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城市更新,多元参与如何构建协同新生态?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12 11:07 3

摘要:近日,乌鲁木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各区(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的专家以及本报城建口记者,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城市更新调研工作。在这期间,他们走街串巷,针对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区域综合类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调研,获取了大量

近日,乌鲁木齐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联合各区(县)相关部门负责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的专家以及本报城建口记者,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城市更新调研工作。在这期间,他们走街串巷,针对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区域综合类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入调研,获取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后续城市更新体检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治理模式迭代

以往,城市更新工作通常是政府部门发力,缺乏多元主体的参与和专业智慧的融入。今年,乌鲁木齐在城市建设调研的起步阶段,便广邀媒体、高校、企业共同参与,开启协同合作新局面。新模式下,摒弃过去“头痛医头”的片面做法,按照“专项规划―片区策划―实施方案”三层体系“抓药”,期待构建起更为科学、系统的城市更新框架。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工作做得好不好,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生活方便不方便,城市管理和服务状况是重要评判标准。市民长期居住于此,与城市朝夕相处,最了解民生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一些地方入户水压不足、小区停车难、排水不畅等现象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调研结束后,紧接着乌鲁木齐将开启城市“体检”工作。怎么体检?就是要坚持两个导向。一个是问题导向,从住房到小区、到社区、到城区,去查找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另一个是目标导向,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体检发现的问题,就是城市更新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历史的一个必然过程,目的是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让城市能够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城市里能够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在城市更新工作中,部分决策者和执行者习惯于遵循传统的模式和经验,将更新简单等同于建筑的翻新、道路的拓宽,忽略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系统性和复杂性。这种思维模式,导致城市更新项目缺乏长远规划,无法充分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也难以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

机制创新维度

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将实施一批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的更新项目,包括民生类、发展类、安全类的项目。

在“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下,城市更新依靠社会修复支撑,是个必经之路。如果没有各方面主体自主发动,靠自上而下投入远远不够,构建起“政府主导+专家智库+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协同机制非常有必要。政府主导,保障统筹各方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规划;专家智库凭借专业知识与前沿研究成果,为城市更新提供智力支持,从规划设计到技术应用,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指导,确保城市更新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市场运作引入企业力量,激发市场活力,充分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高效推动项目落地实施;群众参与让市民成为城市更新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保障城市更新契合民众需求,提升市民对城市发展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媒体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能够及时传递城市更新的政策信息、进展情况,消除群众的疑虑和误解;另一方面,通过对城市更新中的典型案例、成功经验以及存在问题的报道,形成舆论监督,推动城市更新工作不断优化。

多元化参与,使基层社会治理越来越有信心,是一种社会信任的重建。今年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安全学院)相关科研团队将在城市更新方面与相关部门加强合作,搭建常态化合作平台、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带领学生开展课题调研等活动,将公共管理知识与当前城市更新治理实践、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构建多样性、开放性、系统性、前瞻性、创新性的教育体系,确保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持续反馈和调整合作内容,将知识、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有效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利益共赢。

实践创新价值

如何在“多元”和“多方”的价值共创中,推进可持续的城市更新?在实践层面,乌鲁木齐已涌现出多个创新案例。

在明园西路,玫瑰冰墙、雪豹、心愿墙相映成趣,吸引着游客、市民来此拍照留念。这是近两年活跃在乌鲁木齐的一支创新力量――乌龟营造团队与政府部门联合打造城市微更新项目的效果。去年年底,乌鲁木齐市自然资源局首次尝试在城南部分片区规划编制中采用市民工作坊的方式共创参与机制,提前公开发布海报,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广大人民群众关注并积极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坚持改造前“问需于民”、改造中“问计于民”、改造后“问效于民”,棉花南街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将16个独立小院合并后,居民一起给小区起了名字――棉南佳苑。天山区国际城小区通过试点物业服务酬金制模式,让业主拥有更大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管权和决策权。

城市更新作为一种城市自我调节机制,已成为城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常态化发展路径。近年来,乌鲁木齐一直在摒弃大拆大建的更新思路,转而在有序“留、改、拆”中重塑城市风貌、传承文化底蕴、焕新升级产业、补足民生短板。城市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提升,更是一项重构人与人、人与城市关系的社会工程。在推进过程中,需要找到政府、市场、社会各方协同“平衡点”,更需要统筹多元力量,让协调力成为协同力,市区联手、政企合作,创新工作机制,针对不同类型,持续探索完善新的协同机制和破题之道;跨部门各司其职,传统的改造模式,存在各自为政、系统割裂、功能缺失、风貌各异等问题,通过整体规划,打破碎片化建设,避免“头脚分治”,推进区域整体开发,提高项目的建设质量和配套水平;跨专业各展所长,让产业链上下游形成合力,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系统谋划、集成创新、分兵出击;百姓事百家议,在民智民计中找共鸣,推动多元主体在城市更新行动中共建共治共享。(王媛媛)

来源:新疆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