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潍坊,博物馆为什么这样“火”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5 23:30 1

摘要:当“逛吃”不再是旅游的唯一追求,厚重的文化底蕴便成为游客向往的“饕餮盛宴”。近年来,“博物馆热”日益升温,成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也为文旅消费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目前,潍坊拥有备案博物馆84家,居全省第4位。全市博物馆常设展览100余个,每年举办临时

当“逛吃”不再是旅游的唯一追求,厚重的文化底蕴便成为游客向往的“饕餮盛宴”。近年来,“博物馆热”日益升温,成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生动注脚,也为文旅消费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目前,潍坊拥有备案博物馆84家,居全省第4位。全市博物馆常设展览100余个,每年举办临时展览超过150个,开展各类社教活动500余场次,年入馆总人数超400万人次。

记者从潍坊市文旅局获悉,上半年,全市84家备案博物馆共接待观众406.69万人次、同比增长18.3%,营业收入2695.97万元、同比增长94.87%。

潍坊市博物馆

01

同频共振

推动博物馆消费提质

今年以来,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潍坊市博物馆里总是人头攒动,不少游客都是奔着“潍坊象”来的。作为唯一以中国城市命名的猛犸象新种,“潍坊象”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体型最大的象,也是潍坊一张亮丽的城市新名片。“盛世吉祥——潍坊象化石展”一经推出,潍坊市博物馆迅速成为热门打卡地,上半年共接待观众110.52万人次、同比增长86.66%。

潍坊市博物馆“潍坊象”文创作品

除了打造特色展览, 潍坊市博物馆还在文创产品方面下足功夫。龙象之城瓷杯套装、陈介祺金石文化晴雨伞等30余款文创产品轮番上市,让博物馆内的文物、文化“活”起来,让游客把文化带回家。今年上半年,潍坊市博物馆营业收入226.65万元、同比增长39.61%。

游客在青州博物馆参观。

馆藏文物5万多件,包含国家珍贵文物3000多件……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县级综合性博物馆,青州博物馆绝对名副其实。今年以来,青州博物馆策划“吉金光华——鲁川渝云贵桂青铜文化臻萃展”等多个特展,推出“谁是亚醜”“一举夺魁”等特色研学课程,培育“青博有礼”自有文创品牌,新打造30余个文博消费体验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博物馆的吸引力。统计显示,该馆上半年共接待观众93.82万人次、同比增长8.51%,上半年营业收入1890万元、同比增长170%多。

与时代同频,与年轻人同行。如今的博物馆在藏品、展览、文物及其历史关联性等宏大叙事之下,更加注重个体的感受,主动贴合公众的需求,以更加轻松明快、可亲可近的面貌走进大众生活。

电视剧《南来北往》热播,带火了坊茨小镇。今年坊子区博物馆在坊茨小镇增加了趣味金石传拓等公益体验活动,2000余人参与体验。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则举办了青年创意集市、和平文化体验及元宵市集等活动,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展示传播了国际和平文化。

潍坊市博物馆组织公益鉴宝活动。

02

强基固本

提升博物馆运营水平

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不可替代性特征,要求博物馆工作不断强化“保护第一”理念,筑牢文物安全底线。

潍坊作为东夷文化核心发源地、齐文化腹地,现有不可移动文物4099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藏品51.9万件(套),丰富的文物资源亟需更高水平的保护修复力量支撑。

5月16日,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与鉴定中心鲁中区域中心在潍坊市博物馆成立。中心依托潍坊市博物馆专业团队与资源优势,打造集保护、修复、鉴定、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文物修复平台,重点针对青铜器、瓷器、纸质文物等开展专项修复工作,同时承担文物定级评估职能,实现了从单一修复向“保护—修复—鉴定—研究”职能的跨越。

5月22日,山东省文物安全卫星遥感监测中心在潍坊揭牌成立,这也是全国首个省级监测中心。中心成立后,汇集整合全省文物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管理数据库,为执法督察、案件办理提供技术服务,成为名副其实的“督察服务队”。

山东省文物安全卫星遥感监测中心成立,是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是科技赋能文物保护的生动实践。该中心落户潍坊,体现了对我市相关工作的充分肯定。

一场场活动的成功举办,一项项荣誉的相继获得,是对前期工作的最好检验。今年以来,“礼敬簠斋 薪传国粹”——2025年“金石之都·人文潍坊”北京活动周举办,向全国展现潍坊作为“金石之都”的深厚底蕴;青州博物馆获“第二十二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精品奖”;在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优秀案例推介活动中,潍坊获评优秀案例1个、优胜案例2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外国友人在潍坊风筝博物馆学习扎制风筝。

03

建设“博物馆之城”

推进博物馆增量扩容

悠久历史,为这片热土沉淀下了灿若星河的文化遗存;无数先贤,为这方桑梓累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潍坊广袤大地上的一座座博物馆,成为承载厚重历史、领略文化内涵的重要殿堂。按照潍坊市博物馆事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全市备案博物馆增加至100家,建成“博物馆之城”。

“博物馆之城”建设过程中,将以潍坊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将“博物馆之城”建设与农业、制造业、文化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建设过程中探索联合认证、共建共管新机制,逐步将高校馆、农业馆、工业馆、产业馆等国有企事业博物馆纳入博物馆行业管理体系。大力推进国有综合博物馆、文物古迹博物馆、非遗博物馆、革命纪念性博物馆、社区(村)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特色收藏博物馆建设和类博物馆孵化培育,构建主体多元、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的博物馆发展格局。

在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潍坊还不断完善软件功能,大力提升博物馆管理运营水平。梳理形成全市拟备案国有博物馆名单,定期调度备案进展情况,开展全市乡村(社区)博物馆发展现状调研,启动乡村(社区)博物馆培育备案工作,确保“博物馆之城”建设按期完成。

潍坊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王圆明 王林静

一审:王兵二审:孙瑞永三审:管延会

来源:新派新闻

相关推荐