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杭州的盛夏因娃哈哈集团的遗产风波与业绩反转成为舆论焦点。一边是香港高等法院冻结宗馥莉控制的18亿美元信托资产,另一边则是娃哈哈2024年营收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长53%的逆袭数据。这场“冰火两重天”的戏剧性转折,既暴露了家族企业传承的深层矛盾
2025年8月,杭州的盛夏因娃哈哈集团的遗产风波与业绩反转成为舆论焦点。一边是香港高等法院冻结宗馥莉控制的18亿美元信托资产,另一边则是娃哈哈2024年营收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长53%的逆袭数据。这场“冰火两重天”的戏剧性转折,既暴露了家族企业传承的深层矛盾,也折射出传统巨头在消费寒冬中的破局智慧。
2025年8月1日,香港高等法院一纸裁决将宗馥莉推上风口浪尖。法庭文件显示,宗庆后生前设立的21亿美元信托计划因三名非婚生子女提起诉讼被冻结,其中18亿美元资产存于汇丰银行账户。这场涉及141亿港元的遗产争夺战,源于宗馥莉2024年12月从争议账户转走108.5万美元的导火索。原告方手持宗庆后手写“每人7亿美元信托”指示文件,而被告方则亮出2020年遗嘱,明确“境外资产由独女继承”。
更戏剧性的是,作为案件核心人物的宗馥莉,自2025年5月起便处于“人间蒸发”状态。她缺席了娃哈哈今麦郎代工危机声明、经销商会议、新品发布会,甚至遗产案庭审。这种反常举动被外界解读为“远离是非之地”的策略——自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在娃哈哈内部推行铁腕改革:将6000名员工合同从集团转签至自己控股的宏胜饮料集团,导致员工干股分红取消、薪资缩水20%-30%;关停18家非宏胜系工厂,将原属杜建英关联工厂的订单转向宏胜体系;经销商体系实行“竞标制”,淘汰年销售额不足千万的中小客户。
这些改革虽引发南京、徐州生产基地工人堵门抗议,却意外成就了娃哈哈的渠道奇迹。2024年财报显示,其销售团队扩张至1.2万人,搭建起160万个终端网点,冰柜维保招标数量突破6.1万个,智能冰柜投放量达10万台。这种“休克疗法”在2024年结出硕果:AD钙奶销量提升70%,瓶装水品类以188%增速斩获120亿营收,八宝粥持续领跑罐头市场。
在行业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娃哈哈的复苏密码藏在产品组合的“新旧动能转换”中。2024年,宗馥莉重启绿瓶矿泉水战略,以0.83元/瓶的定价在下沉市场攻城略地,乡镇市场渗透率达62%,通过“请你喝水”活动覆盖3.2万个行政村,带动县域销量增长57%。与此同时,经典产品AD钙奶通过国潮联名焕发新生——与《狂飙》剧组合作植入高启强饮用场景,推出“童年回忆罐”限量包装,在乳酸菌饮料市场占有率突破23%。
新品开发则展现精准卡位能力。针对无糖茶赛道,娃哈哈推出茉莉花茶、正山小种等纯茶产品,更以独立品牌“凝香乌龙”切入高端市场。尽管2025年二季度AD钙奶在华东销售额暴跌37%,但新品“娃小宗”无糖茶已在电商平台崭露头角,其水墨画瓶身设计直接绑定宗氏姓氏,宏胜集团早在2月就抢注覆盖饮料、食品、医药甚至啤酒等45类商标,展现“去娃哈哈化”的供应链布局野心。
宗馥莉的渠道革命堪称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样本。她打破娃哈哈沿用30年的联销体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矩阵:2024年8月招标代运营服务,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引爆流量;线下则通过智能冰柜实时监控终端库存,将补货周期从7天压缩至48小时。这种改革成效显著:2024年电商渠道贡献超30%增量,冰红茶单品借助春晚舞台实现品牌曝光与销量双赢。
但激进改革也埋下隐患。2025年二季度,娃哈哈纯净水市场份额从18%缩水至12%,大健康产业园因资金紧张停工,新品无糖茶在农夫山泉占据70%份额的市场中仅排第八。更严峻的是,遗产纠纷导致经销商体系动摇,华北代理商直言:“现在进货像赌博,谁知道明年娃哈哈是谁当家?”这种不确定性在2025年7月达到顶点——当宗馥莉注销父亲控股的浙江宏振智能芯片公司时,合作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董林玺的沉默,暴露出科技转型战略的搁浅。
面对内忧外患,宗馥莉展现出惊人的战略定力。在遗产案白热化阶段,她悄然推进三大布局:一是将新品标签印制业务收归自家松裕公司,降低供应链成本;二是注册“娃小宗”商标覆盖啤酒等全新领域,为多元化铺路;三是在天津、成都投资35亿元新建18条生产线,提升自主产能。这些动作与2024年关闭跨界奶茶店、聚焦主业的决策一脉相承,体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取舍智慧。
财务数据印证了这种战略的有效性。2024年娃哈哈销售团队收入增长30%,一线员工薪资上调23%-31%,年终奖发放总额达24亿元。这种“让利共赢”策略换来终端覆盖率显著提升,尼尔森数据显示其2025年Q1市场份额达17.07%,同比增速56%远超行业均值。正如宗馥莉在2024年销售会议上所言:“比21亿美元更珍贵的,是父亲留下的金字招牌。”当网友吐槽今麦郎代工的娃哈哈水瓶“像山寨货”时,这场关于品质与信任的保卫战,或许比遗产争夺更关乎企业存亡。
在这场传统与现代、家族与职业、传承与创新的博弈中,宗馥莉用53%的增速证明:改革者的阵痛终将转化为破局者的勋章。而娃哈哈的巅峰重返之路,恰是中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微观缩影——在遗产的阴影下,唯有持续创新才能让经典永续。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来源:波斯顿的枯藤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