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越来越多朋友把目光投向了境外保险,既能配置外币资产、做家族传承,还能提升长期收益稳定性。
越来越多朋友把目光投向了境外保险,既能配置外币资产、做家族传承,还能提升长期收益稳定性。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香港保险和新加坡保险,到底怎么选?
今天我们来拆解两个核心问题:
■ 哪些人适合买香港保险?哪些人适合买新加坡保险? ■ 分红储蓄险、重疾险、IUL——哪种适合去哪买?
香港 vs 新加坡保险:适合人群完全不同
两地保险都支持美元保单、都有国际公司承保,看起来很像。但实际操作时,适用人群完全不同。
香港保险:适合大众 + 中产 + 高净值
✔ 财务核保宽松,小额无需资产证明,适合中产逐步配置
✔ 保单种类多,投保门槛低,灵活拆单
✔ 理赔接受大陆资料,无需翻译公证
新加坡保险:适合超高净值人群
✔ 财务核保极为严格,几乎所有产品都需提供年收入/大额资产证明
✔ 资金进出较规范,流程合规但偏保守
✔ 英文沟通为主,资料标准更严谨
去香港买:分红储蓄险 + 重疾险
1. 分红储蓄险(首选香港)
我们实测对比同一家国际保险集团的产品表现(50岁男性,每年交10万美元,交5年):
时间
香港产品预估价值
新加坡产品预估价值(高档)
第20年
143万美元
108万美元
第30年
261万美元
174万美元
差距原因在于:
香港投资更灵活,最高70%可投资股票、房地产等高回报资产
新加坡投资更保守,大部分投向债券,收益更稳定但偏低
2. 重疾险(也建议香港)
虽然很多人只关注储蓄险,但其实重疾险在香港更值得买,理由很扎实:
理由一:资金进出更便利
香港保险可以通过银行开户、合法换汇、离岸账户、家庭额度整合来支付保费或接收理赔,灵活度更高。
理由二:理赔更贴合大陆实际
香港保险公司普遍接受中国三甲医院的中文诊断书
不需要翻译、不需要公证
理赔效率更快,流程标准清晰
而新加坡保险公司则有:
要求英文报告或翻译件
个别公司需要“指定医院复核”
审核周期相对偏长
✅ 所以,如果你希望买一份重疾保障为主的保单、将来可能在大陆就医,香港产品在理赔端更省心。去新加坡买:指数型万用寿险(IUL)
新加坡近年来热卖的产品是指数型万用寿险(IUL):
高身故杠杆,50万美元保费可保障约374万美元
保单资产可挂钩标普500、恒生指数等全球指数
封顶封底机制(如收益上限9.3%,下限0%),投资更稳健
举例:标普500某年涨幅为12%,你的收益按9.3%计;若标普跌5%,你的收益为0%,不亏本金。✔ 适合:想做长期美元资产配置,又追求稳健增值+身故杠杆的高净值人群
✔ 不适合:不能提供高收入/高资产证明的人群
险种类型
去哪里买
推荐理由
分红储蓄险
香港
收益更高、核保宽松
重疾险
香港
理赔更接地气、资金灵活
指数型寿险(IUL)
高杠杆+指数挂钩,但门槛高
最后建议:
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份保障、收益、传承都不落下的资产工具,那香港保险是目前最平衡、最灵活的选择; 如果你已经具备高净值身份、计划做全球配置,那么不妨考虑新加坡的高端寿险产品。关于星港出海
“星港出海”专注为华人群体打造一站式新加坡与香港跨境服务平台,涵盖移民留学、房产投资、公司注册、资产配置等核心领域。
我们深耕两地资源,了解政策动态,助力客户实现身份规划、全球资产布局与事业拓展,一次出海,多重收获。
联系我们:contact@investcoco.com
新加坡:100D Pasir Panjang RD, 118520
香港:Flat N, The Quinn Square Mile No.5 Sham Mong Road
来源:新加坡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