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护苗防溺忙 四策连环筑屏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7 12:18 1

摘要:守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丹寨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政策机制、隐患排查、科技宣传到特殊群体关爱,多维度、全方位织密防溺水安全网,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撑起一片晴空。

守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丹寨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政策机制、隐患排查、科技宣传到特殊群体关爱,多维度、全方位织密防溺水安全网,用实实在在的举措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撑起一片晴空。

政策与机制双轮驱动,以“亮剑”精神压实责任

张大姐感慨道:“今年夏天水边的管理真是严到家了!前几天我家孩子想去村头池塘摸鱼,刚到岸边就被巡逻的志愿者拦住了,还耐心给孩子讲了半天危险,这工作做得太到位了!”

面对防溺水的严峻挑战,丹寨县以“亮剑”姿态主动作为。第一时间响应上级部署,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可落地的政策文件;不仅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具体职责,更将责任层层分解到每个岗位、每位人员,让“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成为共识,确保防溺水工作无死角、无盲区。

为确保工作落地见效,丹寨县构建起“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乡村主抓、家校协同”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形成了全县上下同心、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同时,成立防溺水工作专项督查小组,定期对各部门、各乡镇(街道)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严格督查考核。对于工作推进不力、敷衍应付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严肃问责,以铁的纪律保障防溺水工作扎实推进。

按照《贵州省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专项行动方案》要求,制定并印发了《丹寨县防范未成年人溺水专项行动责任分解表》,通过工作半月报和责任分解月调度机制,实时掌握工作进度。针对重点水域管理,由乡镇(街道)防溺水工作小组牵头,每日汇总辖区内水域巡查情况、防溺水物资缺失信息,上报县级防溺水专班,县水务局与各乡镇紧密配合,及时补充缺失物资,确保防护无死角。

在联防联控方面,建立了由水务部门牵头,政法、公安、教育、妇联、应急管理、卫健等多部门参与的防溺水工作组,成立县防溺水工作专班并在县水务局集中办公,真正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协同作战的联防联控体系。

精准施策“拆招解危”,全面消除安全隐患

防溺水工作的关键在于消除隐患,丹寨县从排查、巡查、应急三个环节入手,精准发力,将危险遏制在萌芽状态。

全面排查水域,建立动态台账。组织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及志愿者,对辖区内的河流、水库、池塘、沟渠等所有水域进行“拉网式”排查,详细记录每处水域的位置、水深、周边环境等信息,建立起重点水域台账。对排查中发现的警示标识缺失、防护设施损坏等安全隐患,逐一列出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确保每一处隐患都能得到及时整改。截至目前,已完成辖区内所有水域的排查工作,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多处,为防溺水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日常巡查,筑牢第一道防线。组建专业的防溺水巡查队伍,配备必要的巡查设备,严格按照“定人、定岗、定时”原则,对重点水域开展24小时不间断巡查。特别是在午后、傍晚等溺水事故高发时段,加大巡查频次和力度,一旦发现未成年人在水域附近玩耍或游泳,立即上前劝阻并进行安全教育,把危险苗头及时掐灭。自巡查工作开展以来,已成功劝阻未成年人危险行为数百余次,有效降低了溺水风险。

完善应急机制,提升救援能力。制定了详细完善的防溺水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各部门职责分工。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模拟溺水事故发生场景,通过实战化演练检验并提升各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在重点水域周边足额配备救生圈、救生绳、竹竿等救援设备,并安排专人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关键时刻能够正常使用,为生命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科技赋能+宣传发力,筑牢防溺水“安全盾”

王阿姨笑着说:“村口那片河最让我踏实了。以前光秃秃的岸边,现在不光竖起了醒目的警示牌,还装了实时监控的摄像头。旁边救生圈、竹竿摆得整整齐齐,真要是有啥紧急情况,这些东西就能派上大用场。”

