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前日记摘抄(九续一)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7 10:04 1

摘要:在梁山后集旅店住了三夜。其实,两夜就可返回。第二夜早市没一个小时就卖完了弹好的七八棉絮,(因弹好松软了,已看不出是二弓短绒棉了,且弹花女的作为使棉絮又增加了成色,像新棉一样。一斤要一元二都不还价,最的二斤半是一元三角卖的,有点后悔开始卖贱了。

1965.6.25.

……

在梁山后集旅店住了三夜。其实,两夜就可返回。第二夜早市没一个小时就卖完了弹好的七八棉絮,(因弹好松软了,已看不出是二弓短绒棉了,且弹花女的作为使棉絮又增加了成色,像新棉一样。一斤要一元二都不还价,最的二斤半是一元三角卖的,有点后悔开始卖贱了。

我之所以多滞留一夜,是有心上梁山山峰去看看。梁山以《水浒》而出名,我千辛万苦的来了,怎能放过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还没见过近处的山,更别说上山了。

我从早市返回旅店,用开水泡了一张饼,匆匆吃完,就出发了。梁山山峰在梁山县城东南。山脚下长满核桃树。长出的核桃像人拳头一样大,碧绿色。我纳闷,这怎么会是挨桃呀?路边有好多石槽,石磨,还摆着一排排的捣蒜窝子。心想:也不怕人偷走呀?

和路边一个干活的石匠攀谈,他说:不怕偷,你拿一个吧!

我说:我不要!家中有。

他说:你拿起来看看。

我没拿,用脚一踢,碰的脚头生疼……

啊!原来,是无法拿下来的!还和下边的石头地面连在一起。有人来批发,石匠现往下凿。

原来如此!

梁山并不高,我从西麓爬上去,还没用一个小时,虽没山道,随处可攀上。

梁山上什么也没有,全是荒草灌木,大树也很少。也无什么遗迹可寻,也没碰见一个人,最让我高兴的是看见一个岩上刻着三个字:黑风囗。

下山却步步维艰,看看哪个地方也不好下,全立头石崖的!用了个半小时才下来,一问已是梁山东南了,叫桃花坞。

天已正午,我想回去。忽然看到了梁山烈士陵园的牌子。烈士两字深深刺中我的心!见烈士陵园怎么能不拜谒一下呢?

梁山烈士陵园里有三百多座烈士墓。全是打梁山牺牲的解放军战士。大多无名姓。我逐个鞠躬。有名姓籍贯的便仔细看看,没有一位烈士是聊城人。转完全园,坐在石凳上,想起了父亲,父亲你在哪儿哩?有生之年,我定要想法去找你,把您找回来……,

我泪滴完了,已半下午了。我回到旅店,吃了剩下的半张饼,躺了一会,已是傍晚。决定去外边逛逛,吃晚饭。一角一个包子,要了三个,水一分一碗,喝了两碗水。吃了三包子。(梁山的包子不同咱这里的包子,不是圆的,也无折皱,也不凸出,就象个长方形的蒸的菜饼子。)

墙上贴有海报吸引了我:晚上七点梁山剧院演出话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欣然而往。票有点贵,甲级0.25元,乙级0.2元,丙级0.15元。

要了张丙级,同一个干部身份的人一同进去,他径直去了甲级区(前几排正中)。我挺纳闷:怎么丙级票去坐甲级位呀!

戏也说不上精采,有些话她听不清说什么。内容是小姐妹风雪中保护集体的羊群。

中间休息十分钟,剧场灯亮了,才发现甲区有许多空位,灯又灭了之后,我也离开了座位,忐忑地摸黑跑到甲区,找个空位坐下了。并没有人撵,开始还提心吊胆,后来就坦然了。

梁山行,挣了点小钱,历了难,见证了人心,第一次爬了山,又是有名的梁山,瞻仰了烈士陵园,都感到很有意义,尽管坎坷,却趣味无穷,不虚此行。

但是使我最难忘的,还是弹花店里的那位让人尊敬让人怀念的小姑娘……(请待续二)

来源:十三居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