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骗局披露!周大福被造假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06 15:56 1

摘要:近年来,黄金市场火热,但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消费者对黄金的信任和对品牌的信赖,制造和销售假冒黄金饰品,周大福等知名品牌也未能幸免。以下是关于周大福黄金造假骗局的披露:

近年来,黄金市场火热,但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消费者对黄金的信任和对品牌的信赖,制造和销售假冒黄金饰品,周大福等知名品牌也未能幸免。以下是关于周大福黄金造假骗局的披露:

假冒产品及手段

- 金包银、镀金等:“金包银”是造假常见手段,即在银制品外层包裹一层金箔,外观与纯金饰品相似,但成本却低得多。还有的是在铜、镍等廉价金属表面镀一层薄金,冒充足金饰品售卖。如在山东威海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先网购真黄金后退货调包,以镀金赝品骗取商家,涉案金额逾百万。

- 伪造品牌标识和证书:不法分子在水贝市场等地,可以轻松在饰品上打上“周大福”的钢印,以及“足金999”等纯度标识,还能配上与品牌专柜几乎无异的包装盒、袋子、证书等,全套造假成本却很低,有的包装盒8元起售,证书40元一张,让消费者难以辨别真假。

- 利用线上渠道销售: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电商平台和直播带货等线上渠道销售假冒周大福黄金饰品。他们以低价吸引消费者,宣称“水贝直供”“每克返现”等,实际售卖的却是“金包银”或镀金产品,甚至附带伪造的检测证书。

造假产业链

- 原材料供应:有专门的供应商为造假者提供铜、镍、银等廉价金属材料,以及用于电镀的金材料。

- 生产加工:在一些地下工厂,工人将廉价金属加工成各种黄金饰品款式,再通过电镀等工艺在表面镀上一层金。

- 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均有销售,线上包括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线下则可能隐藏在一些小型金店或非正规的市场摊位中,甚至通过一些加盟店流入正规市场。

- 伪造证书:有专门的机构或个人为假冒黄金饰品伪造检测证书,消费者难以辨别证书的真伪。

品牌监管漏洞

- 加盟店管理混乱:周大福90%的门店为加盟店,快速扩张模式下,部分加盟店为追求利润,从非正规渠道进货,销售假冒黄金饰品。而总部对加盟店的管理和监管存在漏洞,导致一些加盟店存在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问题,消费者在遭遇问题时维权困难。

- 专柜鉴定能力不足:记者实验显示,部分周大福品牌店员仅凭肉眼无法识别高仿品,一些镀金饰品或“金包银”饰品在外观上与真品极为相似,店员缺乏专业的鉴定设备和知识,难以准确鉴别其真伪,使得一些假冒产品能够蒙混过关,进入市场流通。

对消费者的危害

- 经济损失:消费者购买到假冒周大福黄金饰品,支付了高昂的价格,却只得到了价值低廉的假货,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 信任受损:消费者对周大福等知名品牌的信任度降低,对整个黄金市场的信任也会产生动摇,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市场的健康发展。

应对措施

- 品牌方加强监管:周大福等品牌方需加强对加盟商的管理和监管力度,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加强对加盟店员工的培训,提高其鉴定能力,完善产品溯源体系,确保消费者购买到的产品质量和品牌相符。

- 消费者提高警惕:消费者在购买黄金饰品时,要选择正规的购买渠道,如品牌的直营店或官方网站,仔细查看产品的标识、证书等信息,必要时可以要求商家提供权威的检测报告,同时索要发票等购物凭证,以便在遇到质量问题时能够有效维权。

- 监管部门加强打击: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黄金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黄金市场的监管,严厉查处生产和销售假冒黄金饰品的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来源:靠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