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刘艳钊:从车间到挂帅,从技术走到台前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6 17:14 1

摘要:刚刚步入35岁的长城汽车在8月伊始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长城汽车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7月公司汽车销量为10.43万辆,同比增长14.34%。新能源车型销售 3.46 万辆,20 万元以上车型、方盒子车型及海外销量持续增长。

编辑导语:在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刘艳钊的“中台时代”才刚刚启幕。

刚刚步入35岁的长城汽车在8月伊始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长城汽车发布的产销快报显示:7月公司汽车销量为10.43万辆,同比增长14.34%。新能源车型销售 3.46 万辆,20 万元以上车型、方盒子车型及海外销量持续增长。

就在一个月前,长城汽车迎来了公司成立35周年纪念日。彼时,刘艳钊在个人微博写下:“今天,长城汽车35岁了。我来长城汽车20年了。” 字里行间,是一位与企业共同成长的老员工最朴素的告白。

就在这条微博发布前后,刘艳钊的身份刚进行了新的转换——多家媒体证实,这位曾执掌魏牌与坦克两大品牌的“前线指挥官”,已升任长城汽车副总裁,转而统管公司传播中台,成为公关体系的新舵手。

从车间到品牌掌舵人

犹记得初见刘艳钊时,身着印有坦克logo的polo衫、浅色休闲西裤的他看着低调谦虚,或许是不善言辞,在看到我身前的媒体证件后许久,问出一句“吃过了吗?”我当即觉得刘总应该和我一样是一个e人。

但在后续的采访中,这样的印象似乎又得到了颠覆。当有媒体问及涉及技术问题时他从容地侃侃而谈,甚至主动延伸。有一种恨不能将产品的产品拆解让在场媒体都深度了解的势头,我当时感慨,不愧的长城“老人”,将长城汽车的技术派作风贯彻落实了。

回顾刘艳钊的履历也不难发现,长城汽车贯穿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2004年,刚刚走出校园的刘艳钊进入长城汽车任车间组装线组长,正式开启了他的职业生涯。彼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尚处于合资品牌主导的时代,本土车企多在低端市场艰难求生。从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现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毕业的刘艳钊,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便展现出非同寻常的技术敏锐度与学习能力。

2013年,刘艳钊升任长城技术中心第三研究中心院长,开始深度参与多品牌研发工作。不足十年的时间,他从一个车间组长一路升任至长城汽车的核心部门,并在任职期间主导了哈弗H9等关键车型的开发,还在电子电气架构等核心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刘艳钊还深度参与了魏牌前期产品的技术布局,为这个承载长城高端化梦想的品牌奠定了最初的工程基因。一位接近长城研发体系的业内人士评价:“刘艳钊的技术管理风格兼具系统思维与细节把控,他能从整车架构高度思考问题,却又对每一个零部件的匹配关系了然于胸。”

这种全面而深入的技术积淀,在2021年迎来了爆发点。随着坦克品牌独立运营,刘艳钊出任首任CEO,开始实现从工程师到品牌操盘手的身份蜕变。在他的主导下,坦克300凭借硬派越野定位与差异化设计迅速成为现象级产品,上市后一度出现“一车难求”的局面。市场数据显示,坦克品牌仅用44个月便实现了50万辆的销售业绩,在中国相对小众的越野车市场创下了令人瞩目的纪录。

刘艳钊的职业生涯中,“临危受命”似乎成为一种常态。2022年底,长城汽车对旗下品牌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已担任坦克品牌CEO的刘艳钊兼任魏牌CEO,将两个高端品牌的命运系于一身。彼时的魏牌正陷入“九年换八任CEO”的动荡期,销量持续低迷,2024年全年销量仅为54728辆,与2018年的巅峰时期相比差距明显。

面对挑战,刘艳钊迅速展开“双线作战”:一方面继续巩固坦克品牌在越野市场的技术优势,通过Hi4-T混动技术构建新能源越野护城河;另一方面对魏牌实施“技术+用户”双轮驱动改革,推出全新蓝山等战略车型。在2024年成都车展上,刘艳钊自信地表示:“全新蓝山从任何一个维度上都没有短板”,并透露该车型上市24小时销量就突破8500辆。市场数据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成效:2025年上半年,魏牌销量同比暴涨73.62%至3.45万辆,时隔三年半再次实现月销破万。

新的身份和新的挑战

回望刘艳钊二十年职业生涯,从拧紧每一颗螺丝到主导整车研发,从主导一个品牌到临危受命两手抓,每一步都踩在长城汽车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堪称一部“老长城人”的奋斗史与中国汽车产业升级的微观缩影。

如今,技术出身的刘艳钊跨界执掌传播中台,背后是长城汽车在新能源转型关键期对“技术话语权”的战略重估,更是对“如何让硬核技术穿透嘈杂市场”这一命题的破局尝试。

2023年底,,魏建军力推搭建“强后台—大中台—小前台”架构,同步成立商品管理、用户运营等七大中台,意图以互联网思维重塑传统车企的营销基因。

这场变革直指长城汽车多年顽疾。过去,长城各品牌各自为战的营销模式导致资源割裂,哈弗、欧拉、魏牌、坦克的传播团队如同孤岛,甚至出现内部竞争。董事长魏建军多次疾呼“要把全面To C战略落到实处”,而传播中台的使命正是打破藩篱,构建统一作战平台。正如长城CGO李瑞峰所言:“中台要做管理模式的标准指导手册,指导每个传播人员按照新模式修正尝试”。

而刘艳钊的技术背景与多品牌管理经验,使其成为执掌中台的理想人选——作为深度参与多品牌研发的元老,他对长城技术体系与品牌基因的理解无人能及。

在2024年成都车展采访中,刘艳钊曾强调:“只有真正把技术、能力掌握到自己手里面,对方才会尊敬你。”彼时他详细阐释了魏牌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突破:通过激光雷达和视觉融合的解决方案,引入端到端模型,使车辆能够“像人脑一样自动适应不同驾驶场景”。这种对技术细节的掌控能力,恰是当前汽车营销中弥足珍贵的稀缺资源。

刘艳钊履新传播中台之际,长城汽车正面临复杂的市场局面。2025年1-7月销量数据显示,旗下品牌表现两极分化:魏牌同比大增96.8%,哈弗微增7.08%,而欧拉暴跌50.15%,坦克下滑8.19%。特别是曾经高歌猛进的坦克品牌,在比亚迪方程豹等竞品的冲击下,市场份额正遭受挑战。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销量格局,为传播中台的战略定位提出了尖锐问题:如何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品牌制定差异化传播策略?如何将长城的硬核技术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价值主张?

而这或许从以往刘艳钊的采访中可以寻找到答案,他曾不止一次强调“流量是要有好的产品接得住,才会转化成销量......我们不是网络红人,还是做企业、做经营,所以一切看效率,有效率的流量是我们追求的好流量。”

而接下来,刘艳钊这种务实而精准的传播哲学,或将引领长城汽车营销体系的新变革。

在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深水区的当下,刘艳钊的“中台时代”才刚刚启幕。这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高管,既深谙工程师文化,又具备品牌思维;既理解中国市场的复杂性,又拥有全球化视野——这种多元复合的能力结构,或许正是长城汽车应对产业变革所需的关键领导力。

正如他在微博简介中所写:“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对于刘艳钊和长城汽车而言,这场始于个人角色转变的闯关,实则是企业面向未来的一次关键能力跃迁。

来源:中车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