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的火,早已烧到了空调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7 07:06 1

摘要:进入8月以来,全国多地再度饱受高温的炙烤,多地气温创下了今年入夏以来的新高,“40℃”再度频繁冲上热搜!这两天的高温力度虽然有所减弱,但依然彰显着“秋老虎”的威力!

8月7日,是传统的“立秋”节气,但立秋过后迎来的,未必是“七月流火”,也可能是“秋老虎”!

进入8月以来,全国多地再度饱受高温的炙烤,多地气温创下了今年入夏以来的新高,“40℃”再度频繁冲上热搜!这两天的高温力度虽然有所减弱,但依然彰显着“秋老虎”的威力!

极端高温,

“你方唱罢我登场”

据中央气象台,8月6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37℃以上的高温范围较昨日明显缩小,但四川盆地东部局地最高气温依然可达40℃以上。

由此可见,目前川渝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的“热力中心”。例如,8月4日重庆巫溪气温高达44.2℃,不仅拿下当日全国第一,也打破当地观测史最高纪录。而四川广元的苍溪也以41℃的“热度”,刷新当地观测史上最高纪录。不过好消息是,这两天,上述地区的高温已经有所缓解。

8月6日全国高温分布图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高温,并不是夏天唯一让人难熬的点:以上海为例,8月6日中午12时,35℃的气温配上60%的湿度,体感温度有37℃,而就在一个多月之前,北京的潮湿天气还被形容为“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并冲上了热搜!

度夏,离不开空调:就在8月4日,国家电网用电负荷第三次创新高,达到12.22亿千瓦。而据此前报道,在华东的电网负荷中,空调占比约为40%左右。而在湖南等地,这一比例甚至更高!

持续的高温,影响的不仅是空调的“存量”(使用情况),更重要的是“增量”——要让没有空调的地方用上空调!

根据《中国住户调查年鉴2023》的数据,截至2022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空调家底”实在有点薄:平均每百户拥有的空调量,最高的辽宁才56.8台。而在吉林、黑龙江两省,这一数字只有17.7台和13.3台,跟全国平均线145.9差了一大截。和浙江的218.8台(相当于每户有2台以上的空调)比起来,更是差了十倍以上。

当然和青海、西藏、云南(每百户空调拥有量分别为1.6台、5.8台、6.6台)相比。吉林、黑龙江两省还算空调保有量,但人家可是“老天爷赏饭吃”——高原夏季凉爽,根本无需空调!

今年气候如此反常的东北,就连夏天均温18℃的北极村漠河,都一度热到35度以上,充分激发了广大“老铁们”购置空调的热情——这可是实实在在的“增量”蓝海市场,必须争它个天昏地暗!

东北空调市场,

谁的声量最大?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6月23日—29日、6月30日—7月6日两周,黑龙江省线下空调市场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817.68%和438%,吉林省线下空调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28.76%和788.4%——正好是高温“肆虐”东三省的时候!

而线上销量数据同样很夸张。据天猫数据显示,自今年夏初以来,东北三省空调成交量同比增长418%。其中,黑龙江空调销量暴涨7倍,吉林翻了4倍,辽宁也接近翻倍——典型的“低基数效应”。

就东北的空调市场而言,今年夏天的数据尤为关键:一旦占领东北“老铁”们的心智,意味着在这个“蓝海”市场里率先劈波斩浪!

今年夏天,空调行业的“后起之秀”小米,在东北市场可以说是玩得风生水起。

今年7月7日,小米副总裁王晓雁在微博表示“由于东北内蒙地区的持续高温,小米空调销量暴涨,一度达到去年同期的20倍。面对起飞的销量,小米服务部紧急从全国各地发派安装工程师赶赴东北、内蒙,保障给用户及时安装”。

据中新经纬,销量的暴增,让小米不得不从全国12基地抽调300名技师包车支援,单日安装能力提升至去年同期20倍,与王总的“20倍”相互呼应!

王总的发声虽然针对的是东北市场,但小米空调“卖爆了”,可以从专业机构的数据中得到验证!

仅仅以线上市场为例: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6月,小米空调在线上市场的市占率已达16.5%,与格力的差距缩小到不足1个百分点。要知道,小米从2018年开始卖第一台空调,距今只有七年时间,就能和一众行业内的“老玩家”扳手腕!

