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迪 SN8100 旗舰固态评测:读 14.9GB/s,写 14.0GB/s 的性能怪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7 16:46 1

摘要:最近这两年,在固态硬盘领域,我们迎来了 PCIe 4.0 到 PCIe 5.0 的升级换代潮,国内外的存储品牌都相继推出了自家的 PCIe 5.0 新品,希望提前抢占市场空间。

一、PCIe 5.0 旗舰新王登基,闪迪 WD_BLACK SN8100 性能拉满

最近这两年,在固态硬盘领域,我们迎来了 PCIe 4.0 到 PCIe 5.0 的升级换代潮,国内外的存储品牌都相继推出了自家的 PCIe 5.0 新品,希望提前抢占市场空间。

作为存储行业第一梯队的闪迪,自然也不例外,在今年 5 月 13 日就正式推出了面向零售消费级市场的旗舰 PCIe 5.0 固态硬盘——【WD_BLACK™ SN8100】,旨在为游戏玩家、内容创作者和专业用户提供行业领先的存储性能。

从英文命名上来看这款硬盘使用的是 WD_BLACK,也就是原本西部数据的黑盘系列,看来两个公司切分后,还是需要有一段的过渡时间。

目前闪迪 WD_BLACK SN8100 一共有 3 个容量级别和 2 种散热规格,我上手的就是非散热片版的 2TB 容量款,售价 1699 元。

「型号」:闪迪 WD_BLACK™ SN8100 NVMe™ SSD「缓存」:4GB LPDDR4「闪存」:TLC 3D CBA NAND 颗粒「通道协议」:PCIe 5.0 ×4「容量」:1TB / 2TB / 4TB「连续读写」:读速 14900MB/s,写速 11000MB/s「4K 随机读写」:读取 2300K IOPS / 写入 2400K IOPS「TBW」:1TB(600TBW) / 2TB(1200TBW) / 4TB(2400TBW)「平均无故障时间」:150 万小时「规格」:M.2 2280「产品尺寸」:80mm×22mm「散热马甲」:80mm×25mm×11.25mm「运行温度」:0℃-85℃「存放温度」:-40℃-85℃「重量」:7.5g「质保」:5 年「售价」:1TB(¥1059) / 2TB(¥1699) / 4TB(¥3199)

可以看到官方标注的顺序读写速率达到了 14900MB/s 和 14000MB/s。同时随机读写也有 2300K IOPS 和 2400K IOPS,耐久度更是高达 1200TBW。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闪迪 WD_BLACK SN8100 的外观设计,首先是外包装,整体的风格是黑色 + 橙色字体的黑金电竞风格。

在包装的背面还可以看到更详细的产品信息,同时中部还预留了一个窗口,可以直接看到露出的硬盘型号、容量、序列号等内容。

打开包装之后,我们就可以看到闪迪 WD_BLACK SN8100 的真容了,它是一个标准的 2280 硬盘,通体为黑色,表面贴有黑色贴纸。

硬盘采用的是单面设计,可以放入更加轻薄的硬盘仓位中,硬盘背面则是一些产品认证的丝印。

接下来,我们揭开产品标签贴纸来看看闪迪 WD_BLACK SN8100 内部的硬件配置:

「红色主控」:红色部分为来自闪迪定制 SM2508 主控芯片,具体型号为 A101-25080-AC,它采用的是台积电的 N6 工艺,芯片内部支持 8 条独立的数据传输通道,支持 NVMe 2.0 PCIe 5.0×4 协议。「绿色缓存」:绿色部分为 DDR4 独立缓存,具体型号为 D8CJX,容量 2GB,达到了 1TB 搭 1GB 的配置。「蓝色闪存」:蓝色部分是两颗闪存芯片,使用的是闪迪与铠侠联合开发的第八代 NAND,也就是闪迪最新的 BiCS8 218 层堆叠 3D TLC 闪存颗粒。

如果你不想拆贴纸,我也可以通过 SSD utils 的工具进行查询,借助 smi_nvme_flash_id 也可以看到这块硬盘的主控芯片型号以及闪存芯片颗粒。

另外闪迪官方还有个「SSD Dashboard」的硬件工具,不过目前官方不提供下载,可以自行检索下载。

这个工具可以查看当前闪迪 WD_BLACK SN8100 的运行状态,更新硬盘固件、通过 S.M.A.R.T 诊断硬盘健康、启动 TRIM 功能优化硬盘性能等。

二、顺序读取 14900MB/s,随机读取 2300K,闪迪 WD_BLACK SN8100 相当猛!

