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经济当道,AI玩具迎来爆发增长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6 18:44 1

摘要:“听说你在幼儿园被欺负了,我的‘小心脏’都开始疼了”、“赚点窝囊费,你已经叹了12次气了”、“早上8点播放来自孙女儿的早安问候”……当人工智能逐渐学会说人话、看脸色、读心术,并搭上“陪伴经济”的时代情绪,AI玩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传统玩具行业。

“听说你在幼儿园被欺负了,我的‘小心脏’都开始疼了”、“赚点窝囊费,你已经叹了12次气了”、“早上8点播放来自孙女儿的早安问候”……当人工智能逐渐学会说人话、看脸色、读心术,并搭上“陪伴经济”的时代情绪,AI玩具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传统玩具行业。

当AI技术融入生活,无论是AI玩具创投的火热,还是大厂的躬身入局,这场千亿赛道的争夺战,不只是一次技术革命,更是一场围绕人性痛点需求的多维体验重构。

老少皆宜的情感搭子

玩具越“有脑”,人类越“无恼”。随着AI大模型和具身智能技术的进步,如今的玩具会聊天、会撒娇、可感知情绪,还会化解难题……AI 玩具正化身为当代人舒缓情绪高压的“情感搭子”。

从市场需求来看,AI玩具的功能价值与情绪陪伴价值的比例大致为“三七开”。AI玩具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功能层面,更是重构了人类“低成本社交”的生活新范式。

就人群画像而言,据京东超市与深玩协联合发布的《AI玩具行业白皮书》揭示,AI玩具的受众不仅是儿童群体,青年与老年群体也是核心人群之一。

毫不夸张地说,AI玩具已经是全年龄段的“精神CP”。AI玩具,既是儿童高质量的“玩伴儿”,也是社恐青年的“灵魂伴侣”,亦是空巢老人的“数字家人”。

尽管场景不一,但人群画像都指向了“孤独经济”的时代趋势。一方面是居高不下的单身群体,一方面是日益增加的银发一族。有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单身人口突破2.4亿,占成年人口近四分之一;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2.0%。两大群体都是“万亿级”的市场。

另外,针对儿童消费场景,AI玩具主要弥补超60%的城市家庭存在的父母“隐形失陪”的情感刚需。而AI玩具的出现,为这一困境提供了“折中性解决方案”。

围绕三大孤独群体AI玩具主打陪伴的商业价值正在指数级上升。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2024 年中国AI 情感陪伴市场规模已达12.11 亿元,预计2025年将爆发至38.66亿元,年增长率高达220%。更长期来看,这一数字将在2028年突破595亿元,2025-2028 年间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48.74%,展现出极强的增长潜力。

正如红杉资本合伙人张颖在“2025消费科技峰会”上的断言:“AI玩具不仅是陪伴经济的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它用技术填补了现代社会的情感缺口,让‘被陪伴’从少数人的特权,变成更普世的需求。”

亲情诚可贵,赛博价更高

2024 年下半年起,AI 玩具赛道愈发热闹起来。面对AI玩具这一新兴市场,科技巨头、传统玩具厂商和互联网公司等纷纷入局。

今年6月以来,OpenAI宣布与玩具巨头美泰(Mattel)合作,计划将AI技术融入传统玩具;京东集团发布附身智能品牌JoyInside,为AI玩具提供大模型驱动的对话能力,并与火火兔、Fuzozo芙崽等品牌合作;字节旗下火山引擎推出AI玩具的开发套件“喵伴”,百度智能云推出AI魔法星……

从产品分类来看,据《华安证券报》梳理,目前AI玩具主要分为AI毛绒玩具、AI挂件玩具、动漫IP玩具和AI群机器人玩具四种产品形态。

不同产品形态,意味着不同的毛利空间。根据2024年抖音电商数据,整个AI玩具行业的毛利率约70%~80%,个别甚至超过90%,AI玩具售价则普遍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例如,喜羊羊与灰太狼普通款售价69.9元,AI智能款售价399元,是普通款的5.7倍;汤姆猫普通故事机售价69元,AI陪伴机器人售价则高达1799元,为普通版的26倍。

