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美财长贝森特告诉我,他不想当美联储主席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06 09:34 1

摘要:特朗普总统在CNBC镜头前亲口宣布:“财政部长贝森特亲口告诉我,他不想当美联储主席。”说完还不忘补上一句,“他做得真的很好。”这句话表面是称赞,细品却透着几分无奈——白宫最中意的人选主动退出了角逐。

当地时间8月5日,华盛顿的政治圈又被一则人事变动搅动了。

特朗普总统在CNBC镜头前亲口宣布:“财政部长贝森特亲口告诉我,他不想当美联储主席。”说完还不忘补上一句,“他做得真的很好。”这句话表面是称赞,细品却透着几分无奈——白宫最中意的人选主动退出了角逐。

就在前一天,特朗普还在椭圆形办公室追问贝森特对这个职位的兴趣。“我问‘这是你想要的位置吗?’他回答‘不,我想留在原位’。” 这场看似平常的办公室对话背后,其实是一场关于谁将掌控美国经济命脉的激烈博弈。贝森特的退出并没有停止这场竞争,特朗普随即抛出了四位潜在候选人名单,包括前美联储理事凯文·沃什和他的经济顾问凯文·哈西特,还意味深长地评价“两个凯文都很棒”。

权威发布

现任主席鲍威尔与特朗普的矛盾早已公开化。这位由特朗普在2017年亲自提名的主席,如今成了总统口中的“顽固白痴”——只因为他不愿按照总统的意思快速降息。

过去半年里,特朗普对鲍威尔的攻击几乎成了固定节目:从批评“行动太慢”到指责“把利率维持得太高”,甚至威胁要直接解雇他。这种持续施压,让美联储这座曾经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金融圣殿”,权威也出现了动摇。

这意味着特朗普可以立刻提名新人填补空缺,而这个人极有可能在明年5月鲍威尔任期结束后顺势接任主席。

彭博社一针见血地指出,白宫正在玩一场“绕道任命”的权力游戏:先把亲信安排进美联储的核心决策层(理事会),再等待时机把他扶正为主席。特朗普本人也毫不掩饰地说:“很多人问为什么不直接提名未来主席人选?这确实是个选项。”

当7月非农就业数据爆冷——新增岗位仅7.3万,远低于预期,而且前两个月的数据还被大幅下调了25.8万时,特朗普的反应震惊了整个经济学界。他既没有反思政策,也没有顺势向美联储施压,而是直接解雇了劳工统计局局长麦肯塔弗,毫无根据地指控她“操纵数据”。耶鲁大学经济学家Ernie Tedeschi当即反驳:“数据修正是正常统计流程,准确性其实在提高而不是下降。” 这种赤裸裸的政治干预,动摇了美国经济治理的一块基石——数据的可信度。

当前美国经济正陷入增长放缓和通胀顽固的两难境地:通胀率虽然从高点降到了3.2%,但经济增长的势头明显减弱。更麻烦的是,美联储肩负的两个核心任务本身就存在矛盾——既要维持物价稳定(当前通胀仍高于2%的目标),又要实现充分就业(7月的就业数据又这么惨淡)。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在8月初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暴露无遗:当美联储宣布维持4.25%-4.5%的利率不变时,理事沃勒竟投下了反对票,理由是“关税带来的通胀风险被高估了”——这种公开的内部分歧在过去是极其罕见的。

这位财政部长早在7月就公开呼吁“全面审查美联储”,把它比作老是出事故的联邦航空管理局,还讽刺说:“那么多博士在那儿,我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更早前,他曾私下警告特朗普,解雇鲍威尔会引发“市场大地震和法律危机”。他提出的“影子美联储主席”策略更是巧妙——提前宣布继任者人选,让现任主席变成提前“退位”的过渡人物。如今库格勒留下的空缺,恰好为实施这一策略提供了绝佳的落子点。

糟糕的非农数据公布后,金融市场对降息的预期瞬间飙升:押注9月降息的概率高达90%,预计全年总共降息幅度达到0.75个百分点。美元汇率应声下跌,美国国债价格大涨(收益率创一年最大跌幅)。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研究员Rebecca Patterson警告:“当投资者开始怀疑经济数据的真实性时,他们会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来补偿风险,最终会推高整个国家的借钱成本。” 这种对官方数据的信任流失,其危害性可能超过任何关税。

美联储每一次调整利率都牵动着全球资金的流向,而政治干预则意味着其决策可能偏离经济本身的需要。目前白宫提名名单上的两位“凯文”代表了不同路线:沃什是传统的货币保卫者,曾强硬对抗通胀;哈西特作为特朗普的幕僚则更懂得迎合政治诉求。无论谁最终胜出,美联储独立制定货币政策的能力都已受到损害。用前劳工统计局局长威廉·比奇的话说,特朗普解雇统计官员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让美国在“数据政治化”的道路上向某些发展中国家靠拢。

站在2025年夏天的十字路口,美联储的困境其实是现代经济治理面临挑战的一个缩影。当政治强人不断挑战专业机构的底线,当统计数据仅仅因为“不好看”就遭到质疑,美国经济赖以繁荣的制度基础正在松动。

历史终将记录:这个8月,不仅决定了谁将执掌美联储,更见证了全球经济秩序的一次无声变化——从基于规则和信任的体系,滑向一个由权力主导、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

而普通人的房贷利率、养老金收益乃至工作岗位,都将在这一转变中悄然受到影响。

来源:史韵烽火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