❶ 测试平台

第二个部分我们来实测看看闪迪 WD_BLACK SN8100 的性能表现,测试平台为 i7-13700K + Z790 的方案。

「CPU」:英特尔酷睿 i7-13700K「主板」:技嘉雪鹰 Z790 AERO G DDR5 WIFI「显卡」:技嘉雪鹰 GeForce RTX 4070TI 显卡 AERO OC「内存」:光威天策-皓月白 DDR5 6000 32GB 内存「散热」:九州风神冰魔方 360 水冷「电源」:ROG STRIX 雪鹰 850W 白色「机箱」:乔思伯松果 D41 MESH

主板自带 PCIe 5.0 M.2 插槽,支持 PCIe 5.0 x4 通道的 M.2 2280 固态硬盘,完美契合闪迪 SN8100 ,此外主板自带有一个巨大的散热马甲。

通过 CrystalDiskInfo 查看,可以看到闪迪 WD_BLACK SN8100 的传输模式为 PCIe 5.0 ×4,采用 NVMe 2.0 标准,支持 S.M.A.R.T.、TRIM、VolatileWriteCache 功能。固件版本为 810YRC03,健康状况良好,温度 31℃。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硬盘的使用时间已经超过 72 小时,并且读取 50TB,写入 25TB,所以它不是一个全新盘,被多家媒体测试过,也更能体现出它使用过一段时间后的表现。

❷ 基准性能

▼ CrystalDiskMark 测试

第一项进行的 CrystalDiskMark 测试,闪迪 WD_BLACK SN8100 的顺序读取速度达到 14259.51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13941.06MB/s。

闪迪 WD_BLACK SN8100 的 RND4K Q32T16 随机读取次数为 1733152 IOPS,随机写入次数为 1477236 IOPS。

当然这远不是这款闪迪固态硬盘的极限,专业媒体微型计算机搭配 AMD Ryzen 9 9950X3D 平台测出了 14957.35MB/s 和 14110.64MB/s 的顺序读写速率。

微型计算机搭配 AMD Ryzen 9 9950X3D 平台测出 RND4K Q32T16 随机读取次数为 2316K IOPS,随机写入次数为 2211K IOPS。

▼ TxBENCH 测试

在 TxBENCH 的测试结果中,闪迪 WD_BLACK SN8100 的 512KB 顺序读取速度达到 14030.00MB/s,顺序写入速度为 13904.39MB/s。

▼ ATTO 磁盘基准测试

然后测试的是 ATTO 磁盘基准,可以看到最大的顺序写入速率在 12.22GB/s,最大顺序读取速率在 12.75GB/s。

随机读写方面,随机写入次数峰值 142.31K IOPS,随机读取次数峰值 171.84K IOPS。

在 Anvil's Storage Utilities 测试中,WD_BLACK SN8100 2TB SSD 凭借不错的顺序与随机读写性能获得了 40729.91 分的好成绩。

▼ 3DMark 硬盘测试

在 3DMark 硬盘测试中,平均带宽 1123.90MB/s,平均存取时间 26μs,基准测试得分 6732 分。

在 3DMark 的 DirectStorage 测试中,可以看到闪迪 WD_BLACK SN8100 在启用 DirectStorage 技术后,最高能实现 198.2% 的带宽提升。

从细分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未启用 DirectStorage 功能的情况下,SSD 加载数据至显卡时,带宽为 7.49 GB/s,而启用DirectStorage功能后,带宽增加至 10.53 GB/s;启用 GDeflate 压缩后,带宽还能一步到位暴涨至 22.33 GB/s。

这意味着对支持 DirectStorage 的游戏(如《微软模拟飞行》《Forspoken》 ),开启后能显著加快地图加载、纹理 Streaming 速度,减少 “载入黑屏时间”,让开放世界场景切换更流畅。

▼ PCMark 10 硬盘测试

PCMark 10 完整硬盘测试中,获得 6389 分,带宽为 973.25MB/s,总存取时间 25.0μs。

我把前面的读写性能数据对比了同样是 2TB 的一线大牌 PCIe 4.0 NVMe 固态硬盘,可以看到 PCIe 5.0 协议的闪迪 WD_BLACK SN8100 呈现出了翻倍有余的性能优势。

▼ 顺序读写性能对比

在随机读写性能方面,PCIe 5.0 的闪迪 WD_BLACK SN8100 也展现出了相当的性能优势。

▼ 随机读写(RND4K Q32T16)性能对比

在 PCMark 10 和 3DMark 的性能对比中,数据带宽、跑分接近 2-3 倍,同时平均存取时间都是腰斩甚至 1/3,代际提升相当明显。

▼ PCMark 10 性能对比

▼ 3DMark 存储带宽性能对比

❸ 缓外性能

固态硬盘的缓存大小也是重要的测试指标,因为固态硬盘会模拟 SLC 模式来提升峰值性能。进行全盘读写就可以突破 SLC 缓存,观察 SSD 在长时间、持续性和大容量写入时的裸盘性能。

