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拍3集揽1.8亿流量,AI短剧正重塑短剧市场?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6 23:41 1

摘要:近日,一部名为《九尾狐男妖爱上我》的AI短剧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其“猎奇”的题材和AI生成的奇幻画面,让观众直呼“好癫,但看得停不下来”。截至8月,该剧已在抖音连更27集,播放量超1.8亿次。

卢星宇 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近日,一部名为《九尾狐男妖爱上我》的AI短剧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其“猎奇”的题材和AI生成的奇幻画面,让观众直呼“好癫,但看得停不下来”。截至8月,该剧已在抖音连更27集,播放量超1.8亿次。

这部作品的走红,不仅折射出微短剧作为文娱产业新宠的强大吸引力,更标志着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重塑这一领域。低门槛的AI短剧是否代表未来趋势?“四川造”短剧又将如何突围?

《九尾狐男妖爱上我》剧照截图

费用50元耗时2小时制作一集

AI短剧掀起“全民制片”浪潮

2025年初,随着多模态大模型DeepSeek等的爆火,AI短剧创作门槛大幅降低,引发了一场“全民制片”浪潮。5月23日上线的《九尾狐男妖爱上我》便是其中的典型:剧中九尾狐、龙女等角色及仙妖大战场景均由AI生成。相比普通短剧的剧情,“九尾狐”有高频的反转和冲突,充满“猎奇”元素,如“古装女主开挖掘机”“妖怪变盲盒”等情节层出不穷。创作者“梦婆婆”回应,“剧情和脑洞都是我自己设计的,还融入了不少当下热点和时事新闻。”

《九尾狐男妖爱上我》抖音平台的播放数据

随后,《末日安全屋日记》《霸总雪纳瑞爱上我》等AI短剧密集上线,题材涵盖仙侠、科幻、萌宠。记者发现,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强猎奇叙事+技术瑕疵共存。由于大量的AI制作,画面中出现了不少“瑕疵”,例如九尾狐的尾巴被嘲像“鸡毛掸子”,角色面部一致性差,部分场景有抽动、不稳定的情况等。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这些技术的瑕疵反而成了AI短剧的看点之一,甚至带来了“开盲盒式趣味”。

AI短剧的核心颠覆性在于极低成本与超高效率。从业者夏亮透露,像《九尾狐》这类全AI生成(场景、角色、配音等)的剧集,单集制作仅需1—2小时,成本可低至“50元制作3集”。这种模式吸引大量个体创作者涌入,让播放量屡创新高。

尽管流量惊人,但目前AI短剧的商业化尚未成熟。短剧分析机构“新腕儿”主编指出,AI短剧目前仅占市场大盘1%以下,技术不稳定导致规模化量产困难。资本布局多为“占位”,而非立即盈利。制作人小朱更点出关键短板:“AI表演缺乏情感微表情与张力。若5年内无法突破情感表达,AI恐难成主角。”

短剧市场供不应求

AI有望重塑创作生态

当下,微短剧市场正经历爆发式增长。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全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6.96亿,占网民近七成;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攀升至505亿元,首次超越全年电影票房收入。

AI短剧既是草根创作者的黄金窗口,也是行业升级的催化剂。“AI能力迅速转化为了吸引力,这在内卷的短视频平台尤其稀缺。”抖音平台创作者小六谈到,一些AI短剧一经发布就能吸引观众眼球,“逼真得可怕”“好看,不够看”。与此同时,不少人感叹“演员要失业了”。

自制AI短剧《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导演陈坤透露,AI让短剧的制作周期从通常的3~6个月缩短到了2个月,成本达到传统制作的1/4以下。“随着越来越多人观看短剧,当下的短剧市场内容生产出现了严重的供不应求,而AI是解放短剧生产力的一把钥匙。”

快手文娱业务负责人陈弋弋表示,在快手上,每日观看10集以上的重度短剧用户数达9400万。在大模型时代,短视频存量市场已经进入精耕细作阶段,传统用户增长手段无法满足需求。而随着当下抖音、快手等各大平台入局AI短剧赛道,进一步挖掘细分市场价值,能够带动影视制作者、发行商等整条产业链投身AI生成视频赛道,有望重塑短剧创作生态。

“四川造”AI短剧频出圈

业内人士:内容建设是根本

“四川造”AI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传播总量超1.4亿次,“悟空AI”的科幻AI短剧《觉醒》上线首集播放量破46万……近年来,多部热门AI短剧都由四川制作或参与出品,四川正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完善的政策支持,在微短剧领域展现出不俗的竞争力。

科幻AI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

2024年7月,成都悟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推出的国内首部AIGC科幻短剧集《觉醒》在抖音一炮而红,成为平台首部单日点赞破40万的AI短剧。作品采用即梦AI生成分镜画面,制作周期较传统流程缩短50%,成本降低75%。今年,该团队再推新作《太阳坠落之时》,“从立项到上线仅耗时一个多月,收获了超两千万次的播放。”悟空文化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近年来专注于科幻题材的AI短剧制作,AI技术不仅大幅缩短了制作周期,还以低成本实现了传统影视中耗资巨大的宏大场景和未来感营造。”

AI短剧《觉醒》

“利用AI,我们就像长了翅膀一样。”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博纳AIGMS制作中心负责人曲吉小江直言:“工业化电影制作往往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但是有了AI,无疑让大片的制作成本更加可控,且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创造可能。”据介绍,短剧是这个“三星堆宇宙IP”的第一步,接下来还有网剧及电影,甚至游戏的开发。

不少业内人士一致认为,AI短剧目前仍处于野蛮生长的阶段,它用“低成本+快迭代”满足观众对创意、脑洞的渴望。然而,当“猎奇红利”消退,唯有攻克情感表达与规模化量产,才能从“癫剧”进化为新主流。“在微短剧行业从‘博眼球’向走心、走质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更应坚持内容为王,深挖本土文化富矿,讲好有温度、有根基的中国故事。”大连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张恒军认为,面对当下微短剧的爆发式增长,内容建设是根本。应加强内容生态治理,严格执行备案审查,同时切实强化版权保护,引导用户养成看正版的习惯,助推行业实现从“野蛮生长”到“精耕细作”的转型。

来源:川观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