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说海上的事。1号到4号,日本渔船“三加丸”擅自闯入钓鱼岛海域,这无疑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挑衅。中国海警船反应迅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先是通过广播发出严正警告,在对方置若罔闻的情况下,果断用水炮示意,最终依法将这艘渔船驱离我国领海。整个过程,中方行动专业、克制,
今天聊聊新发生的两件事:一件在海上,一件在东京。它们看上去各走各路,其实像两条线,正悄悄织出中日关系的下一步。
先说海上的事。1号到4号,日本渔船“三加丸”擅自闯入钓鱼岛海域,这无疑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挑衅。中国海警船反应迅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先是通过广播发出严正警告,在对方置若罔闻的情况下,果断用水炮示意,最终依法将这艘渔船驱离我国领海。整个过程,中方行动专业、克制,没有发生冲撞,也无人受伤,但释放的信号却异常清晰:在钓鱼岛问题上,中国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这里的规则由中国制定,谁也别想挑战。这场对峙,中方从头到尾占据主动,完胜的结果一目了然。
那么,日本为何偏偏选在这个时候挑事?原因其实不难看透。第一,是做给美国看。中美第三轮谈判刚落幕,美国就放话要对中国施加更多限制。日本像是接了指令,立刻在钓鱼岛海域搞出小动作,这分明是在向美国表忠心:“大哥,我跟你步调一致,够配合吧。” 长期以来,日本就扮演着美国在东亚“前台小哥”的角色,钓鱼岛成了他们的“打卡点”,只要中美关系一紧张,他们就会跳出来刷存在感,以此换取美国的庇护。
第二,是想借此回应对中俄军演的紧张情绪。前几天,中俄军舰在日本周边海域开展联合军演,这让日本国内舆论炸开了锅。他们觉得自己被“包围”了,可美国并没有像他们期待的那样出动舰队撑腰。于是,日本就想出用渔船闯岛这种方式,装出一副“我不怕”的强硬姿态。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过是一场自导自演的摆拍,真正能决定局势的,还是实打实的实力和外交智慧,这点日本心里其实比谁都清楚。
海上的戏唱完了,镜头转到东京首相办公室。石破茂首相做了一个重大决定,在今年8月15 号,也就是日本投降8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他要发表一份“个人讲话”,主题定为“别让战争再来”。这个决定一经公布,日本国内立刻炸开了锅。右翼媒体骂他搞“自虐史观”,和平团体则嫌他可能只是“光说不练”。两边都不满意,恰恰说明石破茂这个决定踩到了日本历史认知的痛点,也让这份讲话有了影响中日关系未来的潜在分量。
为什么说这份讲话如此重要?因为二战结束已经80年了,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始终没能彻底翻过这一页。德国总理能为历史下跪道歉,而日本首相们却总在“道歉”和“遗憾”之间玩文字游戏,这种模糊的态度,让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邻国心里始终有个疙瘩。
如果石破茂能在讲话中清晰表态:“当年日本侵略了邻国,给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伤害,我们真心认错,并且保证永远不再走战争老路。” 只要这句话能说出口,至少能让中韩老百姓对他的印象分大幅提升。那么,接下来两国谈经济合作、搞年轻人互访,阻力都会小很多。可问题是,日本国内还有一股势力,一直在偷偷把历史教科书改得越来越薄,试图淡化甚至歪曲侵略历史。石破茂能不能顶住这股势力的压力,说出有诚意的话,现在还是个未知数。要是这份讲话只是打官腔、走形式,那无疑是又一次错失了改善与邻国关系的机会。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日本到底是想跟中国搞好关系,还是想继续闹下去?我的答案是:两种心态都存在。日本就像个坐在跷跷板上的孩子,一边是美国,一边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大陆。美国那边一拉,他就往钓鱼岛派船挑衅;亚洲大陆态度强硬,他又会说“我们要反思战争”。这跷跷板晃来晃去,中日关系也就跟着忽冷忽热。
中国的底线一直摆得清清楚楚:主权问题没得商量。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问题也不能含糊其辞。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海域开展常态化巡逻,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日本:想在这一地区搞事情,可以,但必须遵守中国定的规矩。接下来,就看日本能不能把“反思战争”的表态落实到行动上,而不是只停留在纸面上。如果他们愿意减少挑衅,多搞合作,中国举双手欢迎;要是还像以前那样小动作不断,中国也早已做好了应对准备。希望这一次,日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让中日关系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中国海警依法驱离日非法进入我钓鱼岛领海船只》人民日报
《石破茂“打破传言”:为防止战争重演,有必要发表战后80周年首相个人见解》上观新闻
来源:允华观点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