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构建贵州特色现代化工业体系新闻发布会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7 15:19 1

摘要: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8月7日(星期四)10:00举行构建贵州特色现代化工业体系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敖鸿向大家作介绍。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金必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

贵州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8月7日(星期四)10:00举行构建贵州特色现代化工业体系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敖鸿向大家作介绍。出席发布会的还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金必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处长叶兴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运行监测协调处处长韩龙介绍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图文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介绍构建贵州特色现代化工业体系有关情况。

我们邀请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敖鸿向大家作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金必煌,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处长叶兴峰,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运行监测协调处处长韩龙,他们将共同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下面先请敖鸿厅长介绍相关情况。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敖鸿: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

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25年初,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了“新年第一会”和“新春第一会”,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健康医药、生态食品、纺织服装和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新兴数据,建立“5+3”工作机制,构建富有贵州特色的“6+3+3”现代化工业体系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六大产业基地”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8%,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7%,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35.8%,顺利实现“双过半”任务。

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耦合发展实现突破。我们坚持全产业链布局,加快建设毕节磷煤化工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开阳“磷硫钛铜铁锂氟”耦合循环一体化、瓮安矿化一体新能源电池材料循环产业等项目落地建设。1—6月,基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4%,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33.2%、14.0%。

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全链条贯通。我们加快“电动贵州”建设,宁德时代、中伟、裕能、比亚迪等龙头企业贵州项目加快释放产能、扩量增产,吉利贵阳基地、奇瑞(贵州)产业基地扩大整车生产规模,发展一批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1—6月,基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8%。其中,新能源电池产能累计已达53GWh;汽车产量达9.7万辆、同比增长265.6%,增加值同比增长83%。

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不断扩能增容。我们推进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统筹“多能互补”和“多业并进”,加快实施大型风电、光伏、抽水蓄能项目,不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1—6月,基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

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提速焕新发展。我们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有色、化工、酱酒领域取得阶段性进展,钢铁、建材、新材料行业加快推进。遵义铝业发布全国首个电解铝复杂体系动态优化预测大模型,贵州轮胎成为全国轮胎行业首家获评全球“灯塔工厂”企业。1—6月,基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3%。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5%。

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持续巩固提升。我们积极对接中国消费名品方阵,深化“赤水河谷·中国酱香”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主动融入消费名品全球传播系列活动,遵义、毕节成功联合申报“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提升以“历史经典”茅台、“时代优品”习酒为引领的贵州名品方阵国际竞争力。1—6月,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实现产量15.9万千升,基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

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支撑更加有力。我们抓好国家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任务落实,大力建设全国重要的产业备份基地,加快贵州航空产业城建设。1—6月,基地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4%。其中,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7%。

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我们大力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培育壮大纺织面料、成品服饰等特色产业集群。发挥生态优势,做足特色文章,老干妈入选“时代优品”,贵州辣椒制品、贵州刺梨汁入选首批国家级特色食品培育名单。1—6月,纺织服装、服饰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食品制造业增长19.2%,医药制造业增加值降幅较一季度收窄7.2个百分点。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我们支持贵阳贵安、安顺积极构建航空动力电池及材料、航空材料及零部件配套、整机低空制造产业链条,在市州层面重点打造一批“低空+”应用场景示范。大力培育人工智能产业,打造一批大模型应用场景、重点行业数字化平台。加快发展新兴数据产业,释放工业数据资产价值。

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重点产业发展态势总体稳健,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同时我们也看到,当前重点产业发展仍然稳中存忧,部分行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挑战不断增多。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快构建富有贵州特色、在国家战略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现代化工业体系。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强力推进“富矿精开”战略,推动磷、煤、氟化工耦合循环一体化发展,推进铝、锰、钛、硅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原料—材料—部件—系统—最终产品”的产业发展生态。巩固酱香型白酒原产地主产区优势,加强“四区多点”保护建设,拓展酒饮新场景,加快酱酒全国化、国际化进程,壮大优强白酒企业舰队,打造世界级酒产业集群。在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争取新一代整机、关键零部件等贵州制造,推动国产大飞机配套产业在黔延伸布局。聚焦“场景+市场+制造”,谋划布局低空制造产业、未来材料、人工智能、新兴数据等未来产业。在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新能源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数字制造,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电子元器件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汽车智能网联、智能终端等产业,拓展存储设施、网络设备等算力硬件配套产业;加快推进数字赋能,支持大型企业示范建设无人车间、智能工厂等应用场景。