今年6月,小米的市占率逼近格力

图片来源:奥维云网

不过我们也要客观承认,小米的销量,其实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线上金光闪闪,线下依然和传统品牌不能相提并论!

奥维云网显示,2024年,美的、格力的线下空调销量份额分别为32.64%、28.31%,保持在第一、第二的位置,但小米空调的线下销量份额仅0.22%,排在第18位,与线上疯涨的销量形成强烈反差。

到了今年6月,小米的线下份额依然只有0.66%,在一众品牌中显得毫无存在感。同时无论是线下还是线上,小米空调的销售均价和美的、格力等均有不小差距,看来小米在“向上攀登”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大山要翻!

小米的线下市占率几无存在感

图片来源:奥维云网

这种“线上热,线下冷”的特征,其实与小米空调的宣传策略是一致的——通过“高性价比”占领年轻人的心智,而年轻人是线上渠道的重度使用者,天然为小米带来了流量!

“高性价比”的关键不止是“价”,更在于“性”。小米空调之所以抓住年轻人的心,不止是便宜!

举个例子好了:“空调直吹脑袋”的消费痛点一直存在,而夏日的办公室,空调底下的位置一直被职场“牛马”们“视为畏途”,更是带火了空调挡风板的销售,而小米空调部分机型自带挡风板,这一小小的设计巧思,便换来了年轻人的好感。虽然后来其它品牌也在部分机型上跟进了这一功能,但小米已经“播下了种子”,只待生根发芽!而小米空调的“省电”设定,也是“租房党”的大福音。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小米空调“高性价比”的背后,蕴含着一个问题——还能再便宜点吗?

据浙商证券此前研报,小米空调的净利率只有1.5%左右,远低于其它一线品牌超过10%的水平,甚至也比不上二线品牌3%-5%的净利润率。这就意味着,小米空调现在的价格,已经接近成本线,不但意味着降价空间有限,也意味着难给线下经销商更多的优惠——这或许是小米线下一直打不开销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奥维云网显示,在本应空调最畅销的5、6月,小米空调的线上销量份额反而同比下降0.5%、2.39%。增速并没有跑赢大盘。

除了实打实的价格因素,小米空调需要面对的另一座“隐形大山”是——流量的两面性!这两年的一系列案例表明,作为一个网红品牌,创始人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品牌的销量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正所谓“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在这一点上,相信今年春天时的雷总,比笔者有着更加丰富老道的经验,笔者若是再说下去,就显得“班门弄斧”了。

低价空调,不止有小米

虽然小米一直以“性价比”著称,但在空调市场上,它并不是最便宜的。均价低于小米的大有人在——特别是在“国补”的大背景下,今年5,6两个月的一些品牌线上均价可能还不到2000,请看下图:

线上渠道均价低于2000的品牌不少

图片来源:奥维云网

“一分价格一分货”,与低价伴随而来的,或许是“低配”。据艾肯家电网援引专业人士分析,目前很多品牌,隔音棉都使用单层,而且均使用单排铜管,从物理角度讲,蒸发面积越大,冷热转化效率越高。当然成本越高——考虑到现在不菲的铜价,这绝对不会是一笔小开支。

随着铜价的高企,一条新的“降本”途径近年来被广为关注——以铝代铜!

相关资料显示,同等条件下,铝材成本约为铜材的1/10。落实到单台空调上,“铝代铜”方案可降低约200-300元成本。这对于单台利润普遍在几百元水平的空调产品而言,降本空间极具吸引力。

而这条思路在全球已经被广泛应用。据家电评论,在家用空调市场,日本全铝制换热器的空调约占比40~50%(日本大金2024年铝空调占比超过50%),韩国及东南亚地区在30~40%区间,美国约为15~20%,市场反馈较好。

不过并非所有的空调品牌都愿意推行“铝代铜”。今年6月9日,在格力电器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公司副总裁胡余生面对投资者询问明确表示“在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不能完全保证的情况下,公司暂时没有铝代铜的计划”。

尾声

高温持续炙烤下,空调企业深陷成本与创新的双重博弈。一边是东北等新兴市场的爆发性需求,一边是“铝代铜”技术路线的争议与探索。这场由极端天气催化的行业竞速,既考验企业供应链韧性,更需平衡性能与成本的天平。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来源:财经早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