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3D打印机市场“冰火两重天”,中国企业领跑入门级赛道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7 09:58 1

摘要:近日,全球市场情报公司CONTEXT发布最新分析,2025年一季度全球3D打印机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CONTEXT全球分析副总裁Chris Conner表示:“在关税战迫在眉睫、市场环境不稳定、通胀持续和高利率的形势下,入门级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而工业级

近日,全球市场情报公司CONTEXT发布最新分析,2025年一季度全球3D打印机市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CONTEXT全球分析副总裁Chris Conner表示:“在关税战迫在眉睫、市场环境不稳定、通胀持续和高利率的形势下,入门级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而工业级和中端产品领域则持续面临阻力。”

由于入门级打印机收入增长22%(消费者和渠道合作伙伴为规避关税威胁而提前采购),系统整体收入同比增长了5%。相比之下,由于终端市场受快速变化的关税政策、不稳定的商业环境和高资金成本的影响而陷入瘫痪,关键的高端工业领域收入下滑了6%。

CONTEXT全球分析副总裁Chris Conner

Part 1

三大关键趋势

入门级打印机出货量激增,同比增长15%,扭转了2024年下半年的负增长趋势高利率抑制了资本支出,工业级和中端系统持续承压。按滚动十二个月计算,工业级打印机出货量下降17%,中端打印机出货量下降13%专业级价格区间内不同技术的命运各异,整体出货量小幅下降4%

工业级和中端系统

高利率继续抑制资本支出,导致工业级和中端价格区间的产品又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季度。一季度全球工业级3D打印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4%。几乎所有地区的趋势均为负:尽管中国企业的表现优于外国企业,金属打印机优于聚合物打印机,但没有任何地区或技术能够免受地缘政治和通胀形势的影响。

易加三维(Eplus3D)与FAM团队携手完成EP-M650金属3D打印机在FAM工厂的成功装机

聚合物系统出货量同比下降18%,而金属系统同比下降8%。尽管一季度工业级打印机收入同比下降6%,但易加三维(Eplus3D)和Nikon SLM Solutions等供应商的先进金属粉末床熔融(PBF)系统平均售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收入下降。先进多激光、大构建体积金属PBF系统的需求,仍是全球增材制造市场的亮点。目前,这两家供应商保持了领先地位。

2021年联泰科技斩获3100万美元融资,志在将光固化(SLA)3D打印成功经验推向新高度

中端打印机出货量也呈现类似趋势,一季度同比下降16%。在此期间,主要满足国内需求的中国供应商表现优于外国供应商,联泰科技(UnionTech)的中端打印机出货量增长了13%。然而在此期间,中国市场的需求似乎已转向更低价格区间的产品,因为联泰科技的工业级聚合物打印机出货量明显下降。

按滚动十二个月计算,该价格区间表现突出的供应商是闪铸科技(Flashforge),其面向珠宝市场的材料喷射打印机在亚太和中东地区销售强劲。期间,Stratasys、3D Systems和Formlabs等老牌外国企业销售额的下降,导致全球出货量下降13%。

闪铸科技(Flashforge)Waxjet 400 3D打印机亮相2023年JCK珠宝展

专业级打印机

专业级打印机出货量下降4%,掩盖了重大的技术转变。期间,材料挤出(主要是熔融沉积成型/熔丝制造,FDM/FFF)机器势头减弱,出货量下降31%(滚动十二个月下降30%),因为买家转而选择Bambu Lab等供应商的高性能入门级解决方案。

一季度光固化成型出货量同比增长19%(滚动十二个月增长17%),因为Formlabs和SprintRay等供应商推出了基于掩膜立体光刻(mSLA)技术的新产品,重振了该领域并实现了增长。事实上,Formlabs本季度出货量增长40%,继续在该价格区间保持市场份额领先地位。

Formlabs mSLA Form 4

入门级打印机

入门级产品在一季度的表现非常亮眼,全球出货量超过100万台,同比增长15%。这一增长几乎完全是由出货量提前拉动所致,因为供应商、渠道合作伙伴和终端用户都加快了采购步伐,以应对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本季度,中国供应商占全球入门级打印机出货量的95%。按出货量同比增长计算,Bambu Lab表现最佳,增长64%。与此同时,尽管创想三维(Creality)销量略有下降3%,但仍以39%的市场份额(按出货量计算)占据主导地位。其他顶级供应商,包括闪铸科技(Flashforge)和爱乐酷(Elegoo),出货量也实现了强劲的同比增长。

Part 2

未来展望

尽管2025年初入门级3D打印机出货量保持强劲,但上半年市场动态导致高端系统预测下调。包括关税、通胀和高利率在内的经济阻力预计将持续至2025年,高端市场预计要到2026年才会出现显著复苏。

在等待商业环境改善的同时,许多OEM厂商正专注于提高盈利能力,花时间研究资产负债表,而非追逐市场份额,另一些则更倾向于并购。随着新合并的公司继续站稳脚跟,如Nano Dimension收购Markforged和Desktop Metal。另一些公司则剥离或分拆了其增材制造业务,如通快新分拆的金属PBF业务。还有一些公司如Velo3D,在获得新投资后继续取得进展。

Nano Dimension公司慕尼黑办事处,今年4月公司用1.16亿美元收购了Markforged

现在,许多公司公开表示增长强劲,同时充分满足区域国防和航空航天市场的当前需求。尽管大多数工业供应商下调了2025年预测,但仍报告终端市场参与度和兴趣浓厚,坚信商业环境改善、需求释放只是时间问题。区域性本土化倡议、因关税和地缘政治波动导致的供应链中断而产生的紧急生产需求,以及对自主性的日益关注,都为灵活的增材制造提供了机遇(一旦资本成本降低)。

Conner表示:“尽管近期预测充满挑战,但工业系统仍存在强劲的潜在积压需求。OEM厂商报告客户兴趣浓厚,一旦宏观经济条件改善,行业有望反弹。我们预计,随着利率下降并刺激资本支出重新增长,2026年将开始逐步复苏,类似于新冠疫情封锁解除后出现的激增。”

来自:荣格增材制造

来源:江苏激光联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