我们在 RAW 设备模式下通过 TxBench 的 Whole Area Write 对闪迪 WD_BLACK SN8100 进行全盘写入测速。

【SLC 缓存阶段】,固态硬盘能够维持在 13800-14000MB/s 左右的峰值性能,670GB 左右 SLC 缓存耗尽,也就说在短时间内读写≤ 600GB 容量的文件都能够维持在硬盘的读写性能峰值,这在固态硬盘中的缓存里属于相当优秀的成绩了。

【TCL 颗粒阶段】,数据会直接写入 TLC 颗粒,此时的缓外速度下降至 3700-3800MB/s,这个阶段持续写入了近 160GB 左右的数据。

【主控调整阶段】,因为持续写入触发了主控的 “垃圾回收(GC)” 和 “动态缓存再分配”,进一步降低了写入速度,速度就持续波动了。

在 TxBench 的 Whole Area Read 对闪迪 WD_BLACK SN8100 进行全盘读取测速,速度都能稳定在 13490-13610MB/s 之间,读取速度比较稳定。

❹ 发热控制

最后我们来看看闪迪 WD_BLACK SN8100(主板原装散热器)的发热控制,测试选取了 AIDA64 的 Line Write 进行全盘顺序读写。读写到 50% 左右时,检查温度。可以看到在闪迪 WD_BLACK SN8100 的内部温度为 60℃,这个温度控制也算很不错了。

三、娱乐办公,哪个才是闪迪 WD_BLACK SN8100 的主场优势?

❶ 游戏场景

首先,我们聊聊游戏场景,可能很多朋友是奔着游戏来的,但实话实说,在游戏领域,不要是 PCIe 5.0 了,哪怕就是固态和机械硬盘相比,其实都不一定能够感知到画面帧率的提升。

因为哪怕是最吃性能的 3A 大作,关键也是看显卡的性能,硬盘的读写速率也只会影响三个方面,一是游戏文件压缩包的解压,不少游戏预购时,可以提前预载,下载到本地的便是加密文件。正式开售后,才会提供解压密钥,此时 PCIe 5.0 可能就会比别人更快一些完成安装工作。

比如在《黑神话:悟空》发售当天的上午 10 点,PS5 主机玩家都进入游戏了,Steam 玩家还在那里费劲巴拉的解压,甚至有解压时间大于 1 年的截图,让人哭笑不得。

然后就是硬盘的读写快慢还会影响到游戏场景的加载,我们可以打开前文出现过的 SSD Dashboard,打开软件右上角的游戏模式选项,就可以进一步提升闪迪 WD_BLACK SN8100 的带宽,提升游戏的加载速度。

这里我们通过史克威尔·艾尼克斯的《最终幻想 14:黄金的遗产》《最终幻想 14:晓月之终途》两款游戏的基准工具进行了测试。

可以看到在默认设置下,《最终幻想 14:黄金的遗产》五个场景的载入总耗时 5.720s。相比之下,PCIe 4.0 硬盘总耗时在 7.283s。

《最终幻想 14:晓月之终途》的五个场景载入总耗时也只有 5.432s,以上的速度是超过了不少旗舰级 PCIe 5.0 SSD 产品。相比之下,PCIe 4.0 硬盘总耗时在 7.329s。

❷ 生产力场景

相比于游戏场景的有限提升,PCIe 5.0 在【生产力场景】真的是实打实的改观。作为自媒体博主,我经常会使用索尼 A7R4 拍摄 RAW 格式原图。比如这次我去河北阿那亚拍摄理想 i8 和社区环境、人像等内容就形成了 119 张素材,每张照片都是 110-120MB 大小。

拍摄完成后,我会通过 SD 读卡器将素材导入固态硬盘。然后再通过【Adobe Lightroom】的软件进行批量处理,硬盘速度都会影响到照片的编辑和导出效率。那么闪迪 WD_BLACK SN8100 能够带来多少提升呢?我对比了下它和 PCIe 4.0(2TB)固态硬盘的性能表现。

首先导入 100 张 RAW 格式图片,启动「AI 去杂色」功能,该项功能需要将处理好的 DNG 图像数据写回到固态硬盘中,最后再将处理好的照片按照长边 4000 像素导出到测试的固态硬盘中。(注:为了测试固态硬盘性能,缓存、素材、导出均位于同一固态硬盘)

