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姑苏区三元一村,一楼居民朱阿姨门前郁郁葱葱、花团锦簇。“最近都在强调灭蚊,我们养花人也更加注意卫生了。把落花落叶清理干净,及时保持干燥,蓄水桶也全部加上了盖子,不让蚊虫飞进去。”朱阿姨的天井和客厅之间安装了纱门,不妨碍屋里透气,进出又能把蚊虫挡在户外。到了每
随着气温升高、降雨增多
恼人的蚊虫再度活跃
为保障居民健康与居住环境清洁
有效防制基孔肯雅热等
蚊媒传染病
苏州近期密集开展
灭蚊防蚊行动
今年已累计新设灭蚊灯、捕蝇笼等
病媒生物防制设施超2万个
我市灭蚊防蚊行动进行时
在姑苏区三元一村,一楼居民朱阿姨门前郁郁葱葱、花团锦簇。“最近都在强调灭蚊,我们养花人也更加注意卫生了。把落花落叶清理干净,及时保持干燥,蓄水桶也全部加上了盖子,不让蚊虫飞进去。”朱阿姨的天井和客厅之间安装了纱门,不妨碍屋里透气,进出又能把蚊虫挡在户外。到了每天傍晚的蚊虫活跃期,再点盘蚊香“加强”一下。
翻盆倒罐、清除积水,防止蚊虫孳生,预防传染病
在另一户居民蒋老伯家中,则有个常年废弃的鱼缸。前两天连续阴雨,鱼缸里出现了不少积水。在社区工作人员巡视、上门提醒后,蒋老伯意识到积水会孳生蚊虫,马上就把水倒干净,还主动把鱼缸洗刷、晒干。
据了解,三元一村地面不少窨井盖小孔已被盖上了“防蚊贴”,垃圾站附近还加装了蚊蝇诱捕笼。社区还准备了固定蚊香、液体蚊香、杀虫气雾剂、驱蚊花露水等物资,及时提供给有需要的居民。
该社区党委书记缪婷雯介绍,近期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深入绿化带、楼道角落等区域巡查,仔细翻盆倒罐、清理废弃容器,从源头上消除蚊虫赖以繁殖的各类积水点。在蚊虫易孳生的区域,专业人员定时喷洒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并在下水道入口等重点部位设置灭蚊灯、防蚊贴、灭蚊毒饵站等,最大限度消灭蚊虫,筑牢健康防线。社区还通过宣传栏、微信群等渠道,持续发布居家防蚊指南,用接地气的苏州话民谣向居民科普呼吁,提升他们的防护意识。
苏州各古典园林及遗产单位也是蚊虫容易孳生的场所。为防患于未然,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早准备、早安排、早部署。局园林和公园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一是要开展一次疫情防控常识学习,及时将通知要求传达至所属人员;二是要开展一次环境卫生大整治,彻底消除蚊虫孳生场所;三是要开展一次蚊虫消杀灭行动,做到全覆盖、无死角;四是要开展一次蚊媒密度监测,压紧压实防蚊防病责任;五是要开展一次应急处置演练,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确保人员身体健康。现在我们各单位正进行全域的消杀,包括厕所、厨房等。后期还会进行跟进和检查,并且对游客也要进行宣传引导。”
灭蚊非一日所成,需要全民积极配合。据苏州市卫生健康委介绍,我市于5月中旬启动今年度夏秋季蚊蝇防治行动,动员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清理垃圾、积水等蚊蝇孳生地,全市已在重点场所、区域新设灭蚊灯、捕蝇笼等病媒生物防制设施2万余个。
新闻多一点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对于该病,目前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预防是关键。
“伊蚊是依靠积水繁殖后代的,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灭成蚊、清积水、防叮咬。”苏州市疾控中心消杀与病媒生物防制科科长顾灯安提醒,幼蚊孳生于水体,家中的盆盆罐罐,包括废弃饭盒、易拉罐、花盆托盘等容器积水都要及时清除。
顾灯安介绍,在局部地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城中村以及积水较多的区域,“花蚊子”密度比较高,所以大家仍应保持重视。
顾灯安提醒:“防蚊,主要是大家在户外活动期间,尽量穿长裤长袖、浅颜色的衣服,如果有裸露出来的皮肤,尽量通过一些含驱避剂的驱蚊花露水或者其他的商用驱避剂,然后尽量减少在草丛、树木中活动的时间。灭蚊,在家庭的话可以使用电蚊拍、蚊香、灭蚊灯,然后尽量安装好纱门纱窗,防止蚊虫进入。如果家里养了水生植物,庭院里面有很多的积水,要及时地清理,一般一周换一次水。”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