为切实守护未成年人安全,丹寨县打出“科技+宣传”组合拳,用摄像头等科技设备织密监控网,靠警示牌等宣传手段敲好安全钟,让防溺水意识扎根人心,共同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防护盾。

丹寨县聚焦重点水域,在科技防控方面,大力推进防溺水AI摄像头安装工作。全县共有27座水库水电站,已建设40个视频监测站,目前正在逐步完善智能喊话功能。针对94处重点水域和15处户外游泳区域,已完成第一批21处户外游泳区域及高风险区域的摄像头安装,并接入公安系统“平安黔哨”平台进行实时监管,实现了对重点水域的动态监测。

同时,坚持疏堵结合,有序推进户外游泳区域安全设施配备工作。县水务局工作人员逐村逐点核实户外游泳区域情况。当前,已完成24处户外游泳区域的安全设施配备,包括设置摄像头、防溺水“五个一”设备、提示牌、警示牌等,对水域较深的区域进行了改造,既满足了群众的游泳需求,又保障了安全。

“作为老师,我感触更深。县里不光给学校发了好多宣传材料,还组织我们给留守儿童上门讲安全知识。特别是‘爱心妈妈’们,经常带着孩子搞活动,既让娃们有事干,又教了防溺水的本事,真是把心操到了实处。”赵老师说到。

在宣传教育方面,丹寨县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防溺水宣传全覆盖。线上通过微信群、朋友圈、小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防溺水安全知识,“护苗行动”开展以来,向学生家长发送“防溺水安全宣传的一封信”共计8万余封,实现所有学生家长全覆盖;各乡镇利用宣传车巡回宣传,各村寨通过村级“大喇叭”滚动播放防溺水知识;县水务局借助全省山洪灾害防御系统,分4批次向学生监护人推送防溺水提示短信共计12万条;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公众号推送防溺水宣传视频、自救方法视频等,让安全知识触手可及。

“可不是嘛!我昨天去镇上赶集,老远就听见宣传车在播防溺水知识,村里大喇叭也是天天说。前阵子学校还专门开了家长会,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连我在外打工的堂弟都收到县里发的提醒短信了,这宣传真是无死角啊!”兴仁镇李大哥说。

线下则以学校为重点,向沿河村寨、重点人群辐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组织防溺水安全知识宣讲进校园、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黑板报等系列活动;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赶集日等契机开展集中宣传,共组织集中宣传50余场;各乡镇在赶集日设立宣传点,面对面普及防溺水知识;县民政局、县教育局对重点群体实施“一对一”防溺水安全知识上门宣传,走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1100人次。此外,县水务局联合各乡镇开展防溺水“村村宣”活动,发放防溺水宣传海报20000余份,实现全县122个行政村宣传全覆盖,让防溺水意识深入每个家庭、每个孩子心中。

用关爱构筑“屏障”,守护特殊群体安全

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丹寨县格外用心,通过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爱机制,为他们筑起一道温暖而坚固的防溺水“屏障”。

“今天的活动太开心了!‘爱心妈妈’们通过座谈会、游戏互动和知识宣讲,教我们女生要好好保护自己,远离性侵和霸凌。”龙泉镇某小学的张同学说。

近期,丹寨县组织党员干部、教师、“爱心妈妈”、志愿者与特殊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定期走访慰问,深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关注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暑期期间,通过开展课外辅导班、兴趣小组、亲子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让特殊儿童在陪伴中感受温暖,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假期。

同时,还加强与特殊儿童家长或监护人的沟通联系,督促其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形成家校社协同关爱网络。目前,全县122个村(居)均已建立“爱心妈妈团”,1409名“爱心妈妈”与4369名未成年人成功结对,组建儿童团1952个,从监护环节入手,扎实开展防溺水宣传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关爱中远离危险。

供稿 丹寨县委政法委 潘水花

一审 刘珺珺

二审 石开恒

三审 王 勇

来源:天眼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