从两款固态硬盘的对比结果来看,闪迪 WD_BLACK SN8100 去杂色耗时 22 分 31 秒,加上 31 秒导出耗时一共 23 分 01 秒,而 PCIe 4.0(2TB)去杂色耗时 23 分 52 秒,加上 1 分 36 秒的导出,一共耗时 25 分 28 秒。去杂色因为更吃 GPU 性能,所以差距不明显。而照片导出差距就相对明显些。

使用【Adobe Photoshp】对于大容量的照片进行编辑时,硬盘的性能也至关重要。为了测试极端工况。我选择了一张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发布的超高清银河系照片。原图分辨率为 108199×81503,像素量接近 8.82 亿,PSD 格式照片的体积为 26.46GB。使用闪迪 WD_BLACK SN8100 时,仅耗时 16 秒就打开了照片,而 PCIe 4.0(2TB)耗时 44 秒,接近前者的 2.75 倍。

在视频创作方面,我最常使用的就是【Davinci Resolve】。在视频素材导入、多轨道实时剪辑、复杂动效特效处理、AI 降噪效果、成片导出等阶段都会受到硬盘性能的影响。

为了展现 PCIe 5.0 的代际提升,我从影视飓风素材库下载的三段 8K 和六段 12K 的 RAW 视频素材,拼接成了一个短视频,素材套 LUT + 超级降噪,按照 8K/25fps(8192×4320) 的规格,用 MP4(H.265) 的格式进行封装。

从两款固态硬盘的对比结果来看,导出速率差距非常大,闪迪 WD_BLACK SN8100 仅耗时 2 分 08 秒,而 PCIe 4.0(2TB)耗时 12 分 31 秒,时间是前者的 5.87 倍,足以看出性能差距。

四、如何评价闪迪 WD_BLACK SN8100 这款固态硬盘旗舰?

经过本文的详细测评之后,我们来总结一下闪迪 WD_BLACK SN8100 这款固态硬盘的使用体验。虽然现在各大存储品牌的 PCIe 5.0 硬盘百花齐放,但你不得不承认闪迪这块硬盘真就是名副其实的 PCIe 5.0 之王。

哪怕是行业顶级三星 9100 Pro 和国产旗舰致态 TiPro 9000 的峰值性能,都略逊于闪迪 WD_BLACK SN8100 的 14900MB/s 顺序度速以及 2300K 的随机读取。你可不要小看这 100MB/s 的差距,真就是“一寸长,一寸强”,这个已经是 PCIe 5.0 ×4 通道带宽的理论天花板了(15.75 GB/s),背后体现的就是西数和闪迪的强劲实力。

「闪迪 WD_BLACK SN8100」:顺序读 14900MB/s丨写 14000MB/s、随机读 2300K丨写 2400K「三星 9100 Pro」:顺序读 14800MB/s丨写 13400MB/s、随机读 2200K丨写 2600K「致态 TiPro 9000」:顺序读 14000MB/s丨写 12500MB/s、随机读 2000K丨写 1800K

目前闪迪 WD_BLACK SN8100 共有 3 个容量版本,我个人会最推荐 2TB 的版本,一方面是它的顺序写速和随机读读速均高于 1TB 版本,并且直接看齐 4TB。

「1TB(¥1059)」:顺序读 14900MB/s丨写 11000MB/s、随机读 1600K丨写 2400K、耐久度 600TBW「2TB(¥1699)」:顺序读 14900MB/s丨写 11000MB/s、随机读 2300K丨写 2400K、耐久度 1200TBW「4TB(¥3199)」:顺序读 14000MB/s丨写 12500MB/s、随机读 2000K丨写 1800K、耐久度 2400TBW

另一方面是在价格上,2TB 仅仅比 1TB 贵了 640 元(贵 60.43%),单 GB 成本却从 1.059 元/GB,直接降至 0.8495 元/GB,而且 2TB 的“得房率”也更高一些。当你把它当作系统盘装了 200-300GB 的系统及必备软件之后,1TB 只剩下 600GB,而 2TB 还能有 1600GB,翻倍有余。

最后如果你是有生产力需求用户或者土豪们,当然也可以考虑直接上 4TB 版本,单 GB 成本可以进一步下降到不足 8 毛,也可以装下更多的素材或者游戏。毕竟在生产力这块,时间就是金钱,相信你们能够在各自的领域充分展现 PCIe 5.0 的最强性能,这才是技术进步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耐心观看,我是 Geek 研究僧,我们下期再见!

来源:Geek研究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