二是以产业发展“含新量”“含绿量”提升工业发展“含金量”。一方面,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企业为主体、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中试平台建设,打造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引领、省级创新平台为支撑的创新体系。落实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培育形成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次发展、互促互进的创新生态。支持企业联合产业链上下游、高校院所等实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推动成果产业化应用。另一方面,推动工业经济与生态建设统筹协调发展。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加快发展生态型产业,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产业优势。推进工业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完善绿色制造单位创建和服务体系,培育扶持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重点企业,打造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园区”。

三是着力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深化开发区改革创新。在全面落实开发区管理制度改革“30条”的基础上,加快贵阳贵安“五优”开发区改革。强化“亩均论英雄”,完善项目投资强度、亩均产出强度、主导产业占比等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深入实施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三年行动,完善铁路专用线、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保障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培育壮大市县工业主导产业。动态调整认定一批工业大县和特色工业县,滚动实施市县主导产业“一图三清单”,用好矿产、能源、市场、人力、龙头企业等资源和优势,培育壮大县域市场主体,引领带动乡村振兴。完善产业项目服务管理机制。健全谋划精准、投有保障、建设有序、管理规范、使用高效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全面落实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重大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工业拟招和在建项目服务、领导领衔推进、动态监测服务、问题会商化解机制,持续增强县域工业发展动能。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龚文静:

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人民网记者:

刚才发布中提到,全省重点产业发展态势总体稳健,但也存在风险挑战,接下来有哪些应对举措?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运行监测协调处处长韩龙:

谢谢您的提问。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叠加市场需求不足、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对我省部分重点产业稳增长带来一定压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产销不畅影响部分行业产能释放。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95.3%,低于去年同期0.9个百分点。 二是价格波动挤压企业盈利空间。能源、矿产、初级产品等原材料价格波动,相关行业利润空间收窄。6月份,全省PPI同比下降4.1%,环比扩大1.7个百分点。 三是部分行业去库存压力较大。6月末,全省规模以上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13.8%。煤炭行业价格低迷,建材、冶金等行业正处在有序出清落后产能阶段,化工行业夏肥生产阶段性收尾,生产稍有放缓。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围绕稳存量、扩增量、优结构,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推动“酒烟煤电”支柱产业稳定运行,夯实工业基本盘。全力帮助酒企促销售、去库存,着力稳定白酒、烟草产业增长态势。协助推动煤炭企业加快产能释放,加大火电生产和电力外送,提升煤炭、电力产业贡献。

二是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着重做好吉利新车型和贵州长江新款重卡生产服务工作,推动宁德时代贵州基地项目建设,加快低空制造产业发展,推动汽车、新能源电池及材料、电子信息等行业保持较好增长势头。

三是抓好企业帮扶服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及时掌握重点企业排产计划、设备检修、市场订单等情况,帮助企业最大限度释放产能。落实落细企业困难问题协调机制,帮助困难企业纾困解难、恢复发展。加强临规企业帮扶,推动一批高成长性企业上规入统,形成增量支撑。四是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动能后劲。推进“5+3”拟招项目和在建项目加快实施,重点推动百亿级和30亿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加力实施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常态化开展政金企对接,以项目建设之“进”,汇聚产业发展之“势”。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中国商报记者:

以“含新量”“含绿量”提升工业增长“含金量”,是推动现代化工业体系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请介绍一下推进的方向路径是什么?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处处长叶兴峰:

谢谢您的提问。以“含新量”“含绿量”提升工业增长“含金量”,是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在构建贵州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将把“新”“绿”“金”三字要义贯穿始终,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成色。

