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大鹏,再见了,姜文,中国电影终于迎来了“新时代”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7 22:38 1

摘要:姜文导演七年磨一剑,新作《你行!你上!》一出来,真是自带流量,这片子是以钢琴家郎朗年轻时候的经历改编的。

姜文是曾经的电影圈大神,如今却陷入“爹味”怪圈。

大鹏曾经的票房黑马,如今的打工人叙事还能不能打动人心。

可惜姜还是老的辣,如今陈佩斯带着他的《戏台》来了。

他用一出好戏告诉全世界,中国电影真的要换新天地了。

姜文导演七年磨一剑,新作《你行!你上!》一出来,真是自带流量,这片子是以钢琴家郎朗年轻时候的经历改编的。

里头的故事活脱脱就是个赢家范本,郎朗五岁就横扫东三省少儿钢琴比赛,从此什么比赛都是手到擒来。

十二岁德国夺冠国际扬名,十七岁一出场直接在国际音乐节上把大家伙儿震住了,名声享誉全球。

电影里头的那些挫折,比如被发脾气教授骂是土豆脑袋,在被生活毒打惯了的大人眼里,那简直是根本不值一提。

片子里这小天才一路冲冲冲,大赢特赢,再大的挫折似乎也就深吸一口气,再向前顶一下就行了。

姜文想表现他不顾一切只管向前的劲儿观众都懂,可这看着就觉得那不叫努力奋斗,那叫天选之人。

看他赢就觉得他是天赋使然,而不是靠普通人能学来的努力,甚至有人说这种天才赢学比什么权力和财富造成的特权还让人破防。

面对天才简直是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是他对,姜导是太了解年轻人要赢的心思了,结果反倒太不了解年轻人了。

再看大鹏的《长安的荔枝》,这片子改编自马伯庸的小说,讲的是一个九品小官李善德,被一个看似送命的任务给砸中了。

在唐朝得把岭南的鲜荔枝,在保鲜期内送到长安,这李善德不是天才,就是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但人家的本事那是实打实地一点点抠出来的。

他绞尽脑汁想出了双层瓮,切枝,快马,水路,冰藏一整套方法,把荔枝的保鲜期从拉长到了11天。

这整个过程步步为营,充满紧张感,每次搞定一个难题,观众都跟着松口气,他不是那种天才开挂,而是像普通人一样,遇到困难就得想办法。

李善德的赢真是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脑子里的智慧,还有和胡商苏谅,荔枝园主阿僮这些各色人等协力合作拼出来的。

这不就是现在常说的打工人,踏实,勤奋,想方设法活下去,最后还能干成一件了不起的事儿。

难怪《长安的荔枝》票房一路高歌,口碑也甩了姜文一截,它成功因为它讲了一个大家伙儿都能懂,都能代入的赢故事。

但话说回来它到底还是熟悉的那一套叙事,只是玩得更溜了点儿,更接地气了点,本质上并没有特别大的颠覆。

电影除了故事,还得看演员们在屏幕上怎么表现,要说《你行!你上!》,一进影院耳朵首先遭不住了。

电影里全员发癫发疯,演员们台词吼得高八度,片子从头到尾基本上就没有安静的时候。

么是没完没了的聒噪对白,要么是没完没了的钢琴声,要么就是两者俱全,真的有点儿听觉灾难那味儿。

姜文这次还亲自下场演了郎朗的爸爸,他那角色对着空气跟自己较劲儿,老念叨自己吃软饭,好像全世界都看不起他似的。

马丽演的郎妈本来挺期待她能贡献点儿喜剧笑点,结果存在感被降到最低,彻底成了工具人。

郎朗现实中的妻子吉娜客串那段,他在德国遇到怀孕女性,人家说肚子里孩子叫吉娜,这是什么“12岁的我偶遇未来老婆”的爽文桥段,简直是荒诞到家了。

跟电影情节一点关系都没有,就为了展示导演的自得其乐,这种表演和导演风格,真的让人觉得是姜文他不装了。

但与此同时陈佩斯的《戏台》却像一股清流,把观众带回了那种真正看戏的场景。

这电影真是戏骨云集,陈佩斯自己演班主,还有黄渤,姜武,尹正往一块儿一凑真是神仙打架。

大家伙儿在里头飙戏那才是真乐子,陈佩斯演的侯喜亭带着老江湖的圆滑,可在艺术面前,又透着一股子犟劲儿和委曲求全的卑微。

姜武演的洪大帅是一个军阀,却又带着那么点儿乡巴佬的匪气和天真,把人看乐了。

《戏台》的喜剧不是靠网上段子堆砌出来的挠痒痒式笑料,它用的是那种老戏班子里传下来的误会喜剧技巧。

一个接一个的包袱抖出来环环相扣,让人越看越觉得这事儿荒诞又好笑,而且他这回真是把压箱底儿的活儿都拿出来了。

要说姜文的电影过去都是出了名的会藏东西,好多影评人纷纷写文章去解码里头的隐喻符号。

可这次《你行!你上!》一出来,大家伙儿发现,这隐喻怎么看怎么有点儿硬拗的意思。

有人吐槽说他这次过度沉迷于个人风格,但《戏台》讲述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永恒。

最让人口碑相传的,是电影里第三个戏台,那就是真正的老戏台,要上演的是京剧《霸王别姬》,这戏在历史上有过各种解读。

而在电影里围绕着两个霸王,两个虞姬,洪大帅和他那个戏班子之间的互动和斗法,简直把这个小戏台变成了一个充满隐喻的社会场域。

《戏台》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喜剧不只停留在表面,它把幽默的阴差阳错,歪打正着,和小人物的命运巧妙地融入一起。

所以当姜文的电影面对质疑,大鹏的电影虽然赢得了票房却也算不上是颠覆性的突破时。

陈佩斯的《戏台》却以一种老炮儿的姿态,给大家展示了另一种可能,不哗众取宠,不追逐流量,这分明是中国电影又迎来了新时代。

一个更注重艺术内核,更追求真诚表达,也更看重活儿和灵魂的时代。

这个暑期档电影圈子热闹,各种片子你方唱罢我登场,姜文,大鹏都曾经是影院里的香饽饽。

可这回陈佩斯带着他的《戏台》让大家这才知道,原来电影还可以这样拍。

它不玩虚的,不搞噱头,就踏踏实实地讲故事,认认真真地做戏,却在嬉笑怒骂间,让观众回味无穷,不愧是老艺术家。

来源:木公旅拍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