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用26首战歌铭刻历史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07 10:02 1

摘要:经典的魅力,在于穿越时光仍能叩击人心;而改编的意义,是让旧故事在新语境中焕发新生。

伪满时期的哈尔滨

一座被风雪和枪声撕裂的城市

命运的齿轮转动 迷局悄然铺开

··· ···

当一部拥有百万读者和三亿广播听众的

经典文学作品被首度搬上音乐剧舞台

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如何将这个经典的故事演绎出新的感觉,

在如今这个时代引起共鸣?

为此,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

编剧杨硕进行了揭秘——

如何用音符重铸信仰丰碑

经典的魅力,在于穿越时光仍能叩击人心;而改编的意义,是让旧故事在新语境中焕发新生。

当《夜幕下的哈尔演》从纸页跃向舞台,编剧杨硕手中的笔,将如何让信仰的火种燃得更炽?

Q1:从小说到音乐剧的改编您最想传递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杨硕:

所有版本都在回答同一个命题:信仰如何重塑人的命运轨迹。比如在《夜幕下的哈尔滨》,每个人因为选择了不同的理想和信仰,而有了不同的生命轨迹。有的人选择了勇敢去面对去奉献,有的人选择了逃避背叛,不同的选择也造成了每个人命运的不同。

我特别喜欢陈玙先生给小说的命名,《夜幕下的哈尔滨》充满深意——表面是冰冷的黑暗意象,是一种伸手不见五指的感觉,但内核却是「无论黑夜再漫长,也总有人相信有黎明的光」。这是我们共同要表达的主题:有人为理想直面枪口,有人在背叛中沉沦,这种抉择的撕裂感,在任何时代都直击人心。

Q2:在您看来,音乐剧版最具颠覆性的舞台气质是什么?

杨硕:

就像我们总制作人周涛老师说的那样,她用「光怪陆离」来形容这部音乐剧的风格。我们希望呈现一种异域风情与紧张氛围交织的哈尔滨——表面上歌舞升平、纸醉金迷,暗地里却是生死博弈。这种“光怪陆离下的暗流涌动”,既是艺术追求,也是对时代气质的还原。

Q3:在整个创作过程中, 最让您 「灵魂震颤」 的唱段是哪一段?

杨硕:

这很难抉择,因为对编剧来说,我在填词之前自己在内心完整走过一遍每个角色的动线、心态,已经很深地投入到了这个过程当中。不过可以分享创作过程中我印象很深的一首歌——《奶油蛋糕》。

原著中少年罗世诚的牺牲,是我落笔前就想过要重点处理的段落。最早的时候设计的是六重唱,后来还是着重体现王一民和玉旨一郎,在看见罗世诚去赴死时的感受。这首歌写得非常壮烈,也非常好听,绝对算是高光时刻,大家也可以期待一下。

Q4:排练到现在也有一段时间了, 有没有哪场戏让您比较惊喜?

杨硕:

那绝对是《戏梦人生》这一段。这是剧本到第三稿,为了让人物的故事线更完整才加上的戏,前两版都没有,甚至原著里也没有。

我让柳架影和塞上萧在舞台上演绎《雷雨》《玩偶之家》片段,这个戏中戏的设定也补足了这两个人物的故事线。这一段也让整个戏在宏大的背景中增添了一些呼吸感,让大家不用一直紧绷着。我们的编舞张恩淑老师也非常厉害,这场戏的舞蹈很值得大家期待。

Q5:那么最后想问问杨硕老师, 这是一个离如今的年轻观众有点遥远的故事,您会想对新一代观众说什么话呢?

杨硕:

从小说到广播剧,再到两部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影响了几代人,我也希望这部音乐剧,能够成为新一代人心中「信仰与理想」的青春记忆。

我们要让音乐剧现场成为年轻人的信仰「燃点」——当音乐与情节在剧场交织,我们都会懂得:有些光,注定会穿透现实的黑暗。

当音乐剧的大幕拉开

历史褶皱里的火种将被点燃

今天的我们 也终要与历史对望

11月1日

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榆林站

邀你共同见证 这一时刻

⬇️

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

【演出时间】

11月1日 19:30

【演出场馆】

榆林保利大剧院·大剧场

即将开票,敬请期待!

来源:二三里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