一是以新引领,着力推进工业产业高端化突破。健全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精准对接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打造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型创新联合体等平台,助力产业创新发展。大力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扶持计划,引导企业面向市场抓产品开发、围绕产品抓技术创新,力争每户优强企业拥有一个以上拳头产品、每个重点产业形成一批关键技术,推动原材料向终端消费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低端产品向高值产品转变,不断提升产业链发展层级。

二是向绿而行,全力推进工业产业绿色化发展。全面推进“双碳”战略,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工业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以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抓手,完善绿色制造单位创建和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示范性好的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企业。因地制宜加快发展风电、光伏等清洁电力,加大页岩气、煤层气、地热能等开发利用,持续提升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把能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充分发挥贵州生态优势,打足生态牌、做足“绿”文章,围绕酱香白酒、辣椒、茶叶、刺梨、酸汤、天然饮用水等产业,创新打造一批“特色、健康、时尚”的产品,不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三是乘数而上,加快推进工业产业智能化转型。一方面,点状突破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重点推动大型企业发挥“领头羊”效应,率先建设数字产线、无人车间、智能工厂、灯塔工厂等应用场景。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办公网络化、管理数字化等轻便应用,采取统一采购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共享数字化转型工具等方式,不断提升企业数字化应用水平。 另一方面,连点成线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坚持“人工智能+制造”,强化行业大模型应用,推动白酒、食品等消费品行业建设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化工、冶金、建材等原材料工业产业链协同,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开展协同研发、柔性生产、视觉检测等。推广数据资产入表融资典型案例,加快发展新兴数据产业。 再一方面,聚线成面推动区域数字化升级。打造智慧园区建设试点,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点开发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链主企业建立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联合华为云、贵州联通等企业,谋划共建数字化转型创新中心,加快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服务推广。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贵州广播电视台记者:

根据刚才的介绍,今年上半年,贵州工业经济顺利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请问针对当前形势任务,贵州工业领域将如何推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金必煌:

谢谢您的提问。通过努力,今年上半年全省工业经济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了较好基础。但刚才的发布中也已谈到,当前工业领域仍然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下半年,我们将下更大力气抓好新型工业化各项部署的落地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除了刚才发布中已经提到的举措外,我们还将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是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对接落实好国家层面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行动,抓紧制定实施我省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措施,推动白酒、化工、有色等产业稳定运行,保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材料、电子信息制造等产业较快增长势头。积极用好扩大内需的有关政策,有针对性开展重点行业的产销对接活动,引导企业增强产品供需适配性,促进产销良性循环、改善生产经营效益。同时,更加突出问题导向,持续抓牢对重点企业的服务保障,分类施策帮助困难中小企业稳定生产,不断夯实工业经济稳增长基础。

二是聚焦重点项目狠抓工业投资。深入抓好“5+3”工业项目,强化落实重大项目问题化解机制,按照半月跟进、每月会商、按月回访的模式,及时协调解决“5+3”项目面临的问题困难,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拟招项目尽快签约落地。分级分类抓好亿元以上在建项目的服务保障,特别是会同各地各有关单位采取针对性措施,推动停工、缓建项目及时复工建设。在此过程中,我们将加快安排落实财政专项资金,常态化开展政金企对接,着力强化对重点项目的资金保障,持续扩大工业有效投资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尽快形成更多投资实物量。

三是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围绕构建富有贵州特色的“6+3+3”现代化工业体系,深入梳理重点产业链发展任务需求,推动各地区聚焦主导产业动态精准实施“一图三清单”,支持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大力度补短板、锻长板、强保障,促进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稳定发展。认真落实好保障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的目标任务,全力支持国家级“链主”企业攻关突破。深入推动产业转移对接活动项目建成见效,持续深化运用活动形成的对接机制,聚焦重点产业链积极引进产业转移项目,更好融入和服务全国产业布局。

四是持续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抓好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强化要素保障和政策协同,集中力量支持一批重点企业在年内提档升级。认真落实好国家层面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我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动发现、培育认定和动态管理的相关措施,年内再遴选认定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培育更多“小巨人”企业。盯紧抓好临近入规企业的培育扶持,清单化、点对点加强服务保障,推动一批企业及时上规入统,形成新增量。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先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可以会后与省工信厅联系,作进一步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再次感谢4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