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董禹含的"伤退"和李盈莹的"被退货"闹得全网沸沸扬扬,结果全是被P图党编出来的故事。这种开局一张图的造谣模式都快成流量密码了,但遭罪的是在训练场流汗的运动员,焦虑的是真正关心女排的球迷。女排团队越关键时期,越有人变着法儿地搞心态,这届网友的鉴别能力真该充值了。
这两天女排姑娘们又被假消息折腾得够呛。
董禹含的"伤退"和李盈莹的"被退货"闹得全网沸沸扬扬,结果全是被P图党编出来的故事。这种开局一张图的造谣模式都快成流量密码了,但遭罪的是在训练场流汗的运动员,焦虑的是真正关心女排的球迷。女排团队越关键时期,越有人变着法儿地搞心态,这届网友的鉴别能力真该充值了。
造谣产业链早就摸透了体育圈的传播规律。世锦赛集训期间流量关注度飙升,营销号随便改个聊天记录背景墙,编几句"知情人士透露",配张真假难辨的绷带照,就能引爆话题。东京奥运王梦洁被网暴时,那些说"躲一传"的段子手用的也是这套路。专业运动员的损伤报告要通过CT影像、肌力测试等7项医学指标确认,哪是朋友圈几张摆拍就能诊断的?前年朱婷手腕受伤时,河南体育局联合运动医学专家开了三场发布会才说清伤情,现在倒好,网友看个滤镜过度的视频就敢下结论。
女排的信息披露机制也确实存在短板。NBA球队早就在官网设了实时伤病名单,CBA去年也启用了俱乐部直通APP。反观国内排球联赛,至今没有统一的信息发布渠道,搞得正规媒体报道有时还不如营销号快。其实天津女排去年试点过训练直播,每场观看量超300万人次,弹幕都在刷"终于不用听小道消息"。这种透明化尝试要是能推广,既能满足球迷知情权,又能让造谣者无机可乘。
饭圈文化渗透体育圈才是最要命的。某平台数据显示,女排相关话题下有42%的讨论来自明星粉丝群,这些人根本分不清背飞和冲跳的区别,却能对着李盈莹的扣球成功率搞数据打榜。更魔幻的是,有人把张常宁婚礼现场的装饰颜色,解读成"队内派系斗争暗号"。这种把娱乐八卦思维强加竞技体育的行为,就像用偶像剧逻辑分析军事演习,除了制造对立毫无价值。
国家队医疗组去年公开的《运动损伤应急预案》里明确写着,主力队员受伤需在48小时内提交多维度评估报告。李盈莹要是真被"退货",按流程得先过队医、主教练、排管中心三道关,怎么可能悄无声息?这些基本常识在流量狂欢里全被淹没了。还记得里约奥运前魏秋月膝盖积液被传成"退役倒计时",结果人家带着钢钉打完决赛,狠狠打了造谣者的脸。
与其被营销号带节奏,不如多盯着漳州训练基地的官方动态。主教练蔡斌最近受访时透露,正在测试六人接发球轮换体系,吴梦洁的扣球高度提升了3公分。这些干货不比虚构的"师徒反目"剧情带劲?当年陈忠和带着"黄金一代"练到指甲脱落都没人喊苦,现在姑娘们晚上加练的视频下却充斥着各种阴谋论,这届观众是不是该反思下自己的关注点?
来源:素言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