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宣传周|《时间的赛场》第三季③金永昌与上海体育事业同行的日子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06 14:28 1

摘要:1957年,我考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进入校篮球队,跟着教练黄柏龄一起进入上海市大学生篮球队,边读书边打球。1959年,上海市体委要在大学生篮球队中选人,成立上海手球队,备战第一届全运会,我被选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当时手球是11人制,在足球场上打,并采用篮球的规

爱好篮球的少年

如何一步步成为上海体育的管理者?

上海的马拉松赛事

如何从郊区跑进市区?

每期为大家介绍一位

为体育事业奉献一生的

体育工作者

第三期嘉宾:

原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一、职业、身份双重转变

1957年,我考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进入校篮球队,跟着教练黄柏龄一起进入上海市大学生篮球队,边读书边打球。1959年,上海市体委要在大学生篮球队中选人,成立上海手球队,备战第一届全运会,我被选中成为其中的一员。当时手球是11人制,在足球场上打,并采用篮球的规则,拍一下走三步,再运球。虽然最终没能参加全运会,但是手球队不解散,我就进了上海市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进专业队了,成为正式运动员。

1997年,金永昌在第八届全运会开幕式上致辞

二、市区首次举办大型赛事

我带排球队到日本进行访问时,和一家电器公司的排球队进行比赛。公司董事长提到想在上海赞助一次马拉松比赛,在市区举办。他们提供经费、器材等,让我们可以在终点、沿途进行远程拍摄。我们觉得这种形式挺好,就说服了公安部门以及市里,同意在市区进行马拉松赛事。1986年,上海国际女子马拉松赛在江湾体育场开跑,比赛途径外滩,可以说是真正开放了上海市区,给后续其他赛事在市区举办打下了基础。

1986年上海国际女子马拉松赛在江湾体育场开跑

三、多措并举竞技水平整体提升

1987年开始,我开始将重点放在竞技体育上。上海怎么抓竞技体育呢?第一,调整各单位的干部、教练队伍,要懂行、热心、肯扑在上面的;第二,增加待遇;第三,体制改革。一方面落实竞争机制,在原有运动队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队伍,向国家体委申请,参加全国比赛报两个单位。像举重,除了市体校的举重队外,在闸北区(现归并静安区)建立女子举重队,进行竞争。另外加强与友好城市的交流,跟国际上的友好城市的专业队伍比赛,对方有水平比较高的项目,就到对方那边去集训。还有就是我们专门成立了足球、游泳、田径三个工作小组,培养后备力量。我们和上海的教育部门联系,建议全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要学会游泳,所以上海的游泳成绩那个时候不断提升,涌现了庄泳、杨文意等奥运冠军。

1992年庄泳获第二十五届夏季奥运会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上海第一枚奥运金牌诞生

金永昌(后)在录制现场

上海体育人简介

金永昌,男,1937年出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59年入选上海市手球队,后历任手球、跳水、排球等队的领队。1980年任上海市体委副主任,1988年任上海市体委主任,兼党委书记。1993年兼任上海市体育总会主席等职,并担任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信鸽协会及中国羽毛球协会副主席。

上海,中国近代体育的发源地。自开埠以来,上海体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近代体育仅在租界侨民间传播到全民健身的普及,从不允许华人参赛到世界赛场摘金夺银……这离不开一代代上海体育人的贡献,他们在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之路上不断奋进和探索,他们是上海体育发展史的经历者和见证者。从2021年末开始,上海体育博物馆和上海音像资料馆共同合作,以“口述历史”为切入点,对上海著名体育运动员、体育事业管理者、体育学者和社会参与者进行口述采访,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体育事业的发展之路,共赴波澜壮阔而又扣人心弦的时间赛场。

来源:上海体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