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立创:拼单智造为工程师提供“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丨商业案例

B站影视 2024-11-29 12:07 5

摘要:电子产品迭代很快。工程师要想PCB打样,但由于工厂难接小单,而且打样贵,一次费用在上千元,交期也没有保障。位于广东深圳的嘉立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推出了电路板“拼单智造”模式,硬件工程师只需要在网上点击一键下单,他们的电路板打样订单最快能在12小时内出货

点开官网,多种多样的PCB(印刷电路板)打样服务,从铝基板、铜基板等板材类别,到板子层数、尺寸、数量,再少的样品订单都能下单……

电子产品迭代很快。工程师要想PCB打样,但由于工厂难接小单,而且打样贵,一次费用在上千元,交期也没有保障。位于广东深圳的嘉立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新推出了电路板“拼单智造”模式,硬件工程师只需要在网上点击一键下单,他们的电路板打样订单最快能在12小时内出货,发往全球各地。

嘉立创SMT智能车间 受访者供图

大到飞机火箭,小到手机手表等生活中常见物品,但凡是电子产品,就一定会有PCB的身影。因此,PCB也被称为“电子产品之母”。嘉立创开创了PCB、PCBA打样/小批量模式,帮助电子工程师快速实现硬件创新,助力广东夯实制造业“家当”,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突破

响应制造业需求,再小单也能接

机甲大师赛是高校本科学生团队规模最大、周期最长、复杂度最高、技术难度最高、职责划分最细的项目之一。今年5月,在武汉举行的中部赛区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32支高校战队,操控机器人展开一场集科技、智力和团队合作于一体的综合对决。

太原工业学院火线战队如同一匹“黑马”不断晋级,就在关键时刻,发生了让队友们惊心动魄的一幕:在对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时,火线战队出现意外,无人机“炸机”。尽管最终以2:0战胜,但此时,飞机桨保全部坏掉,桨叶也损坏两根,云台、机架和脚架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距离下一场对阵只剩3小时。所有队员尤其是机械组,齐心协力抢修空中机器人,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修复。”最终,火线战队顺利晋级国赛,并在国赛中挺进全国16强。

这背后,火线战队陆续使用了由嘉立创提供的PCB打样、CNC和SMT等服务。“比如,学校的机械加工设备无法满足机械设计的需求,因此,我们使用嘉立创CNC服务来加工,显著提高了弹道的稳定性。”火线战队队长说道。

在以往,“一分掰作两分花”的学生群体,并不会受到市场上的重视,但嘉立创官网却成为了学生们经常“打卡”的地方。这不得不提到嘉立创给市场带来的变革。

如果需要一个定制的板子,那么通过嘉立创线上下单就可以实现从PCB设计到拿到一块完整的具备功能的产品。打开这个企业自建的下单网页,可以看到了EDA工业软件、电路板打样、电子元器件商城、电子装联、3D打印等服务,还有非常丰富的个性化定制选项。

嘉立创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订单快速审核报价、设计文件全自动审核、智能拼板生产等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打通了前端下单界面与后端柔性智造工厂之间的协同,用户在家就能享受从电路板设计到生产制造,从元器件购买到电子装联的一站式服务,为硬件创新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新质生产力。”

如今,嘉立创服务了来自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万名工程师,每年处理订单量超过1000万笔。这里也成为数以百万计工程师硬件研发“剁手”的地方。

变革

极致“拼单智造”,抓住长尾需求

电路板打样需求各式各样,嘉立创是如何实现海量个性化订单?这不得不提到“拼单智造”模式。

PCB生产,有点类似制造放大版芯片的过程:把板子放大,可以看到其内部存在着密密麻麻的线路排布,就像密集交织的高速公路,仿佛在极小的尺寸上建造了一座井然有序的电路城市。整个生产其实是有非常高的门槛。

在嘉立创珠海数字化生产基地,高度智能化的柔性生产线飞速运转,钻孔、飞针测试等设备高效作业,AGV搬运机器人在各个工作站之间,不间断地穿梭,与高价值设备实现“无缝对接”。

“接收到客户订单后,工厂会通过自研的电路板智能拼版算法,自动根据订单交期、板材尺寸、类型、工艺、线路结构等要求,在一张板材上,组合数十个甚至数百个相似度较高的电路板订单,进行拼版生产。”嘉立创相关负责人说。

像这样的个性化订单,平均每天就有2万多份,生产效率上去了,单个订单的生产成本就降下来了。“大家可以想象成一张报纸,上面有不同的板块内容。”当生产要素被充分利用时,就大为降低成本。

这也解决了工程师一个很重要的痛点:过去,工厂是不接小单的,即便像打样、小批量的订单就算接了,也是要排在大订单后面。

这极大考验着企业生产能力和资源计划能力。“你如果只有一个客户,或者只做一个大订单,是容易把控的。但是当你面对1000个客户,传统的一对一沟通方式,几乎不可行。”该负责人说。嘉立创开发了一套ERP系统用线上下单改变了传统的接单模式。

每个客户的需求都不同,订单也在不同时间段涌过来,这些订单“积少成多”,让嘉立创抓住了大量的“长尾需求”。

经过十余年的沉淀与发展,嘉立创陆续在广东珠海、惠州、韶关和江西吉安以及江苏淮安等地建立了总占地面积近1800亩的五大现代化数字生产基地和超13万平方米的两大智能电子元器件仓储基地,实现产品自营制造,保证了交期和产品质量。

嘉立创还在积极实施“双切策略”,即在高多层PCB领域和大批量PCB生产领域同时发力。通过推出4层板免费过孔塞油服务、在6-32层高多层中应用“盘中孔+沉金”双绝工艺、中大批量浮动定价机制以及6层板降价幅度高达50%等措施,嘉立创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高端化布局逐步见成效。

机会

创意变产品,让每一个奇思妙想成真

把小批量打样当成主业,嘉立创逐步将打样成本从数千元降至数十元,成功让昂贵的打样服务变成了人人皆可用的“便民服务”。

创新工程师要想把创意变成产品,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打样,像当年乔布斯在“车库创新”一样,我国数以百万计的创新工程师的每一个奇思妙想,都需要品类浩繁的小批量电子元器件作为支撑。

从一定程度上说,工程师获取电子元器件的速度,直接决定着创新效率。而嘉立创的一大贡献在于,它极大地缩短了硬件产品从创意到市场的周期。

残缺的右前臂嵌入义肢中,再用这只义肢快速完成提重物、拉拉链、插钥匙、换灯泡、抓纸片、摞杯子、绕铁环、盲盒取物等动作,而且不能有失误……

日前,在瑞士苏黎世举行的“第三届全球辅助技术竞赛”中,中国选手徐敏与来自美国、法国、德国等数十支全球一流科研团队同台竞技,最终斩获“上肢义肢”组冠军,创下了中国选手在全球顶级科技助残赛事的最好成绩。

这背后,同样是由嘉立创提供了EDA工业软件、电路板智造、SMT、3D打印等一站式技术保障。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胡旭晖参与研发了给残疾人佩戴的“智能手”,他说:“在多次打样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改变,可以在一两天内收到新下单的电路板,及时地开展后续研究。”

嘉立创“技术创新”的背后,也为 “硬件创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备受关注的国内首个直驱双轮足自平衡机器人,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现场亮相,由东莞的90后创业团队研发打造。他们致力于机器人动力模组的研发及生产,针对人难以涉足的场景如狭窄空间、死角等,其双轮足机器人可代人进入、代人操作,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家用机器人、工/商用机器人、健身领域等行业产品。

撰文:郜小平

【作者】 郜小平

南方产业智库

来源:南方+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