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乔善勋新作《世界航空安全史——从纪念碑到里程碑》(上下两册)正式面世了。我真为他高兴。出版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的《出版证明》中评价道:这套书是世界范围内首部对航空安全发展史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学术专著。值此全球航空安全形势面临新挑战之时,这部学术与
张聚恩/文
【说明】乔善勋新作《世界航空安全史——从纪念碑到里程碑》(上下两册)正式面世了。我真为他高兴。出版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的《出版证明》中评价道:这套书是世界范围内首部对航空安全发展史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研究的学术专著。值此全球航空安全形势面临新挑战之时,这部学术与史料价值兼具的专著更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向大家推荐此书,并向乔老师致以衷心祝贺。以下是我为此书撰写的《序言》。
这是我第三次先睹乔善勋老师的航空安全专著,并受邀为他的这本新作《世界航空安全史——从纪念碑到里程碑》写序。前两本分别是2016年出版的《空难悲歌:航空安全背后的故事》和2018年出版的《空难启示录:谁是航空安全的金钥匙》,我也都先睹为快、欣然作序。作者对于航空安全问题有着充沛储备和真知灼见,他的书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受到业内外的广泛欢迎与好评。为了推动航空安全事业的进步,乔老师近20年如一日,广泛搜集和查证航空事故历史资料,提炼对于航空事故原因的认识。继前两本书后,集数年之功,又奉献了第三部内容丰富、煌煌千页的大作。同前两次一样,我不仅因书作的内容受教,更被作者勤奋执着的精神所打动。
在这本书中,他把飞机诞生以来发生的重大事故,按时间顺序,以“野蛮生长”、“喷气时代”、“踏血前行”、“变革之路”和“走向未来”五个阶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将飞行安全问题出现到解决的进程,比喻为一条从墓碑到纪念碑、再到里程碑的发展道路,令人警觉,发人深省。尤为可贵的是,他创建了“总系统时代的‘人-机-环境’胜任力安全模型”,提出九种胜任力关键特征及八种造成事故的危险态度,用新的视角帮助大家认识航空安全,促进全面加强航空安全管理,提升航空安全水平。
作为一名航空工业的科技工作者,面对航空事故,本能的反应首先是,事故是否航空器技术质量问题所致。航空器从最初的危险交通工具,经过一百多年的演进,成为最安全的交通工具,基础的原因是设计制造技术的进步。设计制造技术的进步,使航空器的安全性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准,以致此类问题在事故原因中的占比已大大低于人为因素。但令人遗憾和令航空人自责的是,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因技术质量问题引发的重大事故竟接连发生,尤以2018年、2019年波音737MAX8的两起相同的惨痛空难为甚;而2024年1月5日,737MAX9在飞行中出现“门塞”脱落的严重事故,更令航空制造业蒙羞,也再次凸显航空器设计技术质量形势的严峻。
航空安全问题,尤其是大型民机的安全,是具有社会性的重大问题。在航空运输业造福人类的同时,航空安全问题如影随形,特别是大型客机的空难事故,因常常呈现为群体性悲剧,而对社会和人们的心理带来强烈冲击。人们需要知道空难的原因,需要知晓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如何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其中,航空器研制生产的机构和人士,永远背负着对于用户和乘客高度负责的第一重任。任何情况下,都要忠于职守,不能有丝毫疏忽懈怠。老牌强者如波音,正在炼狱里经受磨砺;而相对稚嫩的中国民机工业借鉴前车,吸取经验教训,以确保安全为第一要务,用谦恭扎实的奋斗,正在努力打拼市场,祝战友们成功。
对航空安全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需要在技术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两个方面综合施治。我们已经在航空安全的大路上建树了一座又一座里程碑,我们没有理由对航空安全持悲观态度。凭借百余年来构建起的航空科学技术体系的力量,依靠薪火相传的航空从业者的接续奋斗,航空器一定会制作得越来越可靠,航空运营一定会越来越科学合理。
随着低空经济和先进空中交通的兴起、无人驾驶航空器和新能源航空装备的涌现,航空运输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航空大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多样性与平民化在显著增强,给航空安全带来新的挑战,航空安全理念与实践亟需创新和改进。同时,面对社会民众,还需要进行广泛的航空安全教育,传播和普及航空安全知识,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提振对航空运输安全性的信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乔善勋的新作一定会引起热切关注,并发挥重要而独特的作用。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