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约有60多个碳捕集项目正在实施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7 11:49 1

摘要:我国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15%。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钢铁行业一直不断通过工艺技术创新、利用清洁能源等手段减少碳排放。随着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进入倒计时,减排压力很大。

我国钢铁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15%。为了实现“双碳”目标,钢铁行业一直不断通过工艺技术创新、利用清洁能源等手段减少碳排放。随着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进入倒计时,减排压力很大。

一般来说,钢铁行业源头减排工艺路径主要有3种:一是氢基直接还原铁—电弧炉(DRI-EAF)工艺;二是废钢—电弧炉(scrap-EAF)工艺;三是富氢碳循环高炉工艺。

由于源头减排工艺未能使钢铁行业完全脱碳,所以如果想实现碳中和就必须配套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艺。

随着CCU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与其他清洁能源存在竞争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在能源转型阶段,钢铁行业需要依靠多种能源组合来实现低碳或无碳排放。

据山东钢铁昨日晚间发布公告,预计上半年扭亏为盈,利润总额2.93亿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利约13.54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1万元左右,实现扭亏为盈,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利约9.81亿元。

我国钢铁行业实施CCUS现状

我国在CCUS技术上起步较晚,成功应用领域主要包括电力、油气、水泥、钢铁和化工等行业。截至目前,国内估计有60多个碳捕集项目正在实施。对于钢铁行业来说,由于CCUS技术的资金投入大、捕集效率低、盈利点不明,近几年备受质疑,钢企实施CCUS项目较少。

然而,国际能源署一直将CCUS列为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之一。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50年全球制铁工艺配备CCUS技术的比例将高达37%,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累计直接减排量将占全球钢铁生产减排量的16%,需要具备年捕集4亿吨CO2的能力。

我国作为钢铁大国,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的粗钢占比高达约88%,在减少碳足迹方式上,包括未来以低排放的短流程电炉取代长流程冶炼工艺在内,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仍然是钢企实现大幅减排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目前,我国部分钢企正在或计划开展的CCUS项目如下:

北京首钢朗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地把钢铁厂、铁合金厂产生的含碳工业尾气通过生物发酵工艺生产乙醇及微生物蛋白等低碳产品,实现了工业尾气中的碳固定。该项目也是全球CCUS行业中首家利用经过验证的合成生物技术实现低碳产品商品化及规模化的成功案例,目前已在我国成功投入运营了4套规模化生产设施。

包钢集团正在建设200万吨(一期50万吨)CCUS示范项目,是国内首个钢铁行业CCUS全产业链示范工程,主要对废烟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集,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6.53万吨,捕获的二氧化碳,一部分用于包钢碳化法钢渣综合利用项目固化利用,另一部分经过压缩液化后,送至周边油气田做增产技术服务,实现二氧化碳永久地质封存。

中国宝武鄂城钢铁与宝武环科、苏州仕净合作,投资1.44亿元建设相关项目,每年可实现30万吨钢渣深加工产品资源化,减少亚临界发电机组尾气二氧化碳排放近2万吨,同时每年对外处理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40万吨。

声明:本文来源于钢铁老板、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转载仅为学习与交流之目的,如无意中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标错来源或侵权,请跟我们联系删除。

专注智能制造让数据产生价值:基于CCD成像、激光测量、机器视觉等技术的系列工业在线测量产品,含在线光电测径仪、激光测径仪、在线直线度测量仪、轮廓仪、在线测长、测宽、测厚等系列高精度、高频率测量设备。适用于多场景、超多节点、超低延迟的SCADA工业综合信息采集平台。

来源:蓝鹏测径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