由于高定价倍率,AI玩具仍被不少人认为是“智商税”。但其背后的原因,还是回归到“一分钱一分货”的最朴素的道理。所有的“赛博亲情”,都暗里明里标好了价格——越像人,价越贵。

据京东超市与深玩协联合发布的《AI玩具行业白皮书》统计,目前市面上的AI玩具价格从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对应不同价格带的AI玩具,就会带来不同功能与陪伴价值。

以一款主打AI智能宠物的情感陪伴机器人Lovot为例,虽然没有什么炫酷的技能,但因为会卖萌,让原本不以为然的年轻人,在一次次为其换装中逐渐迷失了自我,甘愿为超3万元/台的高单价买单。

毕竟接近37℃的人感体温,抱在怀里就不想放下来;哼唧哼唧的宠物音,立马激发人的保护欲;或快乐或悲伤的情绪,让人心电图随之波动。如此般的“赛博萌物”,分分钟让年轻人沦陷。

如果Lovot走的是“白富美”路线,那么Fuzozo芙崽走的则是“邻家女孩”大众路线。产品平均售价400元左右,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人格分为不同颜色,在京东首发时,创下10分钟破千单的好成绩。

就连不久前公开表示过不看好具身智能方向的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也忍不住“打了自己的脸”,转身投了这款软萌的AI玩具背后的公司珞博智能。

玩具品牌的集体走俏,也带动产业的高速增长。自2024年初,深圳、东莞等玩具产业带率先爆发,大量传统工厂转型入局,哪怕只是简单接入大模型芯片的毛绒玩具,也能成为电商爆款。

行业人士认为,AI技术不仅催生新品类,更推动传统玩具产业价值重构。目前不少企业通过本地化供应链,并通过“AI方案商+模具厂+代工厂”模式快速量产,缩短研发周期。这样一来还能彻底打破传统玩具生产模式,抢占AI玩具的市场红利。

百亿生意背后的暗战

在AI 玩具圈,没有IP的玩具,就像没有身份证的游客。整个AI玩具行业,都在等待一款大IP的爆发。

虽然尚未出现现象级IP,但是行业的IP打法正成为一种共识。过去传统玩具产业链很简单:上游授权IP,中游代工生产,下游卖货,利润全看IP号召力。现在加了AI技术,IP的杠杆作用更为关键。

有公司给变形金刚IP 装微型芯片,做成最酷的AI潮玩,发售一小时就卖了5000 单,连马斯克都成了粉丝。奥飞娱乐把喜羊羊IP和AI 结合,推出的“喜羊羊超能铃铛娃娃” 卖399 元,在天猫一年卖120 万件,一半买家是IP 粉丝,一半是带娃家长。这些案例都证明,IP 能帮AI 玩具快速打开市场。

有技术的没有IP,有IP的没有技术。乐森中国区市场负责人蔡泽锋道出了当前AI玩具行业现状。在AI玩具赛道上,技术、内容、IP三要素缺一不可,行业也正处于由这些要素重构竞争格局的“定义产品”关键阶段。

AI玩具品牌汤姆猫董事会秘书欧阳梅竹则认为,“当下大模型的能力对AI玩具来说已经完全够用了,甚至要限制大模型的能力,使对话更简练直接。行业离真正爆发只是缺一个爆款产品验证,当有百万台销量产品出现时,行业将会发生变化。”

站在2025年来看,AI 玩具已经从“语音盒子” 变成了“情感伙伴”,但未来还要“更懂人”、“更融合”、“更有温度”,同时也面临数据隐私、伦理争议以及同质化严重等诸多问题。

尽管高需求、高单价、高利润正驱动AI 玩具成为玩具业的新增长点,但从毛绒挂件到机器人,从陪玩到情绪陪护,爆款还没出现。这场关于AI 玩具的“硅基赛跑”,或许才刚刚开始。谁能率先构建技术、内容、IP的“铁三角”,谁就能摘得AI潮玩赛道的胜利旌旗!

撰文-西兰卡普

来源:iWeekly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