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Feng G, Targher G, Byrne CD, He N, Mi M, Liu Y, et al. Biomarker Discovery for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
本文由论文原创团队投稿
引用本文
Feng G, Targher G, Byrne CD, He N, Mi M, Liu Y, et al. Biomarker Discovery for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Utilizing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achine Learning, and External Validation. J Clin Transl Hepatol. Published online: Jul 16, 2025. doi: 10.14218/JCTH.2025.00270.
研究背景和目的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随着MASLD疾病负担的增加,MASLD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已有多项研究探索了MASLD的相关生物标志物,但其中的因果关系尚不明确,这些标志物的临床价值也未得到充分验证。本研究旨在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MR)和机器学习算法,结合蛋白组学数据和临床参数,分别揭示与MASLD相关的分子标志物和临床标志物,并进一步评估其在临床诊断与预后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研究方法和结果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从芬兰群体的蛋白质组学数据中提取了2925个分子标志物,结合35个临床生物标志物进行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评估它们与MASLD的因果关系。此外,研究还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一个非侵入性的MASLD诊断模型,并使用外部验证队列进行验证。最终,研究还探讨了关键分子标志物在肝细胞癌(HCC)发展和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以及关键的临床标志物对全因死亡风险的预后价值。
图1 文章图片摘要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包括CNPY4、ENTPD6、HLA-A在内的六个分子生物标志物与MASLD的发生具有因果关系。此外,研究还确认了血清总蛋白(STP)在MASLD中的重要性,STP不仅与MASLD的发生密切相关,还在HLA-A与MASLD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通过机器学习的随机森林模型,研究实现了高效的MASLD诊断(训练集AUC = 0.941,验证集AUC = 0.875)。此外,高表达的CNPY4和ENTPD6与肝细胞癌的不良预后相关,低血清STP水平则预测着更高的全因死亡风险。
图2 利用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临床标志物与MASLD的因果关系
研究意义
本研究揭示了MASLD的多个分子和临床生物标志物,并为其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依据。研究表明,基于这些标志物的机器学习模型有望成为MASLD的有效诊断工具,尤其在非侵入性检测方面展现了广阔前景。此外,STP作为一种中介标志物,为MASLD的免疫代谢通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结和展望
本研究的成果为MASLD的分子机制和临床管理提供了重要线索,未来的研究应继续聚焦于更广泛的标志物筛选和验证,以进一步优化MASL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案。通过组学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的融合,能够在非侵入性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本文“Biomarker Discovery for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tic Liver Disease Utilizing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achine Learning, and External Validation" 在期刊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Hepatology上发表。
投稿:2025年6月6日;修回:2025年6月22日;接受:2025年7月2日;上线:2025年7月16日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叶峰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工结合博导 、博士后导师、感控科主任、医务部副部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重肝与人工肝学组委员,中国防痨协会肝病分会常委,陕西省性学会感染病学会主任委员,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控分会主任委员,陕西省预防学会感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院管理委员会感控专委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副会长,陕西省防痨协会临床专委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审中心外聘专家,陕西省新冠、流感专家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肝病、医院感控、传染病预警,2016-2017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俄克拉荷马大学胃肠动力研究室访问学者。
第一作者
冯巩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陕西省性病学会病毒性肝病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委,陕西省艾滋病性病防治协会病毒性肝病诊疗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全科医学分会委员,JCTH、iLIVER、eGastroenterology等杂志青年(通讯)编委;
获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蒙特古特全球学者基金及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西安市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等奖励资助;
近5年来,在Nature子刊、Lancet 子刊、Cell子刊、Gut、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中科院1区,TOP)等杂志发表ESI全球TOP0.1%热点论文及TOP1%高被引论文、SCI及中文核心论文40余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65.1,单篇最高引用超275次。相关业绩获得《中国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肝脏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