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山石网科董事长兼CEO叶海强分享了对人工智能(AI)及大模型应用的全新见解,特别是该公司推出的DeepSeek项目所带来的变革。
在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山石网科董事长兼CEO叶海强分享了对人工智能(AI)及大模型应用的全新见解,特别是该公司推出的DeepSeek项目所带来的变革。
“DeepSeek让我们意识到,AI并非仅属于科技巨头如华为、百度、阿里等企业的专属领域,”叶海强强调,“它更像是一场全民教育,鼓励每个人、每家公司探索属于自己的大模型和智能体。”
叶海强进一步阐述了山石网科对AI认知的转变。此前,这家科创板上市的网络安全公司认为AI遥不可及,但DeepSeek的成功让其重新审视了这一领域。今年7月,山石网科宣布了“ASIC+AI”战略,旨在通过自研ASIC芯片和大模型应用重塑业务。
“AI已成为每家公司必须面对的话题,但真正理解其内涵却极为不易。”叶海强指出,当前AI商业应用虽在编码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产品同质化、碎片化及低水平竞争严重,给安全行业带来了巨大成本压力。山石网科同样面临盈利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山石网科于今年6月全面接入了阿里云通义灵码。叶海强透露,这一举措使公司研发效率提升了25%,增强了其在降低成本、提升服务质量方面的信心。
目前,山石网科已在设备运维、数据安全、安全运营等领域推出了智能体产品,并根据产品类型实行差异化收费。关于智能体的商业模式,叶海强表示,业内仍在探索中,包括传统的SaaS模式、私有云定制以及新兴的Raas(效果即服务)模式。
叶海强坦言,在中国市场,安全软件的SaaS模式发展并不理想,客户需求的复杂性使得国外模式难以直接复制。中国云公司普遍发展自身安全能力,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中国安全厂商数量众多,细分领域繁杂,低水平重复竞争严重。”叶海强指出,国有企业占据大量市场份额,其决策流程与民营企业不同,这也给安全厂商带来了额外挑战。
除了AI For Process战略外,山石网科还提出了ASIC For System理念。去年10月,该公司自研的28nm ASIC安全芯片成功流片,成为全球继NetScreen、Fortinet之后第三家采用ASIC路线的安全公司。
叶海强解释称,自研芯片旨在解决市场竞争内卷、产品同质化问题,提升系统效率,解决国产CPU性能差距,确保产品性能和供应链稳定性。他强调,今年山石网科的首要任务是完成ASIC平台切换,确保所有产品线平稳过渡。
据悉,山石网科自研ASIC芯片将于今年四季度小规模上市,明年一季度实现量产。叶海强预计,ASIC芯片的推出将进一步拓宽公司产品线,降低成本,促进业务增长。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