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金日龙先生开启抽象主义探索肇始至今已29年,他将自己的艺术探索之路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自称为混沌与秩序,在1998年关于其韩国个展的自述《混沌中寻找秩序》一文中他便谈道:“接受容纳所有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将其带入混沌之中,自己全身心已脱离了具象实物的展
年代美术馆十周年特别邀请展
展期
2025.06.06 - 2025.09.06
艺术家
余友涵、菅木志雄、黄锐、马可鲁、朱金石、沈忱、谭平、陈墙、金日龙、刘庆和、冯良鸿、孟禄丁、黄渊青、陈淑霞、尹朝阳、邬建安(按年龄排序)
策展人
罗静方
策展执行
康文峰
展览统筹
何天健、徐丽君、金煜康
主办
年代美术馆
协办
温州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温州市名城资产营运有限公司
地址
温州鹿城区白鹿洲公园水云坊4号楼
金日龙,《引(二)》,布面丙烯,100×100厘米,2024年。
自金日龙先生开启抽象主义探索肇始至今已29年,他将自己的艺术探索之路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自称为混沌与秩序,在1998年关于其韩国个展的自述《混沌中寻找秩序》一文中他便谈道:“接受容纳所有的可能性与不可能性,将其带入混沌之中,自己全身心已脱离了具象实物的展现,在现实的精神与物质中行走,此是无为精神的自我痕迹。”
《引(二)》作品局部
这个阶段对于艺术家而言是一个解构-重构的关键过程,被他称为自我革命的过程,对抽象精神的整理,一方面要寻求现实主义与抽象代表的现代主义的演进逻辑,另一方面东方与西方的差异,也在艺术家寻求自身的抽象与已有的成果间的殊异时成为思考的基点。
金日龙,《岸(四)》,布面丙烯,80×160厘米,2024年。
2018-2019年的创作是他称为“重构意象”的阶段,金日龙先生留学韩国的七年,令他站到了西方抽象与东方哲思交汇的文化场域当中,韩国和日本是整个亚洲最早开启抽象主义思潮的地区,相似的东方文化背景可以说给了金日龙思考自身艺术特性以巨大的启示。而此后他的作品进一步地推进,更加走向形式上的“秩序”和行动上的“自由”的第三阶段,他称为“自约”的阶段。
《岸(四)》作品局部
循着三个阶段的线索,可以看到金日龙先生的作品本质上是他与自己的对话,是仿佛梦中呓语和精神独白般的剖析,这一点对他来讲至关重要,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是最接近纯粹自由的状态,颜料在画布上摩擦留下的痕迹,或许就是最接近艺术家抽象的精神世界的“自我痕迹”,而整个过程对于艺术家来讲正是由无我之境而产生无为精神。在这种曼妙而自由的创作体验中金日龙先生一定是自由而又轻盈的,逐渐找到独属于自己的创作快意,创作个性也油然而生。
(文/张子康,节选《天地心音——金日龙的非具象绘画创作》)
展览现场
年代十周年特别邀请展,展览现场,年代美术馆,2025年
(来源:年代美术馆)
艺术家简介
金日龙,1962年生于吉林省。现任海口经济学院南海美术学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动画、数字媒体专业)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原副主任。1982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1986年毕业。1996年至2005年先后在首尔大学校美术大学、弘益大学校美术大学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人展览,2013年策展及设计了“第五届韩国光州国际设计双年展”中国馆。在“美术研究”“世界美术”等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多次发表论文。在画坛40余年的艺术实践中,对艺术创作及大学教育理论上不断创新自己,从平面绘画、设计、装置艺术、装置影像媒体艺术等交叉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寻找自己。
来源:文化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