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盛夏的剧屏热闹非凡,这一时段的剧屏也注定会被裹挟在内外共“卷”的环境里。内部环境“卷”,是因为暑期档的到来——在今天,寒暑档的概念不只针对电影、舞台剧、音乐会等,对于电视剧和电视综艺而言,它同样标志着实力产品扎堆儿、竞争激烈;外部环境“卷”,主要压力来自于电影
盛夏的剧屏热闹非凡,这一时段的剧屏也注定会被裹挟在内外共“卷”的环境里。内部环境“卷”,是因为暑期档的到来——在今天,寒暑档的概念不只针对电影、舞台剧、音乐会等,对于电视剧和电视综艺而言,它同样标志着实力产品扎堆儿、竞争激烈;外部环境“卷”,主要压力来自于电影——动画电影集中上映,好莱坞大片登陆,以《南京照相馆》《戏台》为代表的新一轮国民电影轰动……
虽然2025年的涉案剧足够丰富,引起热议的作品也已出现不少,但估计没有谁能想到,《扫毒风暴》所引发的热议能这么持久。就题材而论,缉毒、禁毒的剧集,这些年通常都会涌现爆款。但像《扫毒风暴》这样,同一故事原型(上一部是《猎冰》)被反复改编,还都能引发轰动的,在内地剧坛这几十年好像还是头一次。
从《猎冰》到《扫毒风暴》,每一次的热议浪潮中,演员的演技都是观众无法回避的评分项。过去,业内人士谈及表演与剧本的关系,屡有“活保人”和“人保活”之说。前者是指剧本扎实,给演员发挥提供了坚实基础;后者是指演员表演出色,给剧作注入了血肉,进而提升了整体水准。
同样取材于缉捕大毒枭刘招华冰毒大案的《猎冰》《扫毒风暴》,题材上自带悬疑感和“活保人”特质,只要不拍砸,剧集必然是吸引人的;可要想拍到被观众热议,那演员和导演需要被考量的东西,也实在太多。《猎冰》当初被关注的是主演表演生活化,配角演技在线。《扫毒风暴》引发热议的点,一是该剧近乎全员演技在线的“扛打”特质,以及众星映衬下,缉毒队长“黎安”扮演者刘欢在演技上的脱颖而出;二是段奕宏、秦昊两大主演的表演风格,究竟是“过了”还是“适度”……
两部剧集的表演都给题材带来了加分,呈现“戏”“人”互保的状态(《猎冰》可能更偏重“人”的因素)。这情形可遇不可求。近期的剧集里,与此近似的“互保”作品还有《浴血荣光》。该剧中,扮演主角的王仁君、王志飞、陈龙、曹磊、刘智扬,都不以形似见长,但都努力地去贴近,并尽力展示历史人物在当时某一方面的主要气质,展现了不同于以往作品的新意。配角方面,刘之冰扮演的徐特立、郑玉扮演的张静江、曹煜辰扮演的卢德铭、杨凯程扮演的余洒度、孙维民扮演的林育才,也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除了题材、剧本设定与表演的契合,《浴血荣光》在片尾曲的选用与制作方面,也展现了审美的高水准,现代舞台色彩的人声咏叹与历史悲怆感的结合,近乎水乳交融。
与以往革命题材剧相比,《浴血荣光》的演员,绝大多数知名度没有那么“如雷贯耳”,但整个表演团队的沉浸度却是非常高的。通常说来,一部剧里,资深演员的加盟会为全剧提供表演上的保障;而不依赖于单个名演员,恐怕是每位导演内心深处的期望。毕竟一部大戏整体表演的成功,本质上来自于对团队群体创造性的点燃。
这种对群体性高端表演的饥饿感,其实是大剧风行年代行业的普遍需求,除了历史剧,都市剧、谍战剧、古装剧,甚至古装偶像剧……每一个项目的操控人、执行者,大概都对此有着可望而不可即的期待,就看谁够努力,谁的运气更好一点。较近的例子是《朝雪录》,这是一部“准大女主”式的古装探案剧。李兰迪、敖瑞鹏两位主演,谈不上是大明星,但表演上的认真,与剧中人物气质的贴合度,使得这部貌似走“古装偶像”流行路线的剧集,获得出人意料的成功。人剧互保的定律,就这样在剧屏竞争激烈的炎夏,悄然兑现了。
《朝雪录》的亮点在于,主人公申冤路上“打怪升级”般侦破一系列大小奇案,谈情说爱是顺带的事儿,且不是太腻歪。这样一来,该剧也就具有了老少通吃的观赏魅力。当然,缺点也还有,比如,古装主人公在剧中当众亲吻有违历史实际,多少带有神剧属性。
这一阶段的短剧有一个亮点——《反诈破局》。该剧也都是青年演员担纲,观感不错。大家可以把它和央视播出的长剧《利剑·玫瑰》结合起来看,因为都涉及反诈,只是涉案领域各有侧重,但都不失为向观众普及反诈知识的现实题材佳作。
(徐江 诗人,作家,文化批评家。生于1967年,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居天津。)
图片:豆瓣
来源:综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