伟和苏剑主编的《寻求突破的中国经济》被译成英文、韩文、俄文、日文、印地文5种文字出版。(8)北京地铁补贴机制研究。2008年,本课题组受北京市财政局委托设计了北京市地铁运营的补贴机制。该机制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被使用,直到现在。

中心出版物有:(1)《原富》杂志。《原富》是一个月度电子刊物,由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目的是以最及时、最专业、最全面的方式呈现本月国内外主要宏观经济大事并对重点事件进行专业解读。(2)《中国经济增长报告》(年度报告)。该报告主要分析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中长期问题,从2003年开始已经连续出版14期,是相关年度报告中连续出版年限最长的一本,被教育部列入其年度报告资助计划。(3)系列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和预测报告。本中心定期发布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系列分析和预测报告,尤其是本中心的预测报告在预测精度上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属学术机构,本报告仅供学术交流使用,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观点仅供参考,亦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报告版权仅为本研究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

来源:经济观